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深度|中国垃圾焚烧困局:这边抗议不断 那边跑马圈地

2016-06-13 08:52来源:棱镜作者:冯军关键词:垃圾焚烧发电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垃圾焚烧发电厂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一切似乎都在悄悄变化——当时遭遇反对的项目都暂缓停建。其实从未改变。五六年后回头看,多个曾经因抗议被停建的项目又“卷土重来”了,要么原址重建、要么异地新建。

2015年,北京市环保局批准阿苏卫循环经济园项目。周围居民发现,这其实就是他们6年前成功“阻击”的阿苏卫垃圾焚烧厂,而且规模还从原先1200吨/日扩建为3000吨/日,于是又掀起了新的一轮“邻避运动”。

2015年,阿苏卫项目重启

而早在2011年,北京市宣布六里屯项目将移址到苏家坨地区。但伴随着这个新址而来的,也是新一轮的争议与质疑。

环保组织自然大学的研究员陈立雯一直跟踪着六里屯项目的进展。在她看来,苏家坨新址仍然是北京的上风地带,靠近京密引水渠和永定河,处于生态涵养区,政府在选址时并未考虑到环境要素。

2009年,广州番禹垃圾焚烧发电厂也曾因抗议被宣布停止。而2年后,该项目易址重启,更名为广州市第四资源热力电厂,迁址到广州南沙区大岗镇。

2014年5月,周围民众抗议杭州余杭垃圾发电项目。余杭区政府表态:在没有履行完法定程序和征得大家理解支持的情况下一定不开工。而据运营方据光大国际的官网介绍,该项目已经于2015开工建设,预计2017年投入运营。

“抗议后问题并未得到解决。”作为环保人士,陈立雯多次和光大国际打交道,但她认为自己并未得到真正的回应。而最近她又忙着去秦皇岛,因为当地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也有重启的迹象”。

《棱镜》了解到,北京梁家务、南京天井洼、广州萝岗等地项目也都经历过“抗议——中止——重启——再抗议”的怪圈。

2

“垃圾围城”下的艰难选择

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进入“抗议——中止——重启——再抗议”的怪圈的背后,是中国各城市面临“垃圾围城”的窘境。

据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官网的一篇文章提到,当前北京常住人口已突破2200万,每天产生生活垃圾达到1.84万吨之多,如果用装载量为2.5吨的卡车来运输这些生活垃圾,卡车连成一串,能够整整排满三环路一圈。

2009年以前,北京市90%以上生活垃圾通过卫生填埋方式进行处理,每年要消耗掉500亩土地,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按照每年8%的生活垃圾产量增长速度,几年之后全市现有垃圾填埋场将全部填满。

广州、深圳同样面临垃圾围城的困境。广东省科协的一项调研显示,广州、深圳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超过1.3kg/天,年产生总量分别超过600万吨和500万吨。而2002年投产的广州兴丰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预计2017年将填满。

“依据废弃物处理的‘三化’原则,即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垃圾焚烧比填埋、堆肥等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郭云高曾去参观福建沿海的一个垃圾填埋场,台风过后,填埋场里的垃圾全部被大水冲出来,一片狼藉。

而垃圾焚烧厂占地面积小,选址方便;垃圾经焚烧后成为飞灰和残渣,体积缩小80%~90%,易于进一步处理;而且燃烧产生的热能还可以转化为蒸汽用来发电或供热。在垃圾量猛增,填埋难以为继的情况下,焚烧越来越受到各地政府的青睐,并被大力推广。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十二五”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规划》指出,到2015年,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达到87万吨/日以上,全国城镇焚烧处理设施能力达到无害化处理总能力的35%以上。

十二五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量增71%,垃圾处理率达到80%以上

原标题:中国垃圾焚烧困局:这边抗议不断,那边跑马圈地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垃圾焚烧发电查看更多>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查看更多>垃圾焚烧发电厂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