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全球风能理事会《2016年全球风电发展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新增风电装机容量54.6GW,累计装机容量486.7GW,其中,我国新增装机容量23.3GW,累计装机容量达168.7GW。另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专家介绍,截至2016年底,我国风电机组累计出口容量仅2.5GW,国外市场占有率不足1%,风电“出海”任重道远。从质量发展水平来看,我国风电设备在关键零部件质量、认证体系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是制约我国风电设备出口的重要因素。
关键零部件质量有待提升
近年来,我国风电零部件制造企业日益壮大,生产供应体系日趋完善,但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我国企业生产的叶片、轴承和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的质量水平仍需提升。曾经有国内叶片生产企业,因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导致涉及问题叶片的多个风场出现大面积质量事故,企业为客户更换叶片,不仅承担了巨额吊装费用,而且销售订单也大幅下滑,致使企业经营陷入困境。此外,海上风电是未来风电产业发展的方向,其运营环境具有高风浪、高湿度、高盐度的特点,整机设计水平和零部件质量也影响到我国海上风电的发展。2016年,欧洲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1560MW,占新增装机容量的11.2%,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12632MW,占累计装机容量的7.8%,而我国同期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592MW,占新增装机容量的2.5%,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1627MW,占累计装机容量不足1%。
风电设备认证制度有待完善
我国风电设备认证制度的发展相对较晚,新建风力发电项目所采用的风电机组及关键零部件施行强制性认证仅有两年时间,而欧美发达国家的风电设备认证制度已经发展了几十年,如丹麦在20世纪70年代就制定了本国的风电机组检测和认证制度。此外,国产风电设备出口,通常需要获得DNV-GL、TüV等国际权威认证,但国际认证的费用高,时间长,效率低,我国一些认证机构正在探索采取国际合作的方式,积极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促进风电设备出口。例如,我国的鉴衡认证中心和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两家认证机构,分别于2017年4月和8月,成为了国际电工委员会可再生能源设备认证互认体系(IECRE)认可的风电设备认证机构,具备了颁发IECRE证书的资质。
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有待加强
我国风电产业发展初期以引进国外技术为主,导致现在使用的许多风机型号可以追溯至国外,这一问题给我国风电产品出口埋下了隐患。例如,华锐风电与美国超导公司的知识产权纠纷已持续了7年之久,美国超导公司的在华子公司美恩超导指责华锐风电侵犯了其相关软件的著作权及商业秘密,2016年12月,海南省高院做出二审判决,驳回美恩超导的全部诉讼请求,但长期的知识产权纠纷导致华锐风电的SL1500型和SL3000型风机至今仍无法登陆美国市场。近年来,世界风电巨头已将知识产权作为逐鹿国际市场的隐形武器,开展商业“阻击战”。2017年8月,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与丹麦维斯塔斯公司在美国风电市场的领导权之争陷入白热化,通用电气向美国加州地方法院提起诉讼,控诉维斯塔斯侵犯了其“零电压穿越技术”专利,希望以此来遏制维斯塔斯在美国风电市场的扩张。
按照《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十三五”期间,我国风电将新增装机容量80GW以上,年均新增16GW,2016年我国风电整机制造企业产能已达到20GW以上,风电产业存在产能过剩风险,中国风电设备出口势在必行。作为对进出口产品质量进行把关的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应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促进国内风电企业夯实质量基础,助力国产风电设备不断开拓海外市场。
以质量控制为抓手,提升风电设备产品质量。帮助风电设备出口企业建立完备的质量管理体系,促进企业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机构,制定科学的作业指导书,形成领导重视、全员参与、过程有效、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而全面提升我国风电整机及关键零部件的产品质量。
以国际合作为纽带,完善风电设备认证制度。跟踪国际风电技术标准发展趋势,使我国风电技术标准与国际接轨。同时,不断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风电设备认证制度,确保并网风电机组质量。国内认证机构也要通过与国际认证机构扩大合作,谋求更大的风电设备认证领域的国际话语权。
以自主创新为支点,推进知识产权全球布局。鼓励企业进行自主创新,以提升企业获得核心知识产权的能力。积极宣传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使企业意识到知识产权保护与国际贸易发展的密切联系,加强出口风电设备的专利侵权风险管理,推进知识产权全球化布局,避免掉入“专利陷阱”。
电力装备是《中国制造2025》大力推动的十大重点领域之一,风电产业则是电力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检验检疫部门要以中国质量大会提出的“加强国际合作,促进改善供给”为工作方针,支持中国风电企业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持续提升中国风电设备的供给质量,使中国风电产业借助质量发展的“东风”扬帆远航。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核心子公司东方风电正与土耳其政府商谈建厂事宜。若洽谈成功,土耳其将成为东方风电的首个海外工厂所在地,该公司也将在当地市场与Nordex、Enercon两大主要玩
9月26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5年1-8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底,风电装机容量5.8亿千瓦,同比增长22.1%,风光装机合计约17亿千瓦。一方面装机猛增,一方面市场预期空前,直接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我国风电产业正以破竹之势,朝着高质量、多元化方向加速迈进。技术创新作为推动行业突破发展瓶颈、拓展应用场景的核心驱动力,正成为风电领域发展的关键密码。近日,全球首台160
9月24日,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以台风级别在广东阳江海陵岛沿海登陆。中国华能党组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密切关注台风路径及气象变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温枢刚第一时间提出要求,总经理、党
阿荣旗蒙东伊穆直流外送岭东二期100万千瓦风电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吊装作业中。该项目共安装119台风机,全部采用了3S齿条升降机。项目中有近半数为分片式塔筒,采用了齿条升降机+免爬器的双机联运方案。这
2025年7月,三峡能源发布行业首部《智能场站规范化建设推广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作为脱胎于国内首个无人化风电场建设经验的标准化文件,《白皮书》系统阐述了智能场站建设所需的转型需求、
近日,抖音集团数据中心项目启动合作伙伴招募,拟在中国大陆寻找具备园区风光储微网投资、建设、运维全流程能力的企业,核心采购范围涵盖风电设备在内的多类能源系统及服务,旨在通过风光储微网建设,
北极星储能网讯:9月22日,国家能源局等四部门发布推进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到指导行业协会加强能源装备制造信息监测预警,促进供需平衡,防范“内卷”式竞争和低价恶性竞争,有效规范行业
9月22日,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发布关于推进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指出,突破高效晶硅—钙钛矿叠层及异质结、背接触等光伏组件技术,研制高效光伏系统、高压组串式逆变器等关键装备,满足新型
9月22日,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发布关于推进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30年,我国能源关键装备产业链供应链实现自主可控,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技术和产业体系全球领
随着国家环保政策日趋严格和矿产行业向集约化、绿色化转型,矿山企业的节能降耗与设备升级已成为提升竞争力的关键。高品位精粉的需求持续增长,对矿石粉碎与磨选工艺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高品位精粉生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自外媒获悉,德国风电整机商EnoEnergy及其维护服务系统的子公司已经启动了破产程序。当地时间10月初,德国梅克伦堡-前波莫瑞州罗斯托克市地方法院公布的文件显示,EnoEnergy公司申请破产,并
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风电累计并网容量达到5.73亿千瓦,同比增长22.7%,其中陆上风电5.28亿千瓦,海上风电4420万千瓦。我国海上风电已跃升到全球风电的前列,未来挺近深蓝却也迈入了“无人区”,不同阶段面临
近日,超强台风“桦加沙”对阳江市造成严重影响。阳江市政府在迅速组织社会秩序恢复和基础设施修复的同时,高度重视重点企业的复工复产工作。阳江市投资促进局局长蔡成学和阳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任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2025年9月30日,国内风电装备制造领域龙头企业——大金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发布重磅公告,宣布公司已于9月29日正式向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联交所”)递交境外上市股
近日,“第十七届中国(江苏)风电产业发展大会”在江苏南京成功召开,“2025中国风电产业50强”榜单在会上公布,金风慧能凭借清洁能源资产管理解决方案荣获十佳风电示范应用案例奖。在“双碳”目标引领
近日,““2025中国风电产业50强”榜单公布,金风慧能凭借清洁能源资产管理解决方案荣获十佳风电示范应用案例奖。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我国风电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与此同时,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深入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我国风电产业正以破竹之势,朝着高质量、多元化方向加速迈进。技术创新作为推动行业突破发展瓶颈、拓展应用场景的核心驱动力,正成为风电领域发展的关键密码。近日,全球首台160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9月26日,广东汕头市濠江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对濠江区政协五届五次会议第2025002号重点提案的答复,提到谋划储能电站布局。积极向上级申请将濠江区增补列入《广东省独立储能电站建设规划布
9月25日,金风科技与泰国海湾能源GulfDevelopmentPublicCompanyLimited(GULF)在曼谷正式签署风电机组供货协议。金风科技将为四个项目提供GWH182系列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达286MW,项目预计于2027年下半年进入商业运营。GULF
国际能源研报(2025年9月)(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杨永明)(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本期核心观点8月下旬以来,美国与委内瑞拉之间剑拔弩张,引发业界关注。当地时间8月20日,美国总统特朗
9月25日,信阳市市委书记张宏伟、信阳市市长陈志伟与明阳集团董事长张传卫座谈交流,表示坚定支持明阳扎根家乡做大做强,打造中部新能源产业高地。张宏伟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张传卫一行回乡出席信商大会
加强漂浮式海上风电领域国际合作的战略思考文|王征引言:全球能源转型的新边界随着全球气候治理进入“深水区”,海上风电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支柱,正快速向深远海拓展。漂浮式海上风电突破了传统固定式
“十四五”时期,我国可再生能源事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五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相关法规和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开发利用规模快速扩大,技术水平持续提升,减碳贡献举世瞩目,惠民利民成效显
《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的核心目标是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通过市场化交易形成价格,同时建立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自外媒获悉,德国风电整机商EnoEnergy及其维护服务系统的子公司已经启动了破产程序。当地时间10月初,德国梅克伦堡-前波莫瑞州罗斯托克市地方法院公布的文件显示,EnoEnergy公司申请破产,并
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风电累计并网容量达到5.73亿千瓦,同比增长22.7%,其中陆上风电5.28亿千瓦,海上风电4420万千瓦。我国海上风电已跃升到全球风电的前列,未来挺近深蓝却也迈入了“无人区”,不同阶段面临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期,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宣布了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到2035年,中国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在政策的持续推动下
2025年7月,三峡能源发布行业首部《智能场站规范化建设推广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作为脱胎于国内首个无人化风电场建设经验的标准化文件,《白皮书》系统阐述了智能场站建设所需的转型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指出,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在我国广袤农村,发展风电已成为加快农村能源转型、绘就和美乡村新图景的重要抓手。自2024年
当中国已占全球海上风电装机半壁江山之时,如何“建得好、运营稳”成为比“建得多”更关键的命题,在政策加码与成本挑战的双重催化下,高质量的“靠谱”海上风电项目正成为行业破局的核心密码今年以来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推进,海上风电正从近海迈向深远海发展,中国海上风电产业已经实现从"探索者"到"引领者"的华丽转身。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249万千瓦。截至2025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中国电建EPC总承包的乌兹别克斯坦首个大型风电项目,泽拉夫善风电项目完成临时移交,将为该国能源转型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乌兹别克斯坦泽拉夫善风电项目是乌兹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