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重庆:禁止新建、扩建火电项目 加强风电、垃圾焚烧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及应用(全文)

2016-10-12 15:44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火电项目垃圾焚烧发电可再生能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4.推动加工贸易创新发展。

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档升级智能终端加工贸易,引导各区县(自治县)及开发区高起点承接纺织服装、鞋类、家具、塑料制品、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加工组装产能转移,积极探索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新材料和集成电路等领域加工贸易发展路径,打造内外兼销、就地配套、便捷运输的内陆型加工贸易产业集群,扩大加工贸易规模、丰富加工贸易种类。发挥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战略作用,加大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采购中心、分拨中心和结算中心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和生产服务环节落户我市;鼓励现有加工贸易企业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积极融入全球产业分工合作,加快设立研发中心,推动由单纯的贴牌生产(OEM)向委托设计(ODM)、自有品牌(OBM)方向发展,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升加工贸易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到2020年,加工贸易企业研发能力大幅提高,新产品不断涌现,形成研发、设计与制造一体化的产业链,力争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突破5000亿元。

5.加强国际物流通道建设。

加强制造业重点领域双向物流需求现状及趋势研判,科学合理谋划全市物流通道体系建设。发挥“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综合功能,完善运行机制和“1+N”分拨模式,加强境内外分拨集结中心建设,提升服务能力、缩减全程运行时间、提高准点率、降低单位成本,不断拓展辐射范围。加密“渝深”铁海联运大通道、“渝沪”江海联运大通道开行频率,提高运行效率。加强与国内外航空公司合作,推动在渝设立基地,增加现有国际货运航线开行密度,争取开通更多航线。依托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积极发展短交货期、高附加值的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业,打造临空经济带,建设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统筹协调推进铁公水多式联运、铁海联运、空空联运和路空联运、水水联运以及海铁、空铁等多式联运体系,探索欧洲产品经我市转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等地多式联运模式。深化与沿海沿边通关协作和大通关国际合作,深化“一次报关、一次查验、全线放行”通关模式,全面推行区域通关一体化,缩短全线通关时间和降低抽查的比例,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到2020年,基本建立起与制造业发展相适应的高效、便捷、价格低廉的国际物流体系,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物流成本占工业总成本的比例降低1个百分点。

专栏21  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培育计划

以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为核心,规划建设临空经济示范区,总面积150平方公里左右。加快推动仙桃数据谷、国际物流分拨中心和创新经济走廊三大平台建设,启动前沿科技城和航空城项目,集聚发展以大数据、小传感、海存储、云计算为特征的高端先进制造业和以临空商务、临空物流、临空会展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加快推动WAR产业的集聚发展。

到2020年,临空产业增加值占区域GDP比重超过50%,临空智能制造产业产值达1800亿元,R&D投入占GDP比重达3.5%,建成内陆开放空中门户、高端制造业集聚区、临空国际贸易中心、创新驱动引领区和低碳人文国际都市区。

(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完善智能制造支撑体系,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企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1.完善智能制造支撑体系。

制定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方案,明确重点方向、主要目标和实施路径。根据两化融合相关标准,加快开展贯标达标工作。强化应用牵引,引进培育一批具备整体设计能力和解决方案提供能力的专业化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系统集成企业,以及一批从事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工业大数据、工控安全等集成应用的企业,引导系统集成商、软件开发商、关键装备制造企业、各行业用户组建战略联盟,协同推动智能装备和产品研发、系统集成创新与产业化,以及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全流程和全产业链的综合集成应用。加强智能制造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健全综合保障体系。

2.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

在汽车、装备制造、家电、生物医药、纺织服装等重点领域,试点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加快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管理、增材制造等技术和装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促进制造工艺的仿真优化、数字化控制、状态信息实时监测和自适应控制。促进企业内设计、工艺及仿真、制造执行系统(MES)、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供应链管理软件(SCM)、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软件(PLM)等产品数据管理软件和业务管理软件的高效协同与集成,全面提升企业的资源配置优化、实时在线优化、生产管理精细化和智能决策科学化水平。加快民用爆炸物品、危险化学品、食品、印染、农药等重点行业智能检测监管体系建设,提高智能化水平。

3.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

研究制定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路线图,明确目标、方向、路径和重点。支持大型制造企业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双创”平台,推动产学研“双创”资源深度融合和开放共享,推动互联网企业构建制造业“双创”服务体系,支持大型互联网企业、基础电信企业建设面向制造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双创”服务平台,不断完善制造业“双创”服务体系。支持制造业企业与互联网企业跨界融合,鼓励合资合作,培育新的经营主体,推动中小企业制造资源与互联网全面对接。培育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新模式,大力发展基于互联网的网络化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和服务型制造等网络化生产新模式。开展物联网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针对信息物理系统网络研发及应用需求,组织开发智能控制系统、工业应用软件、故障诊断软件,以及相关工具、传感和通信系统协议,培育智能监测、远程诊断管理、全产业链追溯等工业互联网新应用。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工业云服务和工业大数据平台,增强大数据高端分析能力,实现数据资源的深度挖掘和更好利用,推动软件与服务、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与标准的开放共享。推动制造业企业业务流程再造和组织方式变革,建立组织管理新模式。

4.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依托国家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国际数据通道、“光网?无线重庆”和“宽带中国”建设,加强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与布局,建设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加快制造业集聚区光纤网、移动通信网和无线局域网的部署和建设,实现信息网络宽带升级,提高企业宽带接入能力。针对信息物理系统网络研发及应用需求,组织开发智能控制系统、工业应用软件、故障诊断软件和相关工具、传感和通信系统协议,实现人、设备与产品的实时联通、精确识别、有效交互与智能控制。

专栏22  智能制造工程

紧密围绕重点制造领域关键环节,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装备融合的集成创新和工程应用。聚焦关键技术装备创新与应用,智能制造核心软件的开发与应用,智能制造标准制定、验证与实施,工业互联网和信息安全系统建设,智能制造新模式的培育推广等方向,推动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有条件、有基础的重点产业全面启动并逐步实现智能转型。在基础条件好、创新能力强、智能制造水平高的行业和企业中,重点培育离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等新模式,并推动试点示范。建立智能制造创新体系、标准体系、服务体系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搭建智能制造网络系统平台。

到2020年,建成10家数字化工厂、100个数字化车间和1000个智能化生产单元,并力求在智能工厂、智能车间建设取得突破。试点示范项目平均生产效率提高20%,运营成本降低20%,产品研制周期缩短30%,产品不良品率降低20%。

(五)强化工业基础能力。

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以下统称“四基”)等工业基础能力薄弱,是制约制造业创新发展和质量提升的症结所在。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汽车、智能终端、机器人等重点产品,注重需求侧激励,统筹好、引导好、发挥好整机企业与基础企业双方积极性,加快破解制约制造业发展的瓶颈。

1.统筹推进“四基”发展。

制定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方案和工业“四基”发展指导目录,明确重点方向、主要目标和实施路径,组织实施工业强基工程。统筹军民两方面资源,开展军民两用技术联合攻关,支持军民技术相互有效利用,促进基础领域融合发展。强化基础领域标准、计量体系建设,加快实施对标达标,提升基础产品的质量、可靠性和寿命。探索建立多部门协调推进机制,促进各类要素向基础领域集聚。

2.加强“四基”创新能力建设。

引导高校设置更多与“四基”发展趋势紧密结合的专业方向及交叉学科,强化前瞻性基础研究,着力攻克影响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产品性能和稳定性的关键共性技术。建立基础工艺创新体系,利用现有资源建立关键共性基础工艺研究机构,开展先进成型、加工等关键制造工艺联合攻关;支持企业开展工艺创新,培养工艺专业人才。加大基础专用材料研发力度,提高专用材料自给保障能力和制备技术水平。加强企业试验检测数据和计量数据的采集、管理、应用和积累,探索建立工业基础数据库,面向企业提供“四基”共享数据服务。

3.推动整机企业和“四基”企业协同发展。

注重需求侧激励,引导整机企业和“四基”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产需对接,建立产业联盟,形成协同创新、产用结合、以市场促基础产业发展的新模式。鼓励整机企业在整机和系统开发初期制定基础需求计划,吸收“四基”企业参与,鼓励“四基”企业围绕整机和系统需求,不断提升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基础产品质量,实现整机产品的PPM(百万分之一不合格率)大幅降低。开展工业强基示范应用,研究制定首台(套)、首批次政策,支持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推广应用。

专栏23  工业强基工程

开展示范应用,建立奖励和风险补偿机制,支持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的首批次或跨领域应用。组织重点突破,针对重大工程和重点装备的关键技术和产品急需,支持优势企业开展产学研资用联合攻关,突破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的工程化、产业化瓶颈。强化平台支撑,组建一批“四基”研究中心,创建一批公共服务平台,完善重点产业技术基础体系。

到2020年,在汽车、智能终端等重点整机产品中,40%以上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实现本地提供。

(六)加强质量品牌建设。

提高企业质量控制能力,提升产品质量,完善质量管理机制,夯实质量发展基础,优化质量发展环境,努力实现制造业质量大幅提升。鼓励企业追求卓越品质,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不断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重庆制造整体形象。

1.推广质量管理先进技术和方法。

建设重点产品标准符合性认定平台,推动重点产品技术、安全标准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开展质量标杆和领先企业示范活动,普及卓越绩效、六西格玛、精益生产、质量诊断、质量持续改进等先进生产管理模式和方法,支持企业提高质量在线监测、在线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组织开展重点行业工艺优化行动,提升关键工艺过程控制水平。开展质量管理小组、现场改进等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示范推广。加强中小企业质量管理,开展质量安全培训、诊断和辅导活动。

2.加快提升产品质量。

推动企业开展质量、安全、卫生、环保及节能等领域对标达标工作,支持企业制定和实施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实施工业产品质量提升行动计划,针对汽车、高档数控机床、轨道交通装备、大型成套技术装备、关键原材料、基础零部件、电子元器件等重点行业,组织攻克一批长期困扰产品质量提升的关键共性质量技术,加强可靠性设计、试验与验证技术开发应用,推广采用先进成型和加工方法、在线检测装置、智能化生产和物流系统及检测设备等,使重点实物产品的性能稳定性、质量可靠性、环境适应性、使用寿命等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在食品、药品、婴童用品、家电等领域实施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质量自我声明和质量追溯制度,保障重点消费品质量安全。

3.完善质量监管体系。

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探索建立关系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领域生产经营企业产品事故强制报告制度,健全质量信用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将质量违法违规记录作为企业诚信评级的重要内容,建立质量黑名单制度,加大对质量违法和假冒品牌行为的打击和惩处力度。建立行业质量安全预警制度,防范化解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严格实施产品“三包”、产品召回等制度。强化监管检查和责任追究,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

4.夯实质量发展基础。

加强计量科技基础及前沿技术研究,推动制定或参与制定一批制造业发展急需的高准确度、高稳定性计量标准,提升与制造业相关的溯源能力。加强市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积极争取国家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落户重庆,完善计量测试体系。完善检验检测技术保障体系,推动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市场化进程,尽快形成一批高水平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鼓励建立专业检测技术联盟。严格执行强制性产品认证认可制度,推动自愿性产品认证健康发展,提升管理体系认证水平。支持行业组织发布自律规范或公约,开展质量信誉承诺活动。

5.推进制造业品牌建设。

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加强统筹规划,支持创新驱动和品牌发展深入融合,切实保护知识产权,努力营造有利于品牌发展的良好环境。加强品牌文化建设,引导企业增强以质量和信誉为核心的品牌意识,树立品牌消费理念,建立健全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围绕研发创新、生产制造、质量管理和营销服务全过程,提高内在素质,提升品牌附加值和软实力。实施品牌培育试点示范工程,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同类企业深化合作,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好的产业集群品牌。引导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完善品牌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提升企业在创意设计、品牌传播、品牌保护、品牌文化等方面专业能力。引进培育若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评价理论研究机构和品牌评价机构,建设一批品牌专业化服务平台。健全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管理制度。加速我市品牌价值评价国际化进程,充分发挥新媒体和新渠道作用,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树立“重庆造?高品质”良好区域品牌形象。

专栏24  质量品牌工程

开展企业质量责任主体地位提升、企业质量管控水平提升、标准引领、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建设、品牌培育示范、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共性技术质量问题攻关、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培育8大专项行动,全面提升产品实物质量、品牌培育能力和技术支撑能力。

到2020年,新增国际标准20项总量达到42项,新增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800项总量达2060项,新增国家级品牌示范企业20家以上,中国驰名商标达170件,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提高至86.5。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火电项目查看更多>垃圾焚烧发电查看更多>可再生能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