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江苏苏州市十三五规划:在华电江苏、大唐热电等建设一批热电联产项目 开发风能、核能等新能源技术(全文)

2016-07-08 09:03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热电联产苏州市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三节  发展战略

围绕上述发展目标,实施六大发展战略:

创新驱动战略。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使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进一步增强创新驱动战略意识,加快形成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在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对外开放、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突破,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形成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新态势。

开放提升战略。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主动对接国家和省全方位开放总体布局,丰富对内对外开放内涵,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更高水平引进来和更大步伐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推进经济国际化,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共赢新格局。

空间优化战略。进一步增强战略空间与战略协同意识,优化全市域空间布局,推进生产加速聚合与城市空间重组,重塑市域增长空间结构,顺应城市战略地位和影响力的变动趋势,加快形成国际化大城市的核心功能。

民生优先战略。进一步增强发展成果平等共享的战略意识,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社会治理创新步伐,全面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和社会管理能力,建立经济发展与民生福祉同步改善的体制机制。

文化强市战略。进一步增强城市文化与品牌战略意识,弘扬“崇文睿智,开放包容,争先创优,和谐致远”的苏州精神,建设思想文化和道德风尚高地,着力打造“世界遗产城市”和“全球创意之都”品牌,加速形成与苏州战略地位相适应、与经济硬实力互为支撑的城市软实力发展体系。

绿色发展战略。进一步增强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战略意识,高度重视经济发展中的资源承载和环境保护,以生态价值和低碳发展理念,构建领先全国的可持续发展新格局。

第三章  建立特色鲜明的软实力发展体系

进一步弘扬苏州精神,创造良好营商法治环境,努力把苏州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文化产业发达、社会诚信度高的文化苏州、诚信苏州和法治苏州,形成特色鲜明的软实力发展体系,推进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第一节  着力打造文化苏州

丰富苏州精神的时代内涵,建成覆盖城乡、普惠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优化文化产业结构,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提升城市文明水平。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大力弘扬“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园区经验”三大法宝和“崇文睿智,开放包容,争先创优,和谐致远”的苏州精神。建设以环境优美、秩序优良、服务优质、友善祥和、关爱互助为核心的公共文明。培育道德风尚,弘扬志愿文化、慈善文化,增强市民感恩奉献的社会责任意识。大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营造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丰富城市人文精神,建设“书香苏州”。不断巩固提升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水平,力争建成首个全国文明城市群。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政府、市场、社会良性互动、共同参与的公共文化产品生产和供给体制机制,鼓励民间资本、社会力量和人民群众参与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增强公共文化供给的有效性。在实现城乡公益性文化设施全设置基础上,合理规划服务人口和服务半径,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点,加快推进城乡“十分钟文化圈”建设。到2020年,市、县(区)两级文化馆、镇(街道)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标准化建设全覆盖,人均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0.4平方米。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面向农村和未成年人、外来务工人员等供给的均等机制。繁荣文艺创作,健全完善戏曲创作演出机制,深入开展“群星璀璨”文化惠民活动、舞台艺术和数字电影“四进工程”、文化“三送工程”。积极运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提升文化服务水平和服务品质,推进有线智慧社区建设和全市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健全文化志愿服务体系,到2020年,全市注册文化志愿者团队达到200支,注册文化志愿者人数占城镇人口比例超过1.5%,建成优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

壮大文化产业能级。引导文化产业园区合理布局、错位发展,完善园区(基地)、重点企业和人才认定评选扶持机制,提升文化产业集聚度。推进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基本形成全市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融合发展格局。培育和做强一批重点文化创意企业,提升苏州刺绣等特色文化品牌影响力。持续举办中国苏州文化创意设计产业交易博览会,推进苏州工业园区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提升苏州国家动漫产业基地、数字出版基地发展水平。支持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提升发展会议会展业,擦亮“文化太湖”品牌。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10%,成为全国文化产业强市。大力开展对外文化贸易。不断丰富文化贸易品种,推动对外实现文化贸易跨越式发展。扶持文化进出口骨干企业,鼓励向海外投资,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跨国文化企业。支持文化企业参加境内外重要国际性展会。鼓励传统文化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加快影视动漫、文艺演出等国际营销网络建设。

彰显历史文化名城魅力。加强城市形象宣传,着力提升苏州国际知名度。打造苏州世界遗产城市品牌,建立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示范区城市文化形象标识。保护和传承江南水乡传统风貌,推进古城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整体保护,持续推进古典园林、古镇、古村落和历史街区保护,扶持和发展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大力推动《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及其配套办法、技术标准的出台,不断提升古城保护的法治化水平。充分发挥苏州历史人文和山水资源的独特优势,依托苏州园林、丝绸刺绣、昆曲评弹、工艺美术、太湖山水等文化遗产资源,深度挖掘吴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全方位开展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整体规划,坚持政府推动与民间联动并举,鼓励更多民间机构、组织和个人从事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构建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文化交流格局,加快苏州文化“走出去”步伐。

第二节  切实打造诚信苏州

以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基础,以褒扬诚信、惩戒失信为重点,促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和社会诚信”的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长效工作机制和运行机制,切实营造诚实守信的经济社会环境。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全社会的信用体系。

加快信用信息系统建设。按照推进建立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的要求,建立和完善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依法加强各类信用信息归集,逐步实现信息采集全覆盖。统一信用信息采集和分类管理标准,完善失信行为等级划分办法。健全行业信用信息记录制度,以各类企业和从业人员为重点,把信用信息采集融入事关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重点领域的信用档案。全面提高信用信息系统建设水平,建立统一、权威、完善的市级“一网三库一平台”,即诚信苏州网、社会法人信用基础数据库、自然人信用基础数据库、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及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加快市级征信公司建设,形成覆盖全市的信用信息网络。建立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各部门各地区信用信息系统统筹整合,依法推进信用信息互联互通和交换共享。依法对信用信息实行分级管理,设立公共信用信息服务查询窗口,促进各类社会主体的信用状况公开透明、可查可核。推动有关部门在行政管理、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中全面推行市场主体的信用承诺,扩大信用审查范围,使用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逐步实现多部门、跨地区、跨领域的信息联享、信用联评。

积极营造诚信环境。弘扬诚信理念。运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深入宣传阐释诚信理念,宣传普及诚信道德规范,扩大宣传覆盖面,使诚信价值理念深入人心。运用社区市民学校、公益性文化单位、文化服务中心等阵地,通过道德讲堂、论坛讲座、展览展示等形式,培育诚信文化。推动各行各业结合业务和生产经营实际,深化“诚信示范企业”、“文明诚信市场”等活动,把诚信渗透到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体现到管理、经营、服务各方面。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热电联产查看更多>苏州市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