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技术正文

突破!“人造太阳”之中国产核心部件率先通过国际权威认证

2016-12-13 09:44来源:央视新闻关键词:核电核聚变人造太阳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50年内,人造太阳产生的巨大而又清洁安全的能源将进入千家万户。视频来源 央视新闻

聚变核能是一种全新的能源形式,未来它有望彻底解决人类的能源问题。为此,包括中国在内的7方三十多国开启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科学合作工程——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

近日,由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国际热核聚变核心部件在国际上率先通过权威机构认证,这是我国对国际热核聚变项目的重大贡献。

上图是我国科研人员通过12年时间研制成功的全新材料。不久,它就将送往欧洲参与到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的工程建设当中。这个工程还有一个更加形象的名字:叫做“人造太阳”。而这块材料,将构成这个人造太阳里最为核心的结构。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英文简称ITER,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目的就是实现可以控制的核聚变反应,计划在2019年先在法国建设一个实验堆。由于热核聚变实验堆产生能量的原理和太阳发光发热的机理相似,因此也有了“人造太阳”的美名,而要构建起“人造太阳”的核心,这就需要特殊的材料筑起一道“防火墙”,来抵御装置内部上亿度的高温环境。

在整个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中,有多个国家在研制这样的高温核心材料,而中国科学家承担研制的这种材料,处于反应堆最核心位置,直接面对高温聚变物质,因而被成为反应堆的“第一壁”。ITER的设计方案要求,第一壁要承受每平米4.7兆瓦的热量,这几乎可以瞬间将一公斤的钢铁融化。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聚变堆与材料研究室主任 谌继明:实际上ITER的专家,心里头也没底,到底这个能不能耐得住这个4.7兆瓦每平方米的热度。通过我们自主研发的部件,我们成了世界上第一家通过高热负荷实验认证,也可以说我们率先拿到了生产许可证。所以这对ITER来说是个很大的贡献。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副院长 段旭如:第一壁是ITER的一个核心部件,中方掌握这些技术,对未来咱们自主建造自己的(热核)聚变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原标题:我国率先突破国际核聚变研究核心技术 “人造太阳”核心部件首获国际认证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电查看更多>核聚变查看更多>人造太阳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