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05-11-03 00:00关键词:产能过剩收藏点赞
我要投稿
社会对煤炭行业连续两年的高投入,目前已经呈现出过度的迹象。在1日举行的“2006年中国煤炭市场高峰论坛”上,基于对煤炭行业未来可能会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众多业内专家纷纷表示了自己的担忧。
在此次论坛上,“产能过剩”和“供大于求”成为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
事实上,自从2003年年底国内煤价进入新一轮上涨周期以来,国内资本争相进入煤炭行业。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3年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43.3%,到2004年增至60.8%,今年前9个月同比增速更是达到76.8%。尽管有业内专家分析,此轮对煤炭行业投资增速过快,与此前投资额基数偏低不无关系,但是更多的专家则表示,过度投资已经导致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状况的出现。
自今年5月份国内煤价见顶回落,业内人士就分析,这是国内需求回落和供给增加所共同造成的。进入9月份,国内煤价受煤矿安检力度加大和进入冬储煤季节的影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反弹,但在1日论坛上,众多煤炭企业谈及对明年煤价走势的看法时,仍出言谨慎。
兖州煤业(600188)总经理杨德玉1日表示,预计明年动力煤价格将保持相对稳定,但也不排除在局部地区、个别时段出现波动。他说,考虑到明年关停的部分煤矿通过安全治理将恢复生产和一些新建矿井的投产,全国原煤生产增长速度可能会更快,局部地区个别时段可能出现煤炭供过于求的局面。
大同煤矿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赵生龙判断,在不远的将来国内煤炭供大于求的局面一定会发生。他预计,2006年全年煤炭价格水平将基本与今年四季度相当,市场将出现优质煤供应偏紧和低热值煤过剩并存的局面。
皖北煤电集团公司销售公司杨鹏则显得更为悲观。他分析,自2003年底以来的煤价上涨,主要有以下六个因素:煤炭价值合理回归;运输制约;电煤订货初步进入市场、供货渠道不畅;国际煤价拉动;关井压产;宏观经济高速增长。但从目前形势看,只有关井压产这个因素尚作用于市场,因此支撑煤价高位运行的条件明显不足,预计煤价将步入一个可能会有5年的中长期调整。
不光是煤炭企业,国家发改委也意识到煤炭行业可能面临的问题。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巡视员许之敏1日就表示,预计未来几年我国煤炭需求增幅将明显回落,而目前煤矿固定资产投资出现过热,煤矿生产开发总体增势强劲,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就可能出现新一轮煤炭严重供大于求的局面。
但许之敏也指出,当前供求总量基本平衡是一种比较脆弱的平衡,小煤矿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量近四成。随着产业政策调整和对小煤矿关停力度加大,符合资源、环保和安全要求的先进生产能力将会出现不足。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王显政也指出,目前全国符合安全标准的煤炭产量还远远不足。他表示,“十一五”以及2020年之前,我国煤炭市场将保持“总体平衡、相对偏紧”的状态。
王显政作出这一判断是基于以下几个因素。首先,关闭停顿小煤矿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煤炭供应。王显政介绍,目前全国有1万多处安检不达标的小煤矿正在进行停产整顿,预计将减少生产能力约1亿吨。其次,国际石油价格一路攀升,煤电、煤炭液化产品需求持续增加。此外,电力规模继续扩大,仅2005年发电装机新增容量就需增加煤炭供应1.2亿-1.8亿吨。
王显政说,到2010年,我国的煤炭消费将达到22亿吨,而目前全国生产矿井和在建矿井的规模仅为16.7亿吨,通过改造挖潜,到2010年可达到18.7亿吨,尚有较大缺口。
但更多的专家则认为,目前地方小煤矿的产量占到全国产量的近40%,这些小矿不可能被全部关闭。具体能有多少被关闭,又有多少复产,将决定我国未来煤炭市场的走势。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总局停产整顿的煤矿数量已超过1万个,累计验收矿井3181个,其中验收合格矿井2851个,验收不合格矿井330个;提请政府关闭矿井574个,已经实施关闭矿井666个。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欧洲光伏协会(SolarPowerEurope,SPE)在其最新报告《2025-2029全球太阳能市场展望》中预测,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在中性预测下,将同比增长10%,达到655GW。尽管这一增长绝对值仍很可观,但相较2024年33%的高增长(当年新增装机597GW),增速明显放缓。SPE指出,全球两大光伏市场中国和美国的
5月6日,锦州市工信局关于印发锦州市2025年有序用电方案的通知。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1.上年度电力供需情况分析500千伏变电站2座(董家、北宁),容量3000兆伏安;220千伏变电站15座(含开闭站2座),变电容量4140兆伏安;220千伏电气化铁路牵引站13座;公司所属500千伏输电线路16条,220千伏输电线
年初,136号文件的发布,曾让行业经历短暂的“情绪过山车”。起初,“强制配储”政策的叫停,让习惯了强配时代的从业者们一度感到前景黯淡。但很快,业内便敏锐捕捉到政策背后的深意#x2014;#x2014;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大幕正徐徐拉开。4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与国家能源局综合司联合发布《关于全面
“赞比亚有300多家,尼日利亚更多有400多家,肯尼亚都200多家。”非洲一家储能电池仓库前,一个中国小哥指着背后的小型储能产品说着。他口中的900多家不是别的,正是中国人开在非洲的新能源工厂。公司遍地开花,但市场依旧火热非常。新能源出海非洲的造福故事,我们在德业的最新财报里就得以窥见:2025
2024年以来,全球光伏行业经历“冰火两重天”:一面是能源转型需求持续增长,另一面是阶段性产能过剩引发的价格快速下滑。作为硅料、电池片双料全球龙头,通威股份(600438.SH)保持了一贯的稳健经营步调,通过加强技术研发与生产降本增效,进一步巩固提升主要业务环节领先的技术、成本、品质、品牌等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5日晚间,振华新材发布公告,公司于2025年4月24日召开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重新论证并暂缓实施的议案》。根据该议案,公司将暂缓实施正极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义龙三期)。根据公告显示,义龙三期项目原计划总投资62.45亿元,其中使用募集资金10亿
近来,风声鹤唳。随着分布式光伏新规4月30日和新能源入市政策6月1日两个窗口期的陆续到来,“抢装潮”将告一段落,同时也意味着前所未有的未知甚至恐惧,接踵而至。2025年3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20.1GW,同比增长124%,1-3月新增装机59.71GW,同比增长30.5%。但是,“抢装潮”并没有带来多少喜乐,反而
面对行业内卷、资本收紧新周期,储能企业正在批量扎堆港股IPO。2024年下半年以来,宁德时代、海辰储能、思格新能源、南都电源、双登集团、正力新能等多家储能企业进击港股,港股上市成为2025年储能行业的重要战略选择。高工储能据此提出简单五问,希冀揭秘储能企业扎堆港股IPO的来龙去脉以及行业影响。
2024年,由于此前产能迅速扩张导致的阶段性、结构性过剩问题仍未解决,锂电产业产能建设进入“理性期”,主要表现为投资放缓,产能扩张减速。进入2025年一季度,各领域的产能投建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少数头部企业扩产态势不减,更多的企业则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削减项目,回笼资金。四巨头“悬崖勒马”去年
当前,我国电力供需正经历深刻的结构性调整,经济复苏乏力与新能源装机激增交织,叠加中美经贸摩擦升级,对电力系统提出多维挑战。出口型制造业受关税冲击导致区域用电承压,而新能源消纳瓶颈与火电占比下滑则凸显系统调节短板。在此背景下,深化市场机制改革、强化跨区域协同调度、激活需求侧响应能力
4月21日,*ST中利披露年报显示,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23.6亿元,同比下降41.8%;归母净利润自去年同期亏损15.0亿元变为亏损11.7亿元,亏损额有所减少;扣非归母净利润自去年同期亏损13.0亿元变为亏损22.5亿元,亏损额进一步扩大;经营现金流净额为-6.59亿元,同比下降327.6%;EPS(全面摊薄)为-0.3904元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