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过剩到来 电力企业应谨慎扩张

2006-04-17 00:00关键词:电力企业电力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随着电力市场供应总量的持续增长,新的供应过剩时期即将到来,投资风险会随之加大,有鉴于此,企业需要考虑采取并购重组方式而不是新建扩张的经营策略。”这是全球著名管理咨询企业凯捷公司在分析我国电力行业未来趋势时得出的最新结论。

    短暂平衡两年后被短缺打破

    全球著名的管理咨询、技术与服务外包供应商凯捷集团2月27日在北京举行了《在多重需求和放松管制条件下的中国电力行业投资》研究报告的新闻发布会。该报告以GDP增长模型为基础,结合人均收入水平检验,对我国未来的电力需求,行业发展趋势和投资缺口进行了预测。

    报告认为,过去三年波及全国的电力短缺刺激了新一轮电厂的投资。虽然2006年底我国大部分地区将“暂时实现”电力供需的平衡,且随后可能会出现短期的电力过剩。但从长远看,2006年、2007年实现的电力供需平衡“不久又会被新出现的电力短缺打破”。针对国内电力行业投资发展不平衡,供应量呈现周期性波动,我国应如何克服“电荒”、加快电力改革步伐等问题,研究报告结合调研和专家访谈分析给出了答案。

    根据凯捷集团这份研究报告测算,未来十五年,我国每年的平均新增装机容量就相当于目前英国全国装机总量的2/3,但即使按现有增速发展至2020年,我国人均装机指标也仅仅达到美国上个世纪50年代的水平。另一方面,虽然“传统发电领域存在巨大的投资机会”,但随着电力市场供应总量的持续增长,新的供应过剩时期即将到来,企业要考虑采取并购重组方式,同时要大力度“整合目标市场以提高相对市场份额”。报告预计新的并购浪潮将在两年内发生,并且将逐步改变过于分散的市场结构。

    专家认为应加快核电建设

    报告还分析了政策因素可能对电源结构产生的影响。由于投资刚性,煤电比例在三年内的趋势是上升而不是下降,因此今后我国各级政府势必将实施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标准、给予绿色电力投资更多实际的激励、实施更加灵活的终端消费价格,给清洁能源的投资带来回报的保障。研究发现,由于天然气发电前景受到进口制约因素限制,风力发电的配套成本较高,因此“很多被访专家一致认为只有加快核电的建设,才能够真正满足中国能源安全战略和能源环保战略的要求,实现优化电源结构的长期目标。”

    此外,凯捷的分析师认为,外商直接投资“曾经是帮助中国地方政府进入电力行业、投资电厂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之一”。但目前,就投资资金总量而言,外资的“相对重要性已大大降低”。中国政府希望新一代的外资引入能够给中国电力行业带来管理能力和技术能力的提升,特别是在清洁煤技术、可再生能源领域以及核电设备制造方面。所以,该研究报告建议,国际投资可以沿产业价值链采用新的进入方式。

    作为凯捷此次调研报告支持单位之一的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调研部主任沙亦强表示:“目前我国电力行业正面临投资风险加大、竞争结构不合理以及再生能源匮乏等多方面的挑战。凯捷的研究报告证实了我们的一些判断。”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企业查看更多>电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