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核能在西方由盛至衰
在美国,核能发展比欧盟更早地进入了幻想破灭的时期。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是美国核能发展的黄金时期,当时在美国,许多人预期从80年代中期起,轻水反应堆装机容量每年将增加5,000万千瓦;到80年代中期,液态金属快中子增殖堆(liquid metal fast breeder reactor, LMFBR,简称快堆)将投入商业运行,而到1995年前后,快堆装机容量增量也会达到5,000万千瓦/年。到1990年,核电将把火电赶尽杀绝。但是,事实上,1978年之后美国国内就基本上没有出现过新的核电项目,且没有一个商业快堆投运。
美国核电的不景气在世界上不是个案。根据BP数据,2019年世界核电发电量为2,796太瓦时,低于2006年2,803太瓦时的历史峰值。具体到地区,在美国核电萎靡不振的同时,欧洲和日本核电明显衰落。
欧盟国家核电峰值出现在2004年,当年的核电发电量是1,009太瓦时,到2019年,已经下降到822太瓦时,降幅达到18%。其中,德国原本是欧洲核电强国之一。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后,德国政府宣布将逐渐放弃核电。之后至今,德国政府的这一立场没有发生变化。1998年,日本核电发电量为326太瓦时,到2019年,已经下降到65.6太瓦时,降幅达到80%。实际上,在2014年,日本境内的核电机组更是全部关闭,核电发电量为零。
1965-2019年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核电发电量(单位:太瓦时)
Source: 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2020
核能发展受困于经济和安全制约
当然,我们会说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与核电有很大不同。核电对人类的安全威胁是大范围和长期的;从历史上和现实中看,核电与核武器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核电发展还有核废料处理的棘手问题需要解决,高放射性核废料不但放射性水平极高,而且其半衰期可以高达几万到几十万年之久,所以核废料的处理问题是悬在核电发展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核能发展的另一个关键障碍是经济问题。核能业无法用经济可行的办法解决民众对核电安全的担忧。
如果核电站只实行较低的安全标准,或者它们所在的国家对核电站只提出较低的安全要求,虽然会减少核电站的建设成本,并缩短核电站的建设周期,但是会引发民众更多的安全疑虑。反过来,如果政府对核电站提出很高的安全要求,核电站被要求通过安装多重安全壳和堆芯熔化紧急处理系统(比如堆芯熔融物捕集器和堆芯冷却系统)来把发生核事故的概率降低至极致,建造和维护成本会大幅增加,核电站建造工期也会延长。工期的延长、安全成本的上升会导致核电站造价总成本的上升,而总成本的上升一方面会让核电在与火电甚至可再生电力的经济性比拼中越来越处于劣势(这是实际发生的情况),另一方面会让核电项目在资本市场上失宠,而融资困难无疑将放缓核电发展的步伐。
在几次主要的核事故之后,美国、日本和欧洲国家的政府出于挥之不去的安全担忧,要么像德国等国家一样,加快让境内现有核电站退役并停止批准建设任何新的核电站,要么像美国等国家一样对核电站提出了更加严苛的安全要求,结果也“杀死”了绝大多数核电发展计划。
风光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可能会受困于经济性太差,或者引发社会矛盾,但至少它们不可能会导致大范围、严重和可能长达上万年的安全威胁。
“前浪”对“后浪”的启示
20世纪80年代之前,世界曾经出现过一轮发展低碳能源的热潮,核电站是当时推动能源转型的主力军。如今,从推进低碳发展、加强气候治理的强大动机出发,全球正在再次戮力发展低碳能源。那么,“前浪”可以对“后浪”说些什么呢?
第一,能源转型从来不是线性发展的,能源转型的道路从来不是、今后也不可能会是一帆风顺的,相反,它随时可能出现转折。
第二,在任何一个国家(不论它是大政府、小社会的国家,还是小政府、大社会的国家)里,决定能源转型最终命运的因素是公众接受程度。在不受到强制的情况下,普通民众会综合考虑经济性、便利性和安全这三方面因素,来决定自己是否接受新的能源产品。比如,在买电动汽车或者燃油汽车时,如果不受到限购、限行、补贴等政策的影响,理性的消费者通常会综合考虑购车成本、用车成本、续航里程、安全性、驾车感受等因素,来决定选择哪一类车,以及哪一款车。
第三,“新能源”当自强。从长远看,新的能源产品必须真正具有竞争力,才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而能源转型才能成功。政府补贴和强制政策或许能起到比较重要的“第一推动”的作用,但无法长期“照顾”新的能源系统。推动能源替代与转型的两个关键因素是新能源相关技术和装备的先进程度,这个先进程度不仅是和新能源的过去相比,更是和“老能源”相比。
最后,目前这一轮能源转型的过程一定会比较缓慢,至少要耗费几十年,一个关键原因是它需要重塑人们的价值观。
回顾历史,过去历次能源转型不涉及重塑价值观的问题。长期以来,人们认为便宜、高效的能源是好能源,相反昂贵、低效的能源是坏能源。历史上用煤炭代替木炭、用石油消费替代煤炭消费的能源转型都满足了人们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心理。
但是,这一次能源转型不一样,因为用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似乎并不符合人们对效用最大化的本能追求。比如,燃煤发电把煤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单台装机容量可以达到100万千瓦,且可以持续和稳定地运行很长时间。相反,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的装机容量通常较小,全场加起来也难以达到100万千瓦;而且,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风光电的稳定性较差,导致它们的负荷因子远远比不上燃煤发电等火电。目前,全世界光伏发电的负荷因子平均值只有20%,风电略高,为25%左右。
我们姑且不论风电和光伏发电是否取得了与煤电相比的价格优势,单单它们的效率低、稳定性差这一点,就显然不符合人们对高效的偏爱。众所周知,和传统电力相比,可再生电力的优势在于它们低碳、无污染,这些当然是可贵的。但是,民众在激赏它们环保好处的同时,也要让自己接受它们的相对低效和不稳定。不难想象,这难免涉及到社会心理的挣扎和斗争。
另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是燃油车和电动汽车之间的比较。买车时,消费者同样会追求效用最大化,其内容比较复杂,主要有价格便宜、便利和安全,等等。100多年前,即在20世纪初,燃油汽车和电动汽车差不多同时出现,并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较量。较量的结果是燃油汽车大获全胜,电动汽车完全被扫出了市场。回顾当时的竞争,燃油汽车之所以横扫整个市场,最厉害的杀招是便宜。
1901年,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顿附近发现巨型的纺锤顶(Spindletop)大油田,之后美国原油产量急剧增长,油价大幅下跌,这让燃油汽车的动力价格明显下降。借助这一非常有利的因素,再加上福特公司用流水线作业法大量生产其标志性的“T-model”燃油汽车,使燃油汽车的造价快速下跌。燃油汽车明显的购买和使用成本优势让它的胜出变得毫无悬念。在那次“世纪之战”中,燃油汽车和电动汽车这两条路线之间的竞争胜负已定。
如今,电动汽车打着低碳、环保的旗号再次回到战场,实际上不符合人们对效用最大化的本能追求。因此,不论在美国、欧盟、韩国还是在中国,政府都需要采取经济手段(比如提供补贴或者税收抵扣)和行政手段(包括提高针对车辆的碳减排或燃油经济性要求,在车道使用、停车等方面对燃油车辆实施歧视性政策,甚至提出禁止销售燃油车辆的计划以影响消费者的预期,等等),以推动电动汽车发展,让电动汽车尽快在燃油汽车筑的城墙上挖开一个窟窿,并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
化石能源之所以被称为“传统能源”,是因为围绕化石能源已经形成成熟的产业链和价值链。而风光电等被称为“新能源”,则必然意味着它们要顶着来自“守军”的如雨炮石,努力在城墙上凿孔。当然,世上任何的“挖墙脚”,都不是那么容易的。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一家工厂有一个长期的供货商,它的机器装备已经完全适应了该供货商提供的原材料。现在另一个供货商要挖老供货商的墙角,但是它提供的原材料和老供货商的不一样。那么,后来者成功的一个前提是工厂愿意为了它改换其生产系统。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综上,关于能源转型的勇气和决心当然可嘉,但是我们需要保有足够的耐心。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5年4月10日至12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召开。本届展会以“数智赋能产业变革储能重塑能源格局”为主题,汇聚全球800余家行业领军企业,展览规模突破20万平方米,成为储能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年度盛会。飞毛腿能源科技携多款创新产品参展,与行业同仁
近年来,随着全球电动汽车(EV)保有量的持续增加,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压力日益凸显。传统充电站依赖电网供电,面临用电高峰期电力紧张、扩容成本高、新能源消纳能力不足等问题。在此背景下,“光储充”一体化技术应运而生,通过“光伏发电+储能调节+智能充电”,成为调节电网稳定性的有效途径,并逐渐
虚拟电厂近年来已成为能源转型的焦点,各类主体围绕顶层设计、市场模式、应用落地方面加快探索。政策方面,国家层面近一年来出台的电力需求侧管理、电力市场、配电网发展、新型主体发展等相关政策中均有条款提及虚拟电厂,涵盖其发展方向、功能作用、参与市场方式等多个方面;山西、宁夏、上海、广东等
日前,研究机构彭博新能源财经公司(BNEF)指出,到2035年,澳大利亚部署公用事业规模电池储能系统装机容量可能会增加8倍,从2024年的2.3GW增长到18GW。根据BNEF发布的《2025年澳大利亚储能更新》报告,澳大利亚正处于部署大型电池储能系统的热潮之中,这一趋势受到电力市场波动、政府支持性政策和燃煤
我国新能源经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辅助电源成为主体电源,已经由培育成长期向发展壮大期转变。1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简称“136号文”),明确提出推动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面由市场形
今年一季度南方电网经营区域绿证绿电交易规模达1289亿千瓦时,同比实现爆发式增长,交易总量已超越前两年之和,跨省交易占比高达81%,单独绿证交易规模占全国75%,绿色资源全国范围优化配置特征凸显。规模跃升凸显绿色消费升级。广州电力交易中心最新数据显示,3月单月交易量飙升至829亿千瓦时,参与主
4月8日,世界首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量子电流传感器在昆柳龙直流工程柳州换流站投入运行超过72小时,标志着我国电力领域首个量子传感技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取得重大突破。依托量子特性,这套传感器可以在-40摄氏度至+85摄氏度极端环境下,实现从毫安级到10千安级的超宽量程覆盖,成功将量子精密测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也是能源转型变革的关键时期。近期,华北能源监管局认真贯彻全国能源监管工作会议精神,发挥好派出机构能源监管作用,主动谋划开展能源发展重大问题研究,促进“十五五”能源规划编制工作。一是发挥好派出机构的职责定位,组织重大问题
2025年4月10日至12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在北京盛大举行。贝肯新能源有限公司作为全球高性能飞轮储能解决方案的领导者,在此次展会上大放异彩,圆满完成参展活动,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力。企业实力彰显,聚焦储能前沿贝肯新能源是一家全球化科技型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一直致力于先进飞轮储能
在储能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构网型储能更是以其卓越的性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作为全球领先的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科华数能凭借深厚的技术底蕴和创新精神,在构网型储能的探索之路上,为储能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4月11日,在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分论坛活动中,科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时代号角声中,国家“双碳”战略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奋进蓝图正徐徐展开。作为全球综合性能源企业的领航者,国家能源集团以“无废集团”建设试点为笔墨,在这幅壮阔画卷上挥毫泼墨,书写着能源行业绿色转型的崭新篇章。一年来,从黄土高原到东海之滨,从井下采掘到云端数据,
4月15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654家“科改企业”名单,详情如下:“科改企业”名单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1.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中核第七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3.中国同辐股份有限公司4.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5.中核能源科技有限公司6.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7.中国
数据中心正在寻找传统电网之外的电力来源,以满足支持先进人工智能所需的电力需求。尽管引入了新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但现有的电网基础设施仍难以跟上多个领域急剧上升的需求,尤其是数据中心对电力需求增长迅速。当前的电网无法承载这种扩张的规模和速度。仅是审批新的大型输电项目和并网就可能耗时长达
4月11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温枢刚在集团公司总部会见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一行。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张涛、李启钊,国际原子能机构副总干事刘华参加会见。温枢刚对格罗西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感谢国际原子能机构给予中国华能的支持和帮助,并简要介绍了华能生产经营
4月11日,中国中原召开干部大会,宣布集团公司党组关于中国中原领导班子调整的有关决定。集团公司董事、党组副书记刘建平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中原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永革主持会议。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副主任孙占辉宣读了任免决定:推荐毛亚蔚任中国中原对外工程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王
AI的能源悖论——是“耗电巨兽”还是“转型利器”?过去两年,ChatGPT和DeepSeek的爆火让全球见证了人工智能(AI)的颠覆性潜力。但鲜少有人意识到,每一次AI对话、视频生成或自动驾驶的背后,都是海量电力在支撑。国际能源署(IEA)最新发布的《能源与人工智能》特别报告首次全面揭示:AI既是能源消耗
近日,我国最大核能供热商用示范工程——国家电投“暖核一号”完成第六个供暖季任务,有力保障了山东烟台、威海城区40万居民清洁温暖过冬。从2019年首次投运以来,“暖核一号”供热能力不断提升,清洁效益不断放大,关键技术不断突破。本供暖季,“暖核一号”供热能力进一步增强,总供热面积近1300万平
4月9日,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单忠德在京会见来访的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拉斐尔·马里亚诺·格罗西,双方签署有关合作文件,并就进一步深化和平利用核能领域技术创新、应用推广和人才培养等合作,共同推动原子造福全球南方进行深入交流。单忠德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三大全球
4月10日,电投产融发布公告称,公司于近日获得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批复,原则同意公司本次重大资产置换及配套融资方案。此次交易涉及将公司持有的国家电投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100%股权置出,与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及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合计持有的国电投核能有限公司100%股权进行置
尽管2024年全球煤炭使用量达到了新的高度,但比特币挖矿已逐渐摆脱煤炭这一能源来源。在过去13年间,比特币挖矿中碳氢化合物燃料的使用量急剧下降,其中煤炭能源的使用量显著减少。尽管比特币挖矿的煤炭能源消耗据报每年平均下降8%,但全球煤炭消耗量却在上升。据总部位于巴黎的国际能源署(IEA)介绍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8日,中核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发布有关于高温气冷堆耦合光伏电解制氢项目中光伏电解水制氢研究采购公告。根据中核能源“揭榜挂帅”项目《高温气冷堆供热项目与光伏电解制氢项目耦合发展》项目的研究任务要求,针对光伏电解水制氢应用技术和需求,拟采购《高温气冷堆耦合光伏电解制氢
中核集团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信心坚定,切实履行实际控制人职责,“一企一策”制定年度市值管理方案,全力支持控股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近年来,中核集团高度重视市值管理,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专项行动取得较好成效,控股上市公司多次取得中国证券“金紫荆奖”。2022年以来,中核集团积极推动优质资产注入
4月15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654家“科改企业”名单,详情如下:“科改企业”名单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1.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中核第七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3.中国同辐股份有限公司4.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5.中核能源科技有限公司6.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7.中国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意见》要求,分品种、有节奏推进各类电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稳妥有序推动电能量价格、容量价格和辅助服务价格由市场形成,探索建立促进改革平稳推进的配套制度。截至2024年底,包括风电、太阳能发电以及生物质发电在内的中
日前,研究机构彭博新能源财经公司(BNEF)指出,到2035年,澳大利亚部署公用事业规模电池储能系统装机容量可能会增加8倍,从2024年的2.3GW增长到18GW。根据BNEF发布的《2025年澳大利亚储能更新》报告,澳大利亚正处于部署大型电池储能系统的热潮之中,这一趋势受到电力市场波动、政府支持性政策和燃煤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14日,中共海南省委办公厅、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的意见》。意见提出:实施再造一个“海上海南”战略。推动出台海南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围绕重点领域建设产业创新平台,培育壮大深海油气、海洋新能源、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
“核电巨无霸”系列这次迎来新的重量级成员,来自陆丰核电的百吨“钢锅”。4月9日7时56分,中广核广东陆丰核电项目1号机组首个大型模块钢制安全壳(CV)底封头精准吊装就位,这个钢制底封头可不简单,吊装总重量约843吨,封头呈半球状,高11.4米,最大内径39.6米,是守护核岛的关键“盾牌”,想知道这
在电力行业,我国长期面临着“卡脖子”的困境。关键设备与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严重制约着我国电力产业的自主发展。作为电力装备领域"国家队",西安西电开关电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开电气”)以使命担当,大力投入研发,成功研制出一系列大国重器,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为我国电力行业的独立自主发展开
4月14日,中共海南省委办公厅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的意见,文件指出,大力发展绿色新能源。积极发展海上风电、光伏、核电等清洁能源,因地制宜开发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新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化石能源。培育发展电力储能,建设智能电网和“虚拟电厂”,推进新型
4月11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温枢刚在集团公司总部会见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一行。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张涛、李启钊,国际原子能机构副总干事刘华参加会见。温枢刚对格罗西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感谢国际原子能机构给予中国华能的支持和帮助,并简要介绍了华能生产经营
4月10日14时48分,华能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工程项目3号机组冷态性能试验圆满成功,一回路压力边界完整、密封良好,标志着核电机组由安装阶段全面转入调试阶段,为机组后续的热试、反应堆装料及并网发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冷态性能试验,俗称“冷试”,是核电站工程建设的重要里程碑节点之一,主要目的是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中共海南省委办公厅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的意见,大力发展绿色新能源。积极发展海上风电、光伏、核电等清洁能源,因地制宜开发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新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化石能源。培育发展电力储能,建设智能电网和“虚拟电厂”,推进新型电
北极星将长峡电能、浙江新能、通威太阳能、广东电力新疆、扬州阿特斯招聘合集整理见下:长峡电能(安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经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批准,由三峡电能有限公司、安徽巢湖经济开发区诚信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肥中祥电力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共同出资成立的混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