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工程报道正文

谢长军:改革开放40年可再生能源发展成就!从技术空白到产业化规模发展

2018-08-28 09:13来源:能源研究俱乐部作者:谢长军等关键词:可再生能源谢长军风力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转型发展开拓新兴蓝海市场

“十一五”期间,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产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遭遇了瓶颈。在风资源条件最好的“三北”地区,由于装机规模的快速增长,电源与电网建设速度不匹配等多重原因,局部地区消纳和送出出现困难。2010年以后,“三北”地区弃风、弃光问题开始显现,项目核准难度加大,经济效益出现下滑。

面对限电困局,风电产业开发重点开始向中、东、南部地区转移。与“三北”地区相比,内陆低风速、山区高海拔地区风资源条件、风电场建设条件相对较差。能否开拓新的风电市场,决定了风电产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008年底,全国首座山区高海拔风电场——华能云南大风坝4.8万千瓦风电场投产发电。2011年5月,全国首座大型内陆低风速风电场——龙源安徽来安20万千瓦风电场投产发电。这两座风电场的成功建设,对中国山区高海拔和内陆低风速省份的风能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大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随着风机制造产业技术升级,机组向大型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大叶片、高塔筒技术的应用,使得更大范围的风资源具备了可开发价值。“十二五”以来,安徽、江苏、山东、山西、湖北、湖南等低风速地区,云南、贵州、广西、陕西等山区,加上东南沿海地区,逐步取代“三北”地区成为风电开发的主战场。这些地区送出条件好、电价水平高,不限电或少限电,项目效益水平较高,保障了风电产业规模与效益的同步增长。

与此同时,风电产业开始进军海上。2009年9月,龙源如东海上(潮间带)试验风电场首批两台1500千瓦风力发电机组并网发电,实现全球潮间带风电零的突破。2010年9月,该风电场16台机组、3万千瓦全部投产发电,为8个厂家的9种机型提供了试验平台。同年6月,上海东海大桥1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投产发电。

海上风电施工技术也随之突破,龙源电力作为我国风电开发的先行者,这次再次成为引领者。通过学习和借鉴欧洲先进施工技术,及时改进施工工艺,龙源电力创新并成功掌握了大直径单桩基础等海上风电核心施工技术,大大提高了海上风电基础施工效率。同时,远景能源、上海电气、重庆海装等风机制造商分别研制出4000千瓦、5000千瓦等大容量机组。施工技术的进步和适用机型的推出,使海上风电规模化发展成为了可能。

“十三五”以来,我国海上风电产业规模化发展进程逐步加快。截至2017年底,我国海上风电投产容量达278万千瓦,仅次于英国和德国排在世界第三位。目前,江苏、福建、广东、山东、河北等沿海各省均制定了海上风电发展规划。到2020年底,预计中国海上风电装机将达到500万~600万千瓦,超额完成国家发展规划。

同样得益于设备制造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10年来光伏发电造价下降了90%。2018年,光伏组件价格降至2500~2800元/千瓦,大型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整体造价降至6000元/千瓦以下。近年来,光伏发电从青海、内蒙古、西藏等光照资源大省扩展到中、东部十多个省区。截至2017年底,我国投产集中式光伏10059万千瓦,分布式光伏2966万千瓦,实现了集中式与分散式并举发展。

结束语

改革开放40年间,可再生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为我国经济协调健康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可再生能源产业已经成为内蒙古、新疆、黑龙江、甘肃、青海等风、光资源大省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在拉动经济、就业和贡献税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可再生能源的替代作用日益显现。我国已对外庄严承诺,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2030年达到20%。2017年我国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5055亿千瓦时,占全国发电量的比重达到7.85%。清洁能源消费比重的持续增加,将继续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重大和历史性贡献。

预计未来一段时期,国家限制煤电、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不会改变。水电资源总量存在制约,开发成本也不断攀升;福岛核事故后,核电建设受到整体社会氛围制约,发展存在不确定性;生物质、潮汐、地热等发电形式由于资源、成本、技术限制等多方面原因,发展规模暂时不会有大的突破。风电是技术最成熟、发电效率最高的非水可再生能源,分散式风电是另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未来风电产业将是我国低碳发展的主力军。光伏发电开发成本下降较快,分布式光伏形式灵活,光伏发电在我国能源转型中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更加远期的未来,随着开发成本下降和储能技术成熟,可再生能源将由替代电源逐步转变为主力电源。乐观预计,在2030年左右,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将全面低于化石能源,届时清洁能源消费将成为人类完全自发的选择。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可再生能源查看更多>谢长军查看更多>风力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