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海上风电报道正文

“海上风电三峡”工程建设的先行者 ——谢长军记龙源江苏海上风电开发历程

2019-03-13 10:43来源:海上风电观察作者:谢长军关键词:谢长军江苏风电龙源电力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三) 提速海上示范风电场建设,助力国产海上风机研发制造,为大规模开发提供宝贵经验

在完成3.2万千瓦海上(潮间带)试验风电场建设并经过一年多的运行考验后,国家能源局和当地政府陆续批准龙源启动四个示范项目来推动近海风电场规模化和国产机组大型化工作。

如东海上(潮间带)15万千瓦示范项目。项目于2011年6月开工,安装17台华锐3兆瓦,21台西门子(上海电气)2.38兆瓦,20台金风2.5兆瓦风机。首次采用无过渡段单桩施工,打桩垂直度要求高,首次两根桩垂直度均超过设计标准,后重新设计抱桩器,才成功打下第一根单桩,以后逐步成熟。项目于2012年9月投产发电。

如东海上(潮间带)15万千瓦示范项目扩容(5万千瓦)。项目于2012年9月开工,安装金风20台改进型2.5兆瓦风机。部分机位水深超过5米,正常潮间带施工工艺已无法实施,首次采用支腿船基础打桩、风机吊装,工效大幅提高,仅用三个多月时间于2013年1月完成建设投产发电。

如东海上5万千瓦大型机组试验项目。项目于2012年7月开工,2014年11月竣工。安装2台海装5兆瓦,1台东汽6.5兆瓦,1台明阳6兆瓦,7台远景4兆瓦风机。机位离岸相对变远,水深变化对分体吊装影响很大,船舶住滩时间难于完成叶轮松钩,对移船和吊装设计编排要求极高。加上试验大机组调试时间长,给工程实施带来许多考验。

如东海上(潮间带)20万千瓦示范扩建项目。风电场中心离岸在20公里以内。2014年6月开工,2015年7月投产。安装25台远景4兆瓦,25台西门子(上海电气)4兆瓦风机。多数机位水深超过5米,处于沟槽边缘,水流急,标高变化大,施工难度进一步加大。首次采用浮态导管架打桩施工和单叶片吊装。

上述五个项目的成功建设,实现了龙源"小规模试验、中等规模示范"的前两步走目标。受到社会各界和媒体的高度关注。许多单位领导和公司同行来此考察参观,我们都热情接待,毫无保留介绍项目的关键技术要点。其目的是为促进整个行业快速发展,达到国家试验、示范项目的最终目的。中央电视台记者登船、登塔采访建设者们的事迹,在黄金时段播出。称张钢、李泽、高宏飚、张乐平等这些"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是与"月亮同行的人"。

1.webp (3).jpg

1.webp (4).jpg

试验、示范项目完成后,本应抓住机遇加快"大規模开发"以实施第三步走战略。但是,这时在集团公司出现了一些不同声音,认为"海上风电投资大、风险大,目前不宜搞的太多、太快,等成熟了再开发也不晚"。就这样本来起步早、已走在全国最前列的优势,而为此耽误了近二年时间。就是这两年内海上风电名不见经传的三峡、中广核等追了上来。好在龙源人有能力、有基础、有耐心更有耐力。调整战略,迎风砥砺前行。

2016年底,国电集团批准龙源同时开工两个海上项目,共计50万千瓦装机容量。因为前面艰难的付出和积累,这两个项目总体建设一路顺利。

大丰H12 20万千瓦国家特许权项目。安装80台金风2.5兆瓦风机。建设一座220千伏40万千伏安的海上升电站(已规划扩建20万千瓦),至岸边距离25公里,由于项目处于潮间带区域,大型浮吊无法进入,升压站按每个模块重500吨以内设计,实现分体吊装,这在国内外还是第一例。同时还创造了28.6公里220千伏海缆全程无接头全球仅有的先例。项目历时13个月,于2017年12月竣工投产发电(那时我已退休)。

海安蒋家沙30万千瓦项目。安装远景75台4兆瓦风机,建设一座220千伏海上升电站,至岸边距离25公里。项目于2018年6月竣工投产发电,历时19个月,是目前国内建设速度最快的30万千瓦等级的海上风电场。国内首次设计使用直升机平台,外走廊梯,全防火船用阻燃电缆等,提升了升压站安全、逃生等级。

截止2018年底,龙源在江苏海上风电投产容量接近118.2万千瓦,占全国海上风电装机总量31%以上。累计完成发电量74.15亿千瓦时,实现利税28.63亿元。2018年,龙源江苏海上公司是龙源区域公司中经营业绩最好的公司。据龙源江苏海上公司现任总经理王健介绍,目前公司还有1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已经核准。其中,射阳H2项目40万千瓦,计划今年年中开工,2020年底全部投产。大丰H4、H6两个项目各30万千瓦,计划今年年底开工,2021年底全部投产。如果顺利的话(主要是项目实施的外部环境允许),2021年龙源江苏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将突破200万千瓦。

(四) 锻炼队伍,培养人才,为龙源海上风电开发提供人才支撑

海上风电涉及领域多,专业复杂,尤其是海洋工程,龙源以前从沒有进入过这个领域。在成立筹建处时,我们从风电陆上公司和天生港公司抽调一批人员,专门从事海上风电建设,专业涉及土建、电气、化学、焊接、热控等。龙源当时要求海上公司不仅要依靠施工单位,还要在工程各个环节有人专门管理和介入,通过"用中学"以实战培养锻炼队伍。要造就一支懂技术、懂业务、善钻研的工程建设和运维管理的专门队伍。同时,也要为龙源其他地区开发海上风电提供人才储备。他们当中较为突出的有,时任总经理张钢、现任总经理王健、现任党委书记高宏飚、时任龙源振华海洋工程公司副总经理张乐平、韩建新等。后来龙源在福建启动海上风电项目时支援了高宏飚(曾任龙源福建公司党委书记)、陈强(现任龙源福建公司党委书记)等一批骨干。

1.webp (5).jpg

(五) 当前海上风电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是机遇和挑战并存。部分省份突击核准项目,势必造成国家将很快下调海上风电电价,对尚不十分成熟的海上风电发展带来影响。从目前看,适度降低电价是必要的,但幅度不宜太大、太快。

二是海上风电建设质量不容忽视。风机的可靠性、可用率十分关键,"大干快上"不应提倡,过分追求机组大型化是不合适宜的,当前的主力机型应该在4-6兆瓦左右,过大不符合当前国内实际情况。一种机型至少需要2-3年的稳定期和成熟期。做出一、二台样机就要批量生产,后果是可怕的。现场施工质量也至关重要,过去几年全国海上风电建设质量问题还是频繁发生,应引起业主和施工、设计单位的高度关注。龙源已实践了十年时间,至今在建设上也不敢懈怠。

三是海上风电场运维一直是个难题。目前看,由业主自行完成有许多困难,建议未来海上风电场的运维由主机厂按合同来承担,或由市场培养第三方来实行专业化管理。

四是要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地方政府要有远见,在风资源配置、风机的选择诸方面,要以有利于加快海上风电发展和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相协调为落脚点。"以投资换资源"是不可取的,也是短视的。像龙源在江苏海上已深耕十年,积累了许多成熟经验,理应在大规模开发中承担重任。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谢长军查看更多>江苏风电查看更多>龙源电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