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重庆:禁止新建、扩建火电项目 加强风电、垃圾焚烧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及应用(全文)

2016-10-12 15:44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火电项目垃圾焚烧发电可再生能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促进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进一步释放现有体系增长潜力,加快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与绿色化迈进。

――汽车产业。

增加轿车、SUV、MPV等产品比重,加快交叉乘用车升级换代步伐,优化乘用车产品结构。丰富商用车产品线,发展中高端皮卡车、中高档商用车。发展物流车、环卫车、旅居车等改装车及特种车。扩大高强薄板、铝合金材料等轻量化材料的运用范围,提高其他汽车零部件及原材料质量水平。完善汽车开发集成数据库、汽车试验场、汽车风洞和整车检测中心、智能网联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测试等公共服务平台。

――农机通机及摩托车产业。

大力发展适用于丘陵地区的农作物移栽机械、微耕机、中耕机等中小型农机,积极引进培育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大型农业机具。突破燃油系统、增压系统、排气后处理系统、电控系统等技术,提高通机产品的可靠性,降低排放和能耗水平。促进摩托车产品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农村市场产品及越野车、赛车、全地形车等细分产品,形成排量50―1500毫升多品种、宽系列的摩托车产品体系。

――化工产业。

加快天然气化工产品转型步伐,优化合成气制备工艺路线。延展氯碱工业产业链条。发展聚四氟乙烯、电子级氢氟酸、氟碳涂料等氟化工产品。推动化肥、农药行业技术进步和产品结构调整,发展中微量元素肥料、缓控释肥料、高效安全环保杀虫剂及除草剂、生物农药等产品。

――冶金产业。

推广应用新一代可循环钢铁流程技术,低品位、难选冶、共伴生矿资源开发与尾矿综合利用技术,非高炉炼铁技术,高效低成本洁净钢生产技术及装备,大力发展特殊钢、高强建筑钢筋等产品,完善剪切加工、配送等下游产业链条。推动电解铝、锰、钡等金属材料绿色节能改造。

――建材产业。

提高高标号水泥产品比重,加快发展专用水泥、砂石骨料、混凝土掺合料、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等产品,扩大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废弃物和生活垃圾规模和范围。发展低辐射镀膜玻璃板材、真(中)空玻璃等玻璃制品,薄型化的陶瓷砖以及节水、轻量的卫浴洁具等产品。推进叠合楼板、内外墙板等构配件工厂化生产。

――食品产业。

加大自动化装备、先进检验检测技术推广力度和绿色有机食品、功能性食品开发力度。推动养殖―研发―生产―配送纵向一体化发展。发展畜类、禽类和鱼类冷鲜制品及低温制品,提高调理肉制品、熟肉制品、速冻小包装等产品比重。发展花生、花椒、油橄榄、茶树籽、油牡丹等特色食用油资源精炼加工制品。发展免淘米、营养强化米、包装速煮米等粮食加工产品。提升白酒制品产品档次,丰富啤酒、软饮等制品种类,因地制宜发展果酒、果蔬饮品等特色产品。

――轻工产业。

推动造纸行业清洁生产和循环发展,提升包装纸及纸板等现有产品档次,发展卫生用纸、信息用纸等新产品。推动照明、塑料、钟表、眼镜、五金等特色轻工产品加强产品设计、新材料应用和装备升级换代。推动石雕、安陶、木角梳、漆器等传统工艺美术产品高端化、品牌化发展。

――纺织服装产业。

加快纺织服装企业智能化改造步伐,推动信息化集成制造系统和大规模定制技术装备应用,建立健全网上销售与实体展示相结合的营销体系,进一步提升服装品牌价值。加大高效智能自动缫丝机、苎麻牵切纺等先进技术装备推广力度。

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发挥在渝军工企业技术、装备、人才优势,巩固和扩大汽车、风电装备、船舶等领域合作成果,引导企业进一步提高相关领域本地采购比例,加快开展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航空发动机、页岩气装备等新兴领域合作,提高与本地企业的产业关联度。整合军地双方科技资源,建设、提升和构建一批科研、设计、测试共享平台及军民两用技术双向转移平台,加强军民融合产品研究开发。促进地方企业承接国防所需装备制造、技术研发任务。

促进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引导企业积极探索创新商业模式,主动引入战略投资者和财务管理者,加快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高全生命周期、全供应链管理水平,优化企业治理结构。支持企业间战略合作和跨行业、跨区域兼并重组,提高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激发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活力,发展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好、专注于细分市场和基础领域的专业化“小巨人”及“单项冠军”企业。积极开展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园区创建,利用双边、多边中小企业合作机制,支持中小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引导大企业与中小企业通过专业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多种方式,建立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协作关系。

专栏17  技术改造工程

发挥技术改造对创新成果产业化、市场化、规模化的促进作用,加大市级各类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向技术改造项目倾斜支持力度,强化激励约束,完善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的政策体系,建立健全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的长效机制。支持企业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全面提升设计、制造、工艺、管理水平,加快新产品开发投放步伐,优化产品结构,促进汽车、摩托车、化工、冶金、建材、食品、轻工、纺织等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发展。围绕智能制造、节能降耗、质量提升、安全生产等方向,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新模式,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水平、效率和效益。

到2020年,技术改造投资占全市工业投资的比重提高至40%以上,示范项目生产效率提高15%以上,重点产品市场地位进一步巩固。

3.积极稳妥去除无效供给。

去除过剩产能。聚焦煤炭、钢铁、船舶等重点领域,严格执行国家行业能耗、水耗、生态环保、安全生产和技术准入标准,实行有区别的阶梯型、惩罚性水电气价格,妥善做好职工安置和债务处置,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支持企业将富余产能转产有市场的相关产品或向外转移,对无法转产或转移的,引导企业通过主动压减、兼并重组等方式退出,用市场的办法化解现有过剩产能。实施负面清单管理,严控新增过剩产能项目。加强对产业重点发展方向的趋势研究,防范新的产能过剩风险。加快工业产能交易平台建设,促进企业先进生产设备产能的充分利用。加快制定煤炭行业工效比、采煤机械自动化水平、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水平等标准,凡是不符合标准的一律关停,鼓励煤炭生产企业通过主动压减、兼并重组、转型转产退出产能。推动钢铁行业加快产品结构调整,结合危旧房改造、高端商务集聚区、工业厂房、城市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汽车、电子等产业发展需求,支持现有企业将富余炼钢能力转产汽车薄板、钢结构等精品用材;依托重庆中钢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载体,鼓励引导现有钢铁生产企业提高废旧钢回收利用比重,减少铁矿石依赖,通过原料结构调整降低成本,实现扭亏增效。加强岸线资源管理,全面清查江岸用地情况,逐步减少造船产能,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减量化兼并重组,支持其向生产高技术船舶、海洋工程船(台)等转型。积极稳妥做好水泥、平板玻璃、烟花爆竹等其他行业去产能工作。到2020年,支柱产业及骨干企业产能利用率超过80%。

去“僵尸企业”和空壳公司资产。科学合理界定“僵尸企业”和空壳公司标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建立利益引导机制,分业分类施策。推动企业通过合并、股权收购、资产置换、债务处置等多种方式进行整合处置,实现企业集团内部处置一批。鼓励龙头企业开展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压缩过剩产能、延伸产业链条、促进转型转产,支持社会资本参与企业并购重组,完善并购资金退出渠道,加快发展相关产权二级交易市场,实现兼并重组一批。发挥重庆渝康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等平台作用,设立混合所有制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开展不良信贷收购、托管、转让、处置等业务,积极发展民营资产管理公司,鼓励各类投资主体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处置“僵尸企业”和空壳公司,支持银行向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打包转让不良资产,加快不良资产处置进度,积极探索债转股、资产证券化等市场化处置渠道,提高资产处置效率,实现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一批。对不符合国家环保、能耗、质量技术、安全生产等控制标准和长期亏损的产能过剩行业企业,严格按照法律法规,采取清产核资、产权转让、关闭破产等措施加快处置,建立企业金融债务重组和不良资产处置协调机制,健全政府与法院的联动机制,依法依规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实现破产关闭一批。通过“僵尸企业”和空壳公司资产有效配置,腾出资源要素、市场空间支持有前景的企业发展。

专栏18  去除过剩产能目标任务

钢铁行业。2016年底前,全市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工作基本完成。2017年底前,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工作全面完成,全市钢铁产能控制在800万吨左右,回收废钢占原材料的比重提高至50%。

煤炭行业。通过实施煤矿关闭退出和产业结构优化,煤矿数量压减到70个以内,煤炭产能压减到2000万吨/年以内。

烟花爆竹行业。引导烟花爆竹生产企业转型转产,实现52家生产企业全部退出市场。

粮食库存。通过市场调节部分优质品种供给,优化地方储备粮规模结构,完成国家下达的储备任务。

其他行业(船舶、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小火电等)。依法依规关停主城区3000吨/日以下水泥生产线;鼓励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行业兼并重组;船舶行业力争退出产能20万载重吨;关停单机10万千瓦以下和设计寿命期满的单机20万千瓦以下常规燃煤火电机组。

(三)推动制造业开放发展。

发挥我市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接点功能,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挥重点区域的引领带动作用,提高利用内外资水平,深化国际产业合作,推动加工贸易创新发展,完善国际物流通道,吸引全球要素集聚我市,促进本地产品分销全球,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新优势。

1.发挥国家级开发区引领带动作用。

加大两江新区国际高端要素资源集聚整合力度,引进具有战略性、引领性、带动性的龙头项目,加快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引进项目投入产出、研发强度等约束,提高引进的层次和水平。支持企业加大创新力度,加强研发机构建设,促进传统产业向高端迈进。引导现有低端产业向区外有序转移。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相互融合,不断孕育新业态、新模式。支持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西永综合保税区创新发展模式,加快发展“委内加工”、非国产货物进境入区维修和国际分拨中转等新业务,积极探索海关特殊监管区保税加工创新政策,实现内外联动发展,打造制造、研发、维修、物流、贸易、结算“六大中心”。推动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资源、创新要素集聚,大力推动开放式创新,建设产学研资用协同创新共同体,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着力培育以高科技企业为骨干的创新型企业集群和优势产业集群。

专栏19  国家级开发区发展计划

两江新区。重点发展新能源及智能汽车、电子核心基础部件、智能装备、云计算及物联网、可穿戴设备及智能终端、通用航空、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能源装备、节能环保、新材料等产业。到2020年,两江新区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两江新区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至4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提高至2%以上。

西永综合保税区。重点发展智能终端、打印成像、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服务等产业。到2020年,西永综合保税区工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

两路寸滩保税港区。重点发展智能终端产业。到2020年,两路寸滩综合保税港区工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左右。

其他国家级开发区。重庆高新区重点发展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业,到2020年实现产值1200亿元。重庆经开区重点发展智能终端、物联网、数控机床等产业,到2020年实现产值2000亿元。万州经开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汽车整车及配套、纺织服装等产业,到2020年实现产值800亿元。长寿经开区重点发展高端石化、新材料等产业,到2020年实现产值2000亿元;璧山高新区重点发展电子配套、军民融合产业,到2020年实现产值1600亿元。

2.提高利用内外资水平。

聚焦制造业发展方向,发挥我市在产业基础、开放平台、服务体系等综合优势,瞄准世界500强、行业领军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坚持集群招商,积极引进战略性、引领性龙头项目和产业链“补短板”项目。加强企业总部(区域总部)、采购中心、分拨中心、结算中心,以及企业研发机构、创新团队、领军人才等方面引进力度,促进引资、引技与引智相结合。鼓励引进企业通过合资、参股、并购等方式与本地企业深化合作,互通有无,实现互利合作共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园区建设。到2020年,力争每年工业领域引进外资保持在40亿美元以上,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300亿元。

3.深化国际产业合作。

探索建立海外并购基金,协助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参股等方式,整合引进一批有市场前景、有技术优势、有研发团队的优势企业。支持企业加强与全球著名高校和著名实验室对接合作,建设一批海外孵化器和研发中心。支持企业建设境外展示展销和物流分拨中心,鼓励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总部贸易和转口贸易、保税商品展示交易等新型贸易方式,依托互联网开展精准营销、增值服务创新、媒体品牌推广等业务,建立全球产业链体系。支持企业在市场需求大、资源要素成本低、发展环境稳定的国家或地区建立生产基地,完善优势产业全球布局,促进产能富余行业加速向外转移。支持企业抱团“走出去”,参与境外资源能源项目合作开发,提高重要原材料和能源供给保障水平。引导企业融入当地文化,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加强投资和经营风险管理,提升跨国跨境经营能力,塑造重庆品牌良好形象。

专栏20  外资产业园培育计划

中德产业园。重点发展机器人、数控机床、智能传感器、中高档汽车及零部件、先进电力装备等产业。

中韩产业园。重点发展集成电路、消费电子、化妆品等产业。

中日产业园。重点发展新材料、仪器仪表、机器人及数控机床等产业。

中以创新园。重点发展虚拟现实、无人机、医疗器械等产业。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火电项目查看更多>垃圾焚烧发电查看更多>可再生能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