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关于征求《燃煤火电机组增容改造监管标准》意见的通知(全文)

2016-07-13 09:16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火电机组发电企业电力行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燃煤火电机组增容改造监管规范》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燃煤火电机组增容改造监管规范》国家标准制定任务,列入全国电力监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电力监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标准体系表》生产期发电标准体系中,项目编号为*******。标准立项时的名称是《燃煤火电机组增容改造监管标准》。

本标准由SAC/TC 296全国电力监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由国家能源局湖南监管办负责组织起草,湖南省电力公司(调控中心)、长沙理工大学、华润电力投资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华润电力(涟源)有限公司共同参与。标准制定任务计划于2016年5月完成。

二、标准制定的意义和背景

近年来,全国各地普遍开展燃煤火电机组增容改造。发电企业实施增容改造的动机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在计划体制下,增大机组容量可以获得更多的发电量计划指标,进而获得额外的收益;二是通过增容改造,有的机组可以增大发电出力、降低煤耗并提高经济效益。动机不同,实施增容改造的操作方法和最终效果也完全不同。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火电机组增容改造存在操作程序、技术规范、运行安全、节能效果等方面的问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电力行业相关技术标准和电力监管法律法规,制定了应用于燃煤火电机组增容改造的监管规范。

本标准针对燃煤火力发电机组的增容改造的适用范围、改造条件、改造过程、改造后的试验以及容量确认等方面入手,给出了对燃煤火电机组增容改造监管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可以作为对燃煤火电机组增容改造的监管依据,推动燃煤火电机组增容改造步入正轨,避免发生不安全、不经济、不规范的问题。

(一)编制依据和原则

本标准依据电力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以燃煤火力发电机组增容改造经验为基础,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编制。

标准编制中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依法依规,融入体系,立足实际

本标准严格依据法规政策编制,所有指标均与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和行业内普遍使用的标准衔接一致,使之融入现行标准体系之中;同时,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立足解决规范缺失、程序违规、安全风险、效果失实等方面的实际问题指标的选取和目标值的设定坚持有利于保障电力系统安全可靠,有利于节能降耗,有利于规范操作和顺利实施。

2.全面系统,突出重点

本指标体系覆盖燃煤火电机组增容改造各个环节,包括机组的增容改造的适用范围、改造条件、改造过程、改造后的试验以及容量确认等方面,涵盖了监管的量化指标,较为全面地综合评价和直观反映了增容改造过程。同时,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对影响系统安全性可靠性和节能减排的关键环节和重点指标要求进行第三方试验证明。

3. 规范测试,定量可比,操作性、适用性和权威性较强

通过技术测试和理论计算,检验关键指标。所有指标都进行了量化,从而达到可对比,增强了标准的刚性,防止了人为操作,提高了标准的操作性、适用性和权威性。对于发电企业具有技术能力和条件的试验,允许自行实施,出具报告,从而减少了人力物力支出,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企业负担。对于关键环节和重点指标的试验,要求由第三方实施并经实践检验,保障了试验结果的权威性和可靠性。

4.建立程序,规范机组容量变更

按照相关法规,对燃煤火电机组容量变更的前提条件、操作流程、实践检验和增容否决等方面都编制了相关条款,从而规范操作增容改造机组的容量变更。

(二)标准结构和编制过程

1.标准结构

标准由六章和六个附录组成: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燃煤火电机组增容改造过程;

——燃煤火电机组增容改造后的容量测试;

——燃煤火电机组增容改造申报程序和改造后的容量确认与应用;

——附录A(规范性附录);

——附录B(规范性附录);

——附录C(规范性附录);

——附录D(规范性附录);

——附录E(资料性附录);

——附录F(资料性附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火电机组查看更多>发电企业查看更多>电力行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