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煤电企业何时走出“成本危机”

2005-04-14 00:00关键词:煤电企业电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电力供应紧缺并没有给发电企业带来“佳音”,居高不下的电煤、燃油、运输价格,甚至使一些电厂亏损。2004年,全国第一家因厂网分离而诞生的发电企业粤电集团,发电量同比增长6.83%,利润总额却减少23.37亿元。为缓解“煤电之争”,发展改革委近日出台上网电价、输配电价、销售电价的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将此前曾经试行的煤电联动方案条例化。但专家认为,该规定是缓解当前煤电之争异常激烈的一种权宜之计,要提防随后可能出现的螺旋式涨价。 

    此前,国家根据2001年的煤炭价格基础制定了上网电价,一直未作大幅度调整,而煤炭的价格却由于全国用电紧缺、市场需求旺盛而大幅上扬。粤电集团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刘谦说:“目前的电力体制如再不深入改革,一些发电企业可能会走到生死存亡的边缘。” 

    广东省粤电集团是2001年电力体制改革后、我国第一家因厂网分离而诞生的发电企业,2003年度被评为中国500强企业之一。粤电集团是广东省属最大的国有发电企业,总资产达869.63亿元,其发电量占广东市场的1/3。面临飞涨的煤价,实力强劲的粤电集团,也开始陷入经营困惑。在一次能源匮乏的广东,煤炭紧张程度尤为激烈。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2005年全省耗用煤炭8500万吨,其中九成以上需要靠省外调进。由于湖南、福建、贵州等省为确保本省电煤供应,广州港煤炭市场供不应求,从2003年四季度的330元/吨,上涨到2004年二季度的620元/吨,价格涨幅达88%。由于燃料价格上涨,粤电集团部分火电厂发电成本已接近甚至超过其上网电价,出现“发电愈多、损失愈烈”的局面。旗下的韶关电厂上网电价为280.11元/千千瓦,发电单位成本却高于上网电价,达382.93元/千千瓦时。据统计,粤电集团当年共增加燃料成本23.42亿元。同时,煤炭质量的下降给电力企业雪上加霜。据粤电集团透露,由于电煤严重紧缺,不法商贩乘机图利,甚至出现了原料掺假的情况,所购煤炭中石头和泥沙的成分有时高达30%。煤炭杂质增多导致机组发电煤耗上涨,不但增加了生产成本,还严重损害了设备。 

    在“市场煤、计划电“的关系没有理清之前,环保发电也成了发电企业的另一个“紧箍咒”。2003年至2010年,粤电集团计划投入脱硫资金65亿元,但由于脱硫电价没有落实,目前投入的成本无法收回,环保发电也将面临“无米之炊”。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煤电是广东省的主要供电方式。资料显示,2004年广东全省发电2120.14亿千瓦时,其中煤电高达1692.75亿千瓦时,同比2003年增长17.95%。而煤炭脱硫除尘是改善空气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2004年3月,粤电集团制定的“蓝天工程“示范项目--沙角A电厂5号机组烟气脱硫工程开始投产。据粤电集团相关负责人透露,有关部门的补贴并不能维持正常的收益,该机组每天增加成本约21.4万元。到今年2月底,该机组因脱硫而造成近3000万元的成本无法收回,这一数字随着脱硫装置每天的运行在不断扩大。 

    广东省电力工业燃料公司总经理刘桂忠说,环境保护是发电企业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企业必须具备较大的发展空间和生产积极性,才能保证其更加有效履行社会责任。如果这个包袱越滚越大,面临把企业拖垮的危机,也就很难顾得上环保了。 

    业内人士透露,广东省去年出台相关上网电价政策,拟就脱硫成本实现部分电价补贴,但考虑到企业巨大的成本投入以及一些企业尚不确定的脱硫效率,这种补贴恐怕只是“杯水车薪”。
 
    日前,发展改革委出台的新电力价格管理办法指出,上网电价将与燃料价格实行联动,让煤矿、电力企业、社会用电户都承担一定责任。有专家认为,新的电力价格管理办法是电价市场化的一个过渡,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深化电力改革刻不容缓。 

    对于要承担3成的煤价上涨成本,电力企业普遍反映难于接受。华电集团公司、华能集团燃料公司有关负责人均认为,30%的政策压力太大,如果煤价趁势再继续“飞涨”的话,不少电厂很快就会被拖垮。同时,电价一旦有异动,会刺激紧盯着电价的煤炭企业联手抬价,同时其他行业如冶金、钢铁、化肥等也会及时跟进、加价,可能形成市场都不愿看到的价格螺旋式上升局面。 

    粤电集团有关负责人说,煤电价格联动方案作为一种应急措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不是缓解煤电之争的根本措施。据悉,该方案规定煤电价格联动的基础是煤炭“车板价”,即煤炭出厂价格,并未考虑到上涨幅度更加大的煤炭运输成本。资料显示,秦皇岛至广州航线市场海运价格,已从2004年年初的48元/吨上涨到最高峰的125元/吨。专家认为,目前发电企业的电价成本已经非常明晰,但是电网的成本结构比较模糊,输电成本与配电成本均不够明晰,如果要达到竞价上网的最终改革目标,输、配电价必须更加细化。 

    要从根本上解决“煤电之争”的瓶颈、加快电力体制改革,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配套工作:一是在电力市场尚未健全的情况下,应采取宏观调控,让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和企业来承担部分发电成本。二是应该加强对国家垄断行业--电网的监管力度,在保证适当利润的前提下适当让利,保证发电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三是扭转我国能源过分依赖火电的结构,适当扩大核电、风电、水电在我国电力供应中所占的比例。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电企业查看更多>电企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