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重庆:禁止新建、扩建火电项目 加强风电、垃圾焚烧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及应用(全文)

2016-10-12 15:44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火电项目垃圾焚烧发电可再生能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5.加快构建创新生态系统。

围绕制造业发展需求,加快构建智能设计、智能制造、智能物流、智能管理、检验检测等行业技术创新平台。落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由企业自主决定技术路线、创新方式、组织形式和商业模式,建立市场导向、企业主体的研发投入体系,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发展创业投资和产业投资基金,建立天使投资风险补偿制度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贴息等扶持机制,促进科技、产业与金融的紧密结合。鼓励开发区(工业园区)与跨国公司、大学、创投基金合作,开展专业化的培训、创新创业比赛和项目路演活动。加快样机、小试、中试基地建设,完善零部件供应体系,有力支撑创新公司加快发展。实施专利、标准、质量、品牌战略,引导企业对行业重大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进行攻关,协同推进产品研发与标准制定,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和创新产品。加大对创新的宣传力度,营造勇于探索、追求卓越、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到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提高至1.6%,其中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以上企业提高至1.7%,基本建成制造业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

专栏6  行业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培育工程

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增材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创新发展的重大共性需求,建设一批促进制造业协同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规范服务标准,开展技术研发、样机生产、检验检测、技术评价、技术交易、质量认证、人才培训等专业化服务,帮助企业降低开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和提高创新效率,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科技动力支撑。

到2020年,重点建设汽车风洞实验室、智能汽车控制与测试平台、智能样机创新中心、智能终端安全能力综合分析平台、机器人检测和评定中心、智能绿色服务制造检测试验平台、新材料研发检测试验平台、生物医药新产品研发试验平台、高效能源技术研发试验平台、现代食品制造检测实验平台等10个公共检测试验平台。

(二)加快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整体部署,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有序衔接、竞相发力,构建多支柱产业体系,不断增加有效供给。以市场化、法制化方式加快化解过剩产能,盘活“僵尸企业”和空壳公司资产,积极稳妥去除无效供给。

1.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立足现有产业基础,着眼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紧扣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方向,引进和培育并举,整合各方资源,发展一批重点产品和关键配套,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加大全球制造业前沿技术储备研发,不断拓展新的产业领域。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到1万亿元以上,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至30%。

――电子核心基础部件。

集成电路。依托西南集成电路设计有限责任公司、锐迪科(重庆)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载体,重点研制移动智能终端芯片、物联网芯片、网络通信芯片、智能穿戴设备芯片等量大面广的通用芯片以及智能卡、智能电网、智能交通、卫星导航等行业应用芯片,加快MPU(微处理器)、射频集成电路、AD/DA(模数―数模转换)、8/12英寸硅片、集成电路载板等产品产业化步伐。重点支持中国电子科技集团重庆声光电有限公司、SK海力士半导体(重庆)有限公司、中航(重庆)微电子有限公司、重庆超硅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奥特斯科技(重庆)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技术改造,加快引进大尺寸低线宽芯片制造企业。

平板显示。依托半导体显示器件研究院等载体,重点研制大尺寸数字网络电视、曲面电视、AM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面板、石墨烯显示屏等产品,加快玻璃基板、LTPS(低温多晶硅)面板、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产业化步伐。重点支持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重庆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重庆莱宝科技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技术改造,加快引进增亮膜、彩模光刻胶等领域企业。

到2020年,电子核心基础部件产业实现产值1300亿元。

专栏7  电子核心基础部件重点产品方向

芯片。量大面广的移动智能终端芯片、物联网芯片、LED芯片、数字电视芯片、网络通信芯片、智能穿戴设备芯片;信息处理、传感器、新型存储等关键芯片;智能卡、智能电网、智能交通、卫星导航、工业控制、金融电子、汽车电子、医疗电子等行业应用芯片。8/12英寸硅片材料、高密度芯片载板等零部件。

面板。8.5代及以上大尺寸高世代面板、5.5代及以上中小尺寸面板。玻璃基板、增亮膜、彩膜光刻胶、整列光刻胶、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蒸镀工艺单元设备器件等零部件。

其他电子器件。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器件模块、基于SiC(碳化硅)、GaN(氮化镓)的电子器件模块等。

――物联网。

硬件制造。依托重庆市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仪表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载体,重点研制具有数据存储和处理、自动补偿、通信功能的低功耗、高精度、高可靠的智能型传感器,加快工业智能化仪表、在线成分分析仪等智能仪器仪表产业化步伐。重点支持中国四联仪器仪表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重庆声光电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技术改造,加快引进适应恶劣工业环境的高可靠、高容量、高速度、高质量智能制造控制系统,实现人、设备、环境与物料之间的互联互通和综合管理的制造物联系统,以及制造信息安全保障产品等领域企业。

软件及系统集成。依托中科院软件所重庆分部等载体,重点研制面向先进轨道交通装备、高档数控机床与机器人、高技术船舶等重点领域,涵盖从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到产品服务的全生命周期的行业应用软件,加快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制造全业务活动的工业大数据平台构建步伐。加快引进企业资源规划、供应链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等领域企业。

物联网应用。依托中国移动研究院物联网支撑中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西部分院等载体和国家文物保护装备基地、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等示范项目,重点推动物联网技术在工业、农业、交通、医疗、环保、文物保护等国民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应用。

到2020年,物联网产业实现产值1200亿元。

专栏8  物联网重点产品方向

智能制造控制系统。分布式数字控制系统、可编程控制系统、工控机系统、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制造执行系统等。

智能制造传感器。智能型光电传感器、智能型接近传感器、高分辨率视觉传感器、高精度流量传感器、车用惯性导航传感器、车用域控制器等。

智能制造物联设备。RFID(射频识别)芯片和读写设备、工业便携/手持智能终端、工业物联网关、物联网模组、北斗模组和终端等。

智能制造仪器仪表。工业智能化仪表、在线成分分析仪、在线无损检测装置、在线高精度三维数字超声波探伤仪、在线高精度非接触几何精度检测设备等。

――智能装备。

机器人。依托国家机器人检测评定中心、固高科技长江研究院等载体,重点研制并联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等产品,加快焊接机器人、搬运机器人、喷涂机器人、加工机器人等产品产业化步伐。重点支持重庆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重庆广数机器人有限公司、重庆罗博泰尔机器人研究院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技术改造,加快引进养老助残、家政服务等服务机器人,救援机器人等特种机器人,以及机器人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等领域企业。

数控机床。依托重庆世玛德智能制造公司、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载体,重点研制精密、高效、高速、柔性金属切削机床、金属成形机床等各类数控机床及数控系统、功能部件等产品和智能工厂、智慧车间、智能生产单元等系统解决方案,加快螺杆加工机床等产品产业化步伐。重点支持重庆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江东机械有限公司、重庆威诺克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技术改造,加快引进汽车关键零部件加工成套装备及生产线,以及电子制造、冶金、建材、食品、纺织等成套制造装备领域企业。

增材制造(3D打印)。依托重庆3D打印智造创新中心、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等载体,加快引进激光/电子束高效选区熔化、大型整体构件激光及电子束送粉/送丝熔化沉积等金属材料增材制造装备,光固化成形、熔融沉积成形等非金属材料增材制造装备,高光束质量激光器及光束整形系统等核心零部件,以及合金粉末材料等领域企业。

人机智能(WAR)。聚焦算法、数据和计算能力三个关键环节,加大深度学习/机器学习、自然语言理解、计算机视觉/图像识别、手势控制、虚拟个人助理、智能机器人、推荐引擎和协同过滤、上下文感知计算、语音到语音的翻译等技术产品引进开发力度,发展壮大计算智能和感知智能,力求在认知智能领域取得突破,打造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全产业链。

到2020年,工业机器人年产量突破2万台,智能装备产业实现产值1000亿元。

专栏9  智能装备重点产品方向

数控机床。高精度齿轮加工机床、高速铣削中心、车铣复合加工中心、快速精密冲压机床、高效攻钻中心、数控激光雕刻机床、高端数控电火花成形机床等。

工业机器人。用于焊接、搬运、喷涂、加工等环节用机器人及机器臂。

特种机器人。康复机器人、空间机器人、救援机器人、能源安全机器人等。

服务机器人。养老助残、家政服务、社会公共服务、教育娱乐等消费服务领域机器人。

智能机器人。能够满足智能制造需求,与小批量定制、个性化制造、柔性制造相适应的,可以完成动态、复杂作业使命的人机协同作业机器人,完全人工智能机器人等。

无人机。满足边境巡逻、治安反恐、农林作业、地图测绘、管线监测与维修、应急救援、摄影娱乐等各类应用需求。

机器人零部件。摆线针轮减速器、谐波减速器、高速高性能机器人控制器、伺服驱动器、高精度伺服电机、传感器等。

虚拟/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显示设备(头盔/眼镜等),虚拟现实内容生成设备(相机/摄像机等)等。

――新材料。

关键战略材料。依托重庆材料研究院、重庆纤维研究设计院等载体,重点研制航空航天用特种合金材料、核电用特种合金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等产品,加快电子玻璃布、空气滤料等产品产业化步伐。重点支持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重庆再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技术改造,加快引进碳纤维材料等领域企业。

先进基础材料。依托重庆钢铁研究所、重庆有色金属研究所等载体,重点研制高强高韧汽车板、电子信息和汽车用铜及铜合金等产品,加快高性能海洋工程用钢、高强建筑钢筋、轨道交通车辆用铝及铝合金、汽车用铝及铝合金等产品产业化步伐。重点支持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万达薄板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技术改造,加快引进锂合金材料等领域企业。

前沿新材料。依托石墨烯薄膜制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载体,重点研制石墨烯基电极材料,石墨烯基防腐蚀涂料等产品,加快柔性电子用石墨烯薄膜、塑料光纤等产品产业化步伐。重点支持重庆墨希科技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技术改造,加快引进3D打印材料、超导材料等领域企业。

到2020年,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1000亿元。

专栏10  新材料重点产品方向

先进基础材料。新型高强韧汽车钢、高强建筑钢筋、高性能海工钢,高速重载轨道交通用钢、特种装备用超高强度不锈钢、高性能复合铝材(钎焊板带箔)、新能源汽车电池用铝、电子信息用铜材料、锂合金材料、节能绿色结构―功能一体化建筑材料等。

关键战略材料。先进变形、粉末、单晶高温合金,铝镁合金及铝镁钛合金等复合铝材料,高性能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锂电池材料及燃料电池材料等。

前沿新材料。石墨烯材料(石墨烯基电极材料,石墨烯基防腐蚀涂料,柔性电子用石墨烯薄膜,光/电领域用石墨烯基高性能热界面材料等),3D打印用材料(低成本钛合金粉末、铁基合金粉末等)等。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火电项目查看更多>垃圾焚烧发电查看更多>可再生能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