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随着风电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化石能源的替代作用不断增强,2019年全年风电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5.6%,较去年同比增加0.3个百分点。以低速风机为代表的技术创新,以及生态友好的风电建设运维,更好地支撑能源转型和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我国陆上风电未来发展的两个着力点。尤其是在电力负荷较大、人口较为稠密、土地资源相对紧张的地区,如何更好地实现风电发展的生态友好尤为重要。
二、能源规划与土地生态功能保护、国土空间规划衔接性较差,政策波动或将影响风电平价发展
截至2019年,在国家层面以及地方层面,我国共出台了80多份相关文件规范风电建设运营,以期尽可能减少风电发展对地方生态环境的影响,体现出了我国在当前阶段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但纵观相关文件并结合与地方工作者的交流,可以发现,我国能源规划与土地生态功能保护、国土空间规划在实际工作层面的衔接性上还存在较大问题。一是部分地区出台缺乏科学依据的强制性政策限制风电发展。部分地区缺乏明确的土地生态功能保护和国土空间规划科学依据来界定风电禁止开发区域,出台了陆上风电全部停建、500米以上不能建设风电等“一刀切”的强制性政策,严重制约了当地陆上风电的发展,对地方实现可再生能源责任消纳权重目标、低碳发展和空气质量改善都造成了负面的影响。二是国家生态保护红线政策和林草政策波动导致部分地区已核准风电建设难、已建设项目接网难。在我国中东南部,红线政策和林草政策陆续出台,部分土地性质发生变化,导致政策出台前已核准项目难以开工建设、已建设项目的配套接入电网难以落地,已经成为风电开发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在这一难题之下,又分为不同的情况,如重新选址并审批耗时长、红线划定的准确性尚待加强、国有林场改制1耗时长等。政府在能源、环保和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层面衔接性较差,导致将合规选址的风险加在了企业身上,大大增加了风电项目前期成本,不利于风电平价发展。
德国和丹麦的审批流程与中国较为相似,均需通过政府或政府授权的相关部门审核后才允许建设,均需获得环境影响评估、土地准许、并网许可等多方意见后提交项目开发申请。两个国家的项目审批均对自然保护区、珍稀动物繁育地和迁徙路径、重要基础设施、人文历史古迹、水域和周边地区等设置了相应的要求和限制,并以法案的形式明确了基本原则和底线要求。其中,由于德国森林覆盖率较高,为了平衡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环境要求,允许当地州政府根据本州森林资源和珍稀情况,差异性地制定针对森林覆盖区域风电项目开发的限制条件。丹麦于2013年协调能源署、环境保护署、自然资源署、大电网运营商、商务署等与风电开发有关的事业服务单位共同设立了网络平台(WindInfo. www.vindinfo.dk),来汇集风电开发条件的相关信息供普通市民、地区政府和风电开发企业使用。而德国则通过设置正负面清单的方式,提供在规避环境等风险因素的同时实现较为便捷的风电开发选址,各州政府和市政府则通过进一步明确其行政区域内的规划对正负面清单的区域进行细分和设定鼓励开发风电的区域范围。通过在法律中稳定且明确的开发约束要求、前置的涵盖多领域的统一审批标准、信息透明的平台服务和因地制宜的开发条件设计保障了低风险的风电投资和开发选址。
三、部分风电相关生态环境影响仍然缺乏科学研究支撑
近几年,风电运营对鸟类的影响被广泛关注,安徽、湖南等省份也下发文件,要求新建风电要避开鸟类迁徙路径。然而,风电对鸟类产生影响(占用栖息地、叶片撞击、局地气候、低频噪声等)的机制、鸟类迁徙的时空分布、以及如何科学地避免风机对鸟类的影响(转换运营方式、重新选址等)等内容还缺乏科学研究支撑,导致风电开发商执行政策“心有余而力不足”,缺乏明确且可操作的方法避开鸟类迁徙路径。
与鸟类问题类似,如何在风电建设运营阶段避免其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也缺乏科学支撑。目前,大多数政策决策者与风电开发商都是从景观层面对风电运营开发进行要求,但是保护生态环境并不是从视觉上看起来“绿了”“美了”这么简单,更应该是从整个生态系统的层面对风机周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
大规模风电发展还会对局地气候产生影响,例如对局地降水和气温等因素产生影响,从而间接对局地的各类物种产生影响。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气候、地形地貌和物种分布均有较大差异,在不同地区大规模风电发展带来的局地气候影响也会有较大差异。因此,需要科学研究来明确各地区大规模风电发展对局地气候的影响,以期同时实现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目标。
能源规划与能源相关生态环境影响研究仍然存在脱节现象。目前空间层面的能源规划布局研究,较少纳入对土地生态环境约束的考量,能源研究者与生态环境研究者缺乏有效的合作交流框架与合作机制。如何鼓励专业的生态环境研究机构参与能源规划,也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四、缺乏统一、明确具有科学支撑的生态修复规范
据国家深化“放管服”改革等要求,目前风电开发建设的审批权限已下放至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部分省进一步将其下放至县市一级,而国家能源局对全国新增规模进行总量控制,风电行业管理的责任主体已下沉至地方能源主管部门。国家能源局发布《国家能源局关于2018年度风电建设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以及《风电项目竞争配置指导方案(试行)》,要求各省在集中式风电开发时需通过竞争性配置获得风电项目。各省依据《通知》要求也分别制定了相应的方案。但总体来说,目前的风电项目管理主要体现在新增项目的开发审批阶段,对各地后续的工程验收、项目运营缺乏关注和相应的机制设计。
从生态友好的角度来看,在风电开发和运营流程中环境和生态保护主要体现在项目核准时,环保部门出具环境影响评价意见和土地部门出具用地审核意见,然而对工程开发和后续运维的质量管控,缺乏明确或量化的要求。以项目开发的生态修复为例,目前只有辽宁出台了明确的《风力发电场生态保护及恢复技术规范》,部分地区出台了针对水土保持和复绿的导则规范,如浙江、安徽等,但是导则规范内容仅限于复绿指标,与生态修复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尤其对于存在较多湿地和丘陵的中东南部地区,针对各种地貌和环境类型的修复指标并未明确。部分项目开发过程中,存在为了发展地方经济、促进当地风电产业链条发展而降低质量要求采购当地零部件的现象,导致风机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存在由于风机损毁而再次影响生态环境的风险。
五、政策建议
一是理性看待风电建设运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风电在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减缓大气污染方面的贡献是巨大的。因此,不应夸大风电建设运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而应正面应对,采用技术手段与政策约束引导风电建设运营同时实现低碳、减排和生态友好。
二是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国际经验显示,服务型政府统筹各部门相关数据,提供规避各类生态环境风险的地理信息平台给风电开发商,有助于降低风电选址风险与选址成本。在我国,目前正在进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的工作,这给能源选址地理信息平台的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和数据支持。我国能源主管部门应研究制定能源选址地理信息平台相关技术规范,引导地方政府结合“一张图”建立能源选址平台,帮助地方风电开发商降低选址成本,以助力风电平价上网。
三是加强风电相关环境影响的科学研究。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科技部基金等基金项目支持,尽快开展相关研究,以明确风电对鸟类的影响机制、鸟类迁徙的时空分布、减少对鸟类影响的风电技术发展路径等关键议题。与此同时,也需要对不同地区大规模风电发展带来的局地气候影响差异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应鼓励专业化生态研究机构与能源研究机构展开跨学科研究,加强能源规划环境约束的科学性基础。
四是制定明确修复规范,明确企业责任,设置专项资金。首先,应在国家层面制定统一的生态修复技术规范要求,针对各种土地类型以及生态保护的优先级,制定不同强度的修复规范。同时,通过培训提升各地政府的行业管理水平,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第二,需明确地方政府和开发企业的主体责任,同步推进风电开发运行和生态环境修复,将恢复和调节生态贯穿到风电开发建设运行的各个环节。第三,加强资金投入。一方面建议国家投入专项资金针对生态友好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各个环节的技术和机制支撑进行研究,并设立试点示范,提升行业生态友好开发的经验积累和观点认同;另一方面,建议各地在竞争性配置环节加强风电开发中生态修复和项目环境友好的指标,引导企业实现风电项目开发的生态友好。
1.部分已核准项目选址位于国有林场内,国有林场改制后该林场的性质将会决定风电项目是否可以在原址上开工建设。
原文首发于《电力决策与舆情参考》2020年4月3日第13、14期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奋斗之姿,迈步新程。中国大唐系统各企业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奋战首季“满堂红”,电量、利润等各项经营指标稳步向好,一起查收这份滚烫的“春日答卷”。托克托发电公司安全生产态势持续向好,利润同比大幅增长,新能源二期15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以及10万千瓦厂用绿电替代项目成功获批,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辽宁省发改委发布《辽宁省2025年第二批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方案(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显示,辽宁省2025年第二批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规模1060万千瓦,其中风电760万千瓦,光伏发电300万千瓦,全部用于支持无补贴风电光伏项目建设。1060万千瓦建设规模分解下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期,大业股份发布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山东大业新能源有限公司拟与上海睿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署《诸城大业200MW风电项目EPC总承包合同》。根据公告,该合同的总承包范围包括设计、施工、采购等,合同价格为11.6亿元,税前金额为10.47亿元,税金为1.13亿元。合同工期为268天,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17日,辽宁省发改委公布《辽宁省2025年第一批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方案》。根据《方案》,辽宁省2025年第一批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规模700万千瓦,其中风电200万千瓦,全部用于支持无补贴风电光伏项目建设。700万千瓦规模分解下放到沈阳市(100万千瓦风电),朝阳市(100万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16日,藤县宁康二期风电项目开工仪式在平福乡寻村隆重举行。据了解,国能藤县宁康风电二期项目位于广西梧州市藤县东荣镇、平福乡,该项目与东黎风电场共用一座220kV升压站,新建主变规模1X150MVA,拟安装23台风力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50MW。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加快推进平福乡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14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印发通知,华电内蒙古新能源公司获得50万千瓦绿色供电项目建设指标。该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新区,规划新能源装机总容量为50万千瓦。其中,20万千瓦绿色供电项目配置风电15万千瓦、光伏5万千瓦,并配套建设储能设施,储能容量为新
1、275MW!3个分散式风电项目获核准!4月2日,宝鹰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旦华复能(珠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莒南沂唐新能源有限公司、莒南唐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分别收到临沂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签发的风电项目核准批复文件。根据公告,具体项目包括莒南沂唐135MW分散式风电项目、莒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期,云南省发布2025年度省级重大项目清单和“重中之重”项目清单。重大风电项目18个,装机总量2782MW;其中包含“重中之重”风电项目3个,装机总量1010MW。具体项目清单如下: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10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市级重点项目实施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中指出,2025年重庆市重点项目包括开工、在建、完工、储备“四个一批”项目。其中:开工、在建、完工项目共1252个,总投资约3.2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800亿元;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山东铁投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路征远,注册资本100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含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风电场相关系统研发、生物质燃料加工、工程管理服务、储能技术服务、卫星技术综合应用系统集成、互联网数据服务等,由山东铁路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宁河分局发布《(宁河区)天津清之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津规资(宁)罚〔2025〕001号》和《(宁河区)天津京河新能源有限公司津规资(宁)罚〔2025〕002号》处罚通报,通报内容如下:1、天津清之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为华润电力旗下公司)违法行
4月21日,山东省能源局印发山东省2025年新能源高水平消纳行动方案。文件明确,2025年,完成煤电灵活性改造2000万千瓦左右,建成新型储能300万千瓦,全省新能源利用率保持较高水平。重点任务方面,新能源结构优化行动:1.加快发展风电。快速提升风电装机规模,减少电力系统调节压力。海上风电建成华能半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1日,山东省能源局发布山东省2025年新能源高水平消纳行动方案。文件明确,2025年,完成煤电灵活性改造2000万千瓦左右,建成新型储能300万千瓦,全省新能源利用率保持较高水平。文件提出,大力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支持采用就地就近消纳、绿电交易、虚拟电厂、分布式自发自用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18,辽宁华电丹东东港一期10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风电机组及塔架附属设备采购招标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中车株洲所预中标,中标价格为32.26亿元。4月15日,河北建投祥云岛25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含塔筒)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三一重能预中标,中标价格
1、中广核500MW风电项目电气风电、金风科技预中标!4月11日,中广核新能源贵州龙里元宝100MW陆上风电项目、中广核新能源新疆华建天恒(新疆)传动有限公司200MW陆上风电项目及中广核新能源贵州龙里县谷龙100MW一期、龙庆100MW一期陆上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采购项目开标,三个项目总计装机容量500MW。其
近日,中电建南方、华东新华、青岛城投、广东建晟、水发绿色多个新能源岗位招聘,北极星整理如下:中电建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电建新能源集团)成立于2021年12月,是大型央企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电建)的重要子企业,主要从事以新能源为主的清洁低碳能源项目的投资开发和运
4月17日,百色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百色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报告指出,2025年加快培育壮大四大主导产业。全力推进2023—2024年获得新能源指标的69个新能源开发项目、新能源装备制造项目尽快开工建设,推动乐业逻西风电场等17个项
我国的风电产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一场围绕叶片长度的“军备竞赛”。近年来,风电叶片长度不断突破纪录,百米级的叶片不断更新迭代,一次次刷新人们的认知。叶片长度不断刷新2024年1月,三一重能131米陆上风电叶片在巴彦淖尔零碳数智产业园成功下线,刷新当时全球最长陆上风电叶片纪录。2024年9月,
深化绿色能源国际合作的机遇、问题与对策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贾君君史若涵吴华清(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一、深化绿色能源国际合作的机遇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目标倍增,资源禀赋高的地区投资不足,为绿色能源合作打开了空间。我国在绿色能源产品上的比较优势,为深化国际合作奠定了基础。(一)
上周,德国候任总理弗里德里希·默茨(FriedrichMerz)领导的基民盟/基社盟(CDU/CSU)与社民党(SPD)达成联合执政协议,标志着德国能源转型(Energiewende)从绿党主导的“激进脱碳”转向“平衡务实”的新阶段。在执政协议中,气候能源政策以“技术中立、市场导向”为核心,在坚守2045年气候中和目标
近日,中广核新能源贵州龙里元宝100MW陆上风电项目、贵州龙里县谷龙100MW一期、龙庆100MW一期陆上风电项目公开招标结果公告。电气风电成功中标该项目,将为其提供48台陆上卓越平台机组。电气风电与中广核已有十余年的合作历史,有着深厚的合作基础,是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这也是继电气风电在2025年成
记者4月15日从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获悉,随着220千伏浦北壮岭风电场工程项目12号风机顺利并入广西主电网,广西发电装机容量突破1亿千瓦大关,达1.00004亿千瓦。所有电源类型中,新能源装机规模达4523.8万千瓦,占比45.7%。广西电网电力大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广西新能源装机年均增速超41%,逐步
4月21日,山东省能源局印发山东省2025年新能源高水平消纳行动方案。文件明确,2025年,完成煤电灵活性改造2000万千瓦左右,建成新型储能300万千瓦,全省新能源利用率保持较高水平。重点任务方面,新能源结构优化行动:1.加快发展风电。快速提升风电装机规模,减少电力系统调节压力。海上风电建成华能半
“十四五”期间,我国光伏投资开发狂飙突进。2021-2024四年时间里,光伏新增装机规模达到636.33GW,是此前十数年累计装机规模的2.5倍。在装机规模大幅攀升的同时,光伏投资商阵营也出现多轮转换,从2024年各企业风光装机数据中,可以看到哪些新变化?最新装机数据五大发电集团曾是光伏项目开发主力,尤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1日,山东省能源局发布山东省2025年新能源高水平消纳行动方案。文件明确,2025年,完成煤电灵活性改造2000万千瓦左右,建成新型储能300万千瓦,全省新能源利用率保持较高水平。文件提出,大力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支持采用就地就近消纳、绿电交易、虚拟电厂、分布式自发自用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21日,中国电建发布2025年1月至3月主要经营情况公告。根据公告,中国电建在2025年第一季度新签合同金额总计2993.23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9.60%。具体到业务类型,能源电力业务新签项目1550个,金额1802.12亿元,同比下降9.33%。水电业务新签项目319个,金额347.59亿元,同比增长20
2025年4月18日,南瑞继保成套供货的世界最大容量高压直挂构网型储能系统在青海宝库储能电站一次性通过近端离网和并网两项人工短路试验。这次试验由西北网调指导,国网青海电力公司和中国电科院等多个单位见证,是世界首个针对高压直挂构网型储能开展的人工短路测试。两项试验中全部高压直挂储能系统在
文/赵云灏作者供职于华北电力大学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研究院崔正湃姚冬作者供职于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推动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成为完善全国电力统一大市场,支撑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2024年7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绿色电力交易专章》(发改能源〔2024
4月21日,华润盐城射阳北区H2#4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项目、华润盐城响水H3-2#30万千瓦项目可行性研究和前期相关专题咨询技术服务中标结果公布。公告显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成功中标华润盐城射阳北区H2#4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项目,中标价格为64180000.00元。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
4月18日,辽宁华电丹东东港一期1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EPC总承包招标。公告显示,辽宁华电丹东东港一期1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位于辽宁省丹东东港市南面海域,DD2场址北部,涉海面积为95km2,离岸平均距离约为50km,水深位于30m~38m之间。本期规划装机容量100万kW,拟设计安装84台单机容量为12MW的WTG260
不久前,沙尘天气蔓延影响了中国的大部分区域,多地发布了重度污染预警,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中国是全球土地沙化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西北地区作为中国沙漠分布的主要区域,在广袤无垠的金黄沙漠中,严峻的沙化形势使得防沙治沙工作成为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的首要任务。作为生态防治的创新
企查查APP显示,4月11日,明阳天成智慧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张瑞,注册资本5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新材料技术研发;机械电气设备销售;储能技术服务;风力发电技术服务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明阳智能全资持股。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21日,粤电力A公告,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累计完成合并报表口径发电量252.92亿千瓦时,同比减少10.32%;其中煤电完成180.53亿千瓦时,同比减少15.71%,气电完成47.8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49%,风电完成13.36亿千瓦时,同比减少9.79%,光伏完成8.82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11.00%,水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