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农电专业化引发的思考

2008-01-15 14:30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农电专业化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尹金章曹荣李刚江苏省大丰市供电公司
     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和江苏省电力公司都要求全面推行供电所作业组织专业化管理,这是整合供电所人力、技术及管理资源的有效手段,是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提高优质服务水平、提升农电职工职业素质的组织保证,也是贯彻落实“三新”农电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但是,由于农电专业化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关系到农电职工的切身利益,十分敏感,许多供电企业颇感困惑。如何开展工作?怎样化解矛盾?已成为供电企业面临的热点问题。笔者联系所在单位的实际,就推行农电专业化管理谈些想法。

      一、农电专业化管理的初步实践

从2007年年初以来,大丰市供电公司积极探索,认真试点,迈开了农电专业化管理的步伐。经过近一年的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

1.实行农村电工到所上班。2007年5月份,我们对农村电工到所上班进行强行并轨,做到农村电工与供电所人员同签到、同分工、同考核,实行8小时工作制,使农村电工由“半工半农”转变为企业的正式工人。

2.开展组建专业班组的试点工作。2007年6月份,我们选择农电管理基础较好的草堰、刘庄供电所,开展组建运行维护班、营业班、抄表班的试点工作,改变了以前属地管理、分散作业的管理模式。

3.试行电费抄收分离。2007年8月份,我们开始试行供电所电费抄收分离,即异地抄表,属地收费,使抄核收不再集中在农村电工一个人身上,起到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作用。

4.推行农村电费集中帐户管理。2007年8月份,我们撤销了各供电所的电费银行帐户,以供电公司为单位在大丰农村合作银行开设集中帐户,利用银行全面联网和通存通兑的服务功能,确保供电所电费收入实时归集到供电公司,提高电费资金归集速度,有效地防范了经营风险。

5.实行农电工个人工器具集中管理。2007年11月份,我们为各供电所配备工器具专柜,对农电工的脚扣、安全带等工器具实行统一编号、统一存放,有效杜绝了农电工干私活的现象。

6.努力为农电工解决专业化管理后的实际困难。我们制订了农电工通讯费、汽油费、误餐费、异地交流等补助标准,为各供电所配备了高低床、被褥、炊具等生活用品,切实解决农电工集中上班后的后顾之忧。

二、农电专业化管理下一步拟推出的举措

1.整合设置供电所。大丰市供电公司现有29个供电所,规模小,数量多。应本着“强化专业管理、提升服务质量、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原则,对现有供电所进行适当整合。整合后的供电所设所长、副所长各1名。同时,设置技术员、安全员、营销员、核算员等4个专职员岗位。技术员负责供电区域10KV及以下线路设备规划、运行、维护和检修等工作;安全员负责安全监督、检查、教育和安全保卫等工作;营销员负责业扩、计量、用电检查、电价管理、抄表、电费回收、线损分析统计、规范化服务等工作;核算员负责财务、核算、出纳、内勤等工作。撤销的供电所可暂时保留营业点,承担原辖区内事故抢修、报修服务、抄表、收费等工作。

2.成立专业工程队。在整合供电所的同时,我们计划分区域成立4-5个工程队,工程队由农电服务公司统一核算,统一管理,同时接受营销部(农电工作部)的指导监督。工程队的业务范围是承接相应区域内客户委托工程和供电企业委托的电网建设改造工程的施工安装。各工程队定员10人左右,设队长1名、安全员1名。

3.组建供电所专业班组。按照“营配分开、抄收分离”的要
求,在各供电所组建运行维护班、营业班、抄表班。运行维护班负责供电区域10千伏及以下线路、设备规划、巡视维护、报修抢修和工器具管理等工作;营业班负责供电区域业扩报装、计量、用电检查、营业厅规范化服务、电费录入开票、电价管理、电费回收、客户档案资料管理等工作;抄表班负责供电区域客户表计抄表、内部考核表抄表和客户接户线、计量装置的巡视维护等工作。各专业班组的定员数根据各供电所辖区内线路长度、设备数量、营业户数和地域面积而定。各专业班组设1名班长,其中运行维护班可设1名副班长。运行维护班设运行维护工岗位,抄表班设抄表工岗位,营业班设业扩受理、勘察、装表、收费、开票等岗位。营业班内岗位设置可一人多岗,一岗多人。

4.全面推行电费抄核收分离。电费抄核收各个环节应既相互独立,又相互约束,既相互配合,又相互促进。抄表班实行轮换抄表制,对抄表工的抄表区域定期轮换。营业班负责专用变客户的电费收缴和农村综合变以下客户的电费开票。农村电费回收实行邮政代扣方式,取消上门走收。营销员对电费抄核收实行全过程的指导监督。

三、农电专业化管理的难点

1.各专业班组之间协调配合难。推行农电专业化管理后,各专业班组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工作。但是,如线路巡视、用电检查、漏电总保护器管理、电表巡视维护等一些工作,还是需要各专业班组相互协调配合才能完成。如果各专业班组“各自为政”,相互推诿,那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就会大打折扣。

2.边远地区报修服务难。农电专业化管理后,各供电所的服务半径明显拉大。对一些边远地区的客户报修,若由运行维护班调派人员前去处理,显得鞭长莫及,要达到供电服务承诺规定的时限则比较困难。

3.对农电工的业绩考核难度增大。以前,农电工统揽管区内抄核收、安全管理、设备维护、报修服务等工作,线损也宜实行分线分台变考核。农电专业化管理后,对农电工的业绩考核难度增大。特别是线损这项重要的经济技术指标,因为牵涉到供电所各个岗位、各专业班组的工作,所以无法考核到具体责任人。如果农电工缺乏主观能动性和工作责任心,那么,就会造成新的“大锅饭”现象。

4.人员优化组合难。目前,农电工老化现象较严重,一些农电工已超过50周岁,不能从事登杆作业等重力活。部分农村电工对新技术、新设备、新知识不能有效地掌握和运用,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农村电工掌握微机操作基本技能的很少。要按照专业分工的要求,各负其职,难度相当大。

四、解决农电专业化管理难点的思考
1.明确供电所各专职员、专业班组的职责。县供电企业要加强调查研究,进一步明确各专职员、专业班组的职责,明晰工作界面,编制各专业班组工作流程、抄核收工作流程、业扩报装工作流程、报修服务工作流程、线损管理工作流程,让农电职工有章可循,指导、规范各供电所的专业化管理工作。

2.加强农电职工教育培训。县供电企业要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高标准开展农电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散与集中相结合、速成与长期相结合,提高农电职工的安全生产能力、技术管理能力和规范服务能力,为农电专业化管理奠定人才基础。

3.建立科学合理的供电所业绩考核机制。建立健全供电所业绩考核机制是农电专业化管理的有力支撑。对供电所实行月度考核与年度考评相结合。月度考核的内容应涵盖生产安全、政治安全、线损、电费回收、生产管理、优质服务等方面,实行百分制计分方式。农电公司每月根据考核情况向各供电所下达考核奖,在此基础上,各供电所实行二次考核分配。县供电公司每年与供电所签订目标责任书,对关键指标和重要工作实行量化考评,考评结果与供电所年度绩效考核奖相挂钩。

4.保留农电工属地管理职责。在农电工分属各专业班组的同时,仍保留农电工属地管理职责,协助居地住相应范围内高低压线路巡视维护、漏电总保护器管理、突发事故的先期处理等工作。属地管理的具体范围可由各供电所灵活机动地划分。

5.实行农电职工内部退养制度。对距离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农电职工,在本人自愿申请的基础上,可实行内部退养制度。这样,一是可以解决农电职工年龄老化的问题;二是在农电工资总额不变的情况下,使农电职工的收入有所增加。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