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今夏上海电力供应形势良好 六项措施迎峰度夏

2007-07-13 10:30来源:中新上海网关键词:迎峰度夏上海电力电力供应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图片说明:市经委新闻发言人周敏浩发布了今年上海电力迎峰度夏的主要措施,并就市民节电节能介绍了相关知识。 曹子琛摄

    中新上海网7月12日电 在今天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市经委新闻发言人周敏浩发布了今年上海电力迎峰度夏的主要措施,并就市民节电节能介绍了相关知识。
  
  周敏浩说,今年电力迎峰度夏工作,已于6月15日开始,到9月23日结束,历时100天。从总体上看,今年夏天本市电力供应形势好于往年,供需基本平衡;但是,电网建设和安全运行的压力加大,局部性、时段性的缺电风险依然存在。面对新矛盾、新问题,我们将努力做到“三个不放松”,即思想、预案、措施不放松,从可能发生最不利的情况入手,朝着实现平稳度夏的方向努力,切实落实市领导关于“一个提倡,三个确保”的要求(即:提倡节约用电,确保居民用电,确保城市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确保重点行业和重点单位用电)。
  
  周敏浩首先介绍了今年上海电力迎峰度夏供需形势:
  
  1、用电需求增长较快,供需基本平衡。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夏季高温天数和台风多于常年,35℃以上约20—26天,极端高温可达39℃。迎峰度夏开始以来特别是“入梅”后用电负荷屡创历史同期新高,7月6日最高负荷已达1906.6万千瓦。预计今夏最高用电负荷可能会超过2150万千瓦,同比增长10%。从已落实的资源看,供需基本平衡。
  
  2、本市机组基本稳定,燃料供应需高度关注。目前本市最大发电能力为1350万千瓦,其它通过增加天然气发电和燃油机组顶峰运行来补充。
  
  3、市外来电比重大幅增加,电网瓶颈问题突出。在华东电网和兄弟省市支持下,已落实市外来电800万千瓦左右,必要时还将进一步增加。但是,目前市外来电通道少,稳定性面临新的考验,在市外来电超过800万甚至850万千瓦时,本市部分500千伏线路将超稳定限额运行,宜华直流输电工程投产初期就要承受高负荷也可能引起不稳定;本市部分地区供电能力不足,近几年电网建设难度增大,今年本市部分迎峰度夏电网建设项目由于工程受阻而无法建成,造成该地区部分输变电设备重载或过载,对过载地区,只能采取用电高峰期间的限电措施。
  
  4、继续采取有序供电办法,优化调度电力资源。为确保电力供需平稳,今年仍继续实施有序用电预案,对部分企业采取错避峰让电措施,尤其是体现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降耗的工作导向。
  
  针对今夏本市电力供需出现的新情况,市经委将认真落实6月8日全国电力迎峰度夏电视电话会议和7月3日市政府常务会议精神,按照“一个提倡,三个确保”的要求,确保完成电力供应安全平稳度夏的任务。
  
  周敏浩介绍了2007年电力迎峰度夏的六项主要措施:
  
  1、努力增加电力供应能力。一是稳定本市机组发电能力。协调本市各发电企业合理安排设备检修消缺,确保电力迎峰度夏期间机组稳发、满发。加强煤炭供应协调,保证在连续两次台风情况下本市电煤供应稳定。二是不断提高燃气机组顶峰发电能力。在确保漕泾电厂一台30万千瓦燃机稳定运行的同时,合理安排好华能燃机电厂的2-3台燃机燃气顶峰运行。加强气、电协调,通过优化气、电运行方式,发挥应急顶峰作用。三是实施燃油顶峰发电。继续实施柘中电厂四台燃机和漕泾另一台燃机应急燃油顶峰运行。四是适度增加外来电力。在稳定800万千瓦市外来电的基础上,由市电力公司根据本市电力供需和市外来电通道情况,以及天然气供应变化,合理适时争取新的市外来电,既保证本市的电力供应,又支持本市天然气的供应和平衡。
  
  2、合理实施有序用电预案。在确保居民用电、确保重点单位用电、确保重大产业用电需求的同时,通过科学调度、合理实施有序用电预案,做到移峰填谷,提高资源利用水平。一是让电预案。按照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配合节能减排工作,于7月1日-8月31日继续对150户“两高一低”(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企业实行8:00-22:00期间的用电限制,对27户重点结构调整企业加大让电力度。二是调整厂休预案。6月15日-9月23日期间,对本市非工艺性连续生产的企业实行调整休息日的措施,提高周末用电负荷,降低周一至周五高峰时段用电负荷。由于本市部分地区的供电瓶颈问题相当突出,对部分地区调整厂休工作的执行力度将会增大。三是轮休预案。7月9日-8月26日期间实行,共7周,提倡和鼓励本市工业企业和各类电力用户参加夏季轮休。
  
  3、做好高温期间的用电协调。坚决执行国务院办公厅今年6月1日发布的通知,所有公共建筑内的单位,除医院等特殊单位以及在生产工艺上对温度有特定要求并经批准的用户之外,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6摄氏度。在本市气温达到35℃以上高温时,暂停户外作业,包括户外建筑施工和部分户外工业企业的工作。在本市气温达到38℃以上极端高温时,切实执行2005年本市六个委办局共同发布的极端高温应对措施。即:当气温达到38℃及以上黑色预警的极端高温天气时,除涉及国计民生、城市运行安全和人民基本生活等重要行业外,工作环境不能满足极端高温条件作业的企事业单位可视实际情况采取暂停工作和休息等措施。
  
  4、完善本市电力应急措施。认真总结本市电力突发共供事件应急联合演练的经验教训,提高电力应急管理水平。一是负荷管理系统控制。对于一般的电网设备运行过载等,主要措施是进行区域性的负控限电,快速可控容量按120万千瓦安排。二是事故紧急处理。当本市电网发生事故,必须在很短时间内快速处理时,将通过预先授权的方式由市电力公司按照事故处理规程,采取紧急拉负荷或者紧急拉停220KV变压器等措施。三是完善电力用户的应急处置预案。结合《上海市处置供电事故应急预案》的实施,在电力应急演练基础上,促进本市各行各业制定和完善各类停电情况下的应急处置和自保预案。
  
  5、继续发挥经济杠杆调节作用。继续实施夏季季节性电价政策,通过价格杠杆和经济手段调节电力供求。主要措施有:
  
  (1)峰谷电价:继续拉开峰谷差价至4.5:1。
  (2)可中断电价:继续对负控用户给予经济补偿。
  (3)拉开季节差价:结合电价调整,夏季适当多加,以鼓励移峰填谷、夏季轮休。
  (4)调整部分时段电价:13:00-15:00执行高峰电价。
  
  6、进一步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和节电节能工作。主要是通过优化调度和发电量置换促进高效发电机组的使用,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今年1至5月,通过发电量置换已经达到8.8亿千瓦时;通过深入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做好均衡用电、提高能效两项工作,重点做好空调的节约使用、优化使用,积极推进全社会节电节能工作。
  
  周敏浩还表示,目前,上海市民用电量增长十分迅速,需要大力倡导居民节电节能,倡导节电节能从我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形成全社会节电节能的良好风尚,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
  
  目前,上海市民用电量增长十分迅速,倡导居民节约用电已经刻不容缓。据统计,本市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已从2000年53.1954亿千瓦时,上升到2006年的122.3659亿千瓦时,从占全市用电量的9.5%已经上升到12.4%;2006年用电增幅列全市之首,比2005年增长12.1%,增幅已超过第三产业(9.7%)、第二产业(6.0%)。
  
  以上海500万户家庭计,每月每户节约1度电,1年全市就节约6000万千瓦时(合2.42万吨标准煤),这相当于一座小型发电厂(日发电16万千瓦时)的年发电量。但实际生活中,节约的电量远不止这些。
  
  1、空调节能。在目前上海居民家庭用电增长中,家庭空调用电增长是主要因素。从全市来看,至2006年底上海每百户家庭拥有空调器175台,比2000年的96台增加了82%。
  
  就空调节能而言,以500万台计,每天少开1小时,全市一天就可节电500万千瓦时,如果夏季空调开启的天数以50天计,每年就可以节约2.5亿度电。
  
  每年清洗一次空调,就可节能4~5%;夏季温度调高一度,可节能7~8%;不让空调处于待机状态,一台家用1.5匹空调每月可节能3-5千瓦时。如果全市每个家庭都能做到如上三点,全市每年至少可以节约电能5000万千瓦时。
  
  2、绿色照明。上海有500多万户家庭,据平均每个家庭装灯8.72个,总功率为270瓦,平均每个灯为31瓦。如使用节能灯比例为40%,以每天点灯3小时计,一年可以节电8.3亿度。
  
  3、待机能耗。据调查,我国城市家庭的平均待机能耗相当于每天使用着一盏15瓦至30瓦的长明灯。待机能耗占我国家庭电力消耗的10%左右,普通家庭一年将可能多花费一个月的电费。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迎峰度夏查看更多>上海电力查看更多>电力供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