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新鲜出炉!2017《BP世界能源展望》:中国能源需求正在变化(多图干货)

2017-03-30 13:44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卢奇秀 于欢关键词:电力行业可再生能源煤炭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工业和交通部门能源需求增长放缓

 

非燃料部门的增长依然强健

按部门来看,工业和“建筑”部门(也包括衣业和其他小部门)是最终能源消费的最大市场,并占展望期内能源需求增长的大部分。

上述两个行业的需求增长在展望期内均有放缓。由于能效提高,建筑部门能源需求增长放缓(年均1.5%)。工业部门需求增长也减缓(年均1.2%),主要原因是效率提升和从能源密集型行业(特别是中国)转移。交通部门能源需求的增长(年均1.2 %)也随着燃料经济性的加速提升而趋缓。

相比之下,非燃料用途的能源需求的增长(特别是作为石油化工产品原料)仍相对强健 (年均2.1%),部分原因在于其效率提高范围有限。

因此,尽管仅占当前终端能源使用的一小部分(6%),非燃料能源使用在展望期末期成为化石燃料需求增长的最大来源。石油约占非燃料部门增长的三分之二,而天然气占剩下的大部分。

碳排放量将继续上升 

基本情景意味着来自能源使用的碳排放量在展望期内将增长大约13%。这远远超过了国际能源署450情景的预测:为了实现巴黎协议制定的减排目标,到2035年全球碳排放 需下降大约30%。

即使如此,来自能源使用的碳排放量预计年均增速0.6%,不到过去20年平均增速三分之一(年均2.1%)。这将是自1965年我们开始有记录以来任意20年间的最低碳排放增速。

碳排放增长可预见的放缓反映了能源强度下降的速度和能源结构变化的速度的大幅加快,其中煤炭消费急剧放缓,而天然气与可再生能源、核能和水电一起占展望期内能源增量的近80°%。

不用担心石油枯竭

现有的已知资源量远高于全球直到2050年甚至以后的消费量。

预计石油需求将在整个展望期内增长,尽管增速相比过去有所放缓。

交通部门消费了世界上大多数液体燃料,其在展望期内仍占全球需求的不到60%。交通占全部需求增长的近三分之二(1000万桶/日),该增长大致均勻分布在:汽车(400万桶/日)、卡车(300万桶/日)和船舶、火车和飞机(300万桶/日)。

但是随着燃料效率显著提高和非石油燃料加快推广,石油燃料来自交通需求增长的推动逐渐减弱。电力、生物燃料、煤炭和天然气加起来将占2035年交通燃料需求的13%, 高于2015年的7%。

交通石油需求增长的减缓导致石油总需求增长的逐渐减慢,从近期的约年均100万桶/日 的增量下降到2035年的年均40万桶/日的增量。

非燃烧用途,特别是在石油化工部门,到21世纪30年代初成为液体燃料需求的主要增长源。整个展望期内,非燃烧用途需求增加了600万桶/日。

天然气凝析液供给充足

展望期间,液体能源供给每年仅增长70万桶/日,远低于过去20年来年均130万桶/日的 增速,反映出需求前景较弱。

天然气凝析液产量的强劲增长(年均30万桶/日)和生物燃料产量的持续增长,意味着全球炼厂加工量年均仅增加30万桶/日。

所有油品需求增长均来自新兴经济体,而经合组织需求下降趋势持续。在过去,包括中国、印度和中东在内的许多非经合组织国家和地区,倾向于建立足够的新炼油产能以满足(或超过)其需求增长,而非依靠进口。如果该做法持续,则可能导致大量炼厂闲置产能并最终造成欧洲、亚洲经合组织国家和北美部分地区等成熟市场的炼厂关闭。

事实上,已宣布在2015-2020年间开工或计划(建设)的新增炼油产能总共已达约800 万桶/日,这足以满足未来20年内预计增加的全部炼油需求量。

美国页岩气引领全球天然气供给的强劲增长 

进口天然气供给日趋多样化

 

支撑世界主要市场的天然气消费

随着中国和欧洲的进口依赖度上升,由于液化天然气快速发展带来的供给日趋多样化有助于支持天然气消费上升。

在中国,天然气消费增长(年均5.4%,360亿立方英尺/日)超过国内产量,使得进口天然气占总消费量的份额从2015年的30%升至2035年的近40%

约一半新增进口为液化天然气,剩余部分是来自俄罗斯和其他独联体国家的进口管道气,这部分的量日益增多。

在欧洲,随着现有油田老化且没有替代产量,本土产量将急剧下降(年均下降3.2%)。因此,进口天然气占总消费量的份额从2015年的约50%升至2035年的近80%。

液化天然气进口预计将占新增进口量的约三分之二,剩余部分是来自俄罗斯和其他独联体国家的进口管道气,这部分的量日益增多。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行业查看更多>可再生能源查看更多>煤炭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