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综合正文

甘肃电力热情援湘灾后重建点亮郴州

2008-02-19 10:38来源:甘肃省电力公司关键词:灾后重建甘肃电力电力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月中旬以来,一场罕见的冰冻雨雪天气侵袭了中国南方地区,这次长时间的恶劣天气严重威胁了华中电网的安全运行,湖南电网告急,郴州电网告急……

  天公弄人,竟把南国雪盖冰封。钢塔折腰,银线落地,三湘儿女步履艰辛。闻警奋起,千骑甘电铁军急驰援。心系湖南电网,整夜无眠,为重建,千军凝成铁拳。
  2月2日凌晨,甘肃省电力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肖创英接到国家电网公司的紧急通知,要求火速驰援湖南电网。2月2日晨,肖创英总经理紧急召开公司领导班子会议,安排部署支援湖南抗冰抢险工作,成立了抗冰抢险总指挥部,并亲自挂帅担任总指挥,同时,主管基建工作的文博副总经理担任副总指挥,总指挥部下设的4个专业组立即展开行动。

  2月2日晚,肖创英带领第一批抗冰抢险人员抵达抢修一线,甘肃送变电工程公司派出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登上火车赴湘。
  2月3日,文博率队赴湘……
  截至2月17日,甘肃公司为支援湖南抗冰抢险和重建工作已派入1045人,车辆71台,以及大量施工设备和工器具。被冰雪摧垮的湖南电网正在四面八方的热情驰援中渐渐苏醒过来。

  大年三十,在国家电网公司的全力抢修中,断电历时10天10夜的郴州市主城区恢复供电。为了确保郴州人民过一个亮亮堂堂的元宵节,国家电网公司紧急调派援湘单位鏖战郴州。
  2月8日晚,甘肃支援湖南抗冰抢险总指挥部接到通知后,紧急抽调驻娄底抢修人员赶赴郴州220千伏城烟线抢修现场。肖创英、文博深入一线靠前指挥,查勘现场,组织抢修。

  自出玉门关,转娄底,奔郴州,处处鏖战。啃饼咽雪,立志踏破冰封大地,只把苦作甜。虽是西北铁汉,却有一腔温情,电网一日不重建,便有一夜宿前线。
  2月13日,在郴州永兴县悦来乡金竹村的一片稻田中,活跃着10多顶火红的安全帽,这里是220千伏城烟线153号杆塔的抢修现场。天水来的抢修队员刘文军告诉我们,刚从娄底转战来郴州的时候,这里没水没电,大家就着凉水啃饼干,迅即投入抢修。“已经三天没洗脸了,家里来电话问我条件好不好,我说挺好的,不能让家里人太担心。”甘谷老乡何继增接过话茬说:“这是来救灾,哪能有那么好的生活条件,让咱吃饱有力气干活就行,得赶紧送上电。”

  冯玉功是甘肃送变电公司的技术骨干,黝黑的皮肤说明他常年在野外工作。“苦不苦,确实苦!很累!但我们的劲头都很足,精神状况都很好。因为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早日恢复受损电网。这个念头支持着我们,从早上6点奋战到日落天黑。抢险不同于日常的施工,有些工作量和工作难度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但是现在必须坚强面对,我们今天的任务就是要让这基杆塔重新站起来。”

  2月15日,记者在郴州220千伏城烟线154号杆塔抢修现场看到,为了拆除一基受损杆塔,在短短不到3个小时的时间里两个高空作业人员就上上下下登杆近20趟。记者问起为什么不让抢修队员一次干完再下塔?技术人员回答:“抢修任务更需注重安全,因为杆塔受损,拆除很危险。现在正拆除瓷瓶,还要把导线和底线落地,每次拴好导线,系好瓷瓶落地时,他们就得按规定下杆,然后再上去再系再拆。这样3组导线加地线光缆,6根拉线,还有瓷瓶,全部拆除就得上上下下近20趟。”

  据援湘总指挥部施工管理组组长冯书安介绍,此次援湘的甘肃电力抢修队员,大多有转战全国尤其是南方各省施工的经历,这对抢修是很有利的条件。在采访中,记者听到了许多抢修队员发挥聪明才智,创新施工工艺的故事。因冰灾受损的铁塔严重扭曲变形,在切割拆除过程中铁件的掉落对抢修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了很大威胁。抢修队员吴兰成临场发明了用木棍加工制作的伸缩式焊枪托,确保了抢修人员的安全。
  这样艰苦的施工环境,彰显了甘肃电力员工在平时练就的硬本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这句话在他们身上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2月17日,西北电网公司副总经理李新建在甘肃公司副总经理文博的陪同下,亲切慰问了奋战在220千伏城烟线的甘肃公司抢修人员,他高度评价甘肃公司支援湖南抗冰抢险和重建工作组织有力,保障到位,安全高效,重建迅速。

  一头是军,一头是民,共抬一基电线杆。春回暖三湘,冰雪初消融,已有新塔立山尖。重建战役尤酣,甘电继续苦战。只盼架起银线把春报,早日凯旋!
  2月12日,肖创英和文博一行查勘220千伏城烟线到了中午,老乡热情地让他们进屋,闲聊中,得知来客是甘肃省电力公司的两位老总,看到他们也和抢险队员一起吃方便面、啃干馒头时,老乡们被深深感动,连忙拿出自家腌制的小菜请他们吃。
  在抢修的日子里,为了摸清抢修线路的真实受损情况,肖创英、文博成了“巡线员”,亲自带队翻山越岭,踩着近20厘米厚的冰雪,顺着山间羊肠小道,穿梭在密林中,掌握线路受损情况。他们用了整整两天时间徒步踏勘了500千伏五民线的14基受损铁塔和线路,赢得了抢修时间。
  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220千伏城烟线,许多地段的设计都采用了水泥门型杆结构,抢修中遇到的第一个大难题就是如何把重达1吨多的水泥杆抬上山头。
  正在现场协助电力抢修工作的永兴县常务副县长邝良桃说,“本来我们郴州是夏不酷热,冬无严寒,从没有遇到这样严寒天气。永兴16万父老乡亲真诚感谢甘肃电力工人不远千里为我们送光明!”

  在151号杆塔附近,记者遇见了永兴县金竹村的村委会主任何忠清,他正带着刚出锅的油煎饼和花生、橘子,提着两桶开水,给抢修队员送来了“营养午餐”。他告诉记者,这几天看见抢修队员太辛苦了,所以专门让老婆做了一点“好吃的”,给咱们的抢修队员改善一下生活。在155号杆塔旁,金竹村老大娘江成权告诉我们:“雪太大了!我活了70岁了,从没见过么大的雪。没有电,日子太难过,还好来了这么多的电力工人和解放军,我们有盼头了!”。

  151号杆塔位于一座山顶,通向这里的路是抢修队员和老乡们用铁锹开出来的。其实所谓路,也只是在原来的山坡上开挖出来的,让人有个落脚的地方。
  “加把劲呀!嗯……噻!再用力呀!嗯……噻!”伴随着震天的号子声,一队解放军战士和村民组成的运输长龙缓缓从山坡向山头攀登,他们的肩头是捆着绳索的木杠,吊着沉重的水泥杆。这个1吨多的笨家伙就这么一步一步被拉上了山。像这样的杆子,每天要往山上运送数十根。

  2月15日,记者再次来到城烟线101号杆塔附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4辆军用卡车,旁边整齐的站列着100多名解放军战士,指挥员正在部署运输任务:“今天务必要把这些水泥杆运上山!这是死命令!”红旗猎猎,誓言铮铮,领受了任务的战士们立即奔向了战场。年轻的战士们挥汗如雨,肩扛人抬,一根根的水泥杆不断地送到了抢修现场。解放军战士马昌秋所在连队是最早一批来到城烟线帮助运送材料的部队,“和甘肃电力公司抢修队这支顽强的队伍一起并肩战斗,我们感到荣幸,又知责任重大!”马昌秋说完这句话,又立刻跑下山去继续加入运送队伍。

  援湘总指挥部综合联络组组长王多告诉记者:截至2月17日,220千伏城烟线甘肃公司抢修段小运工作最艰难的101号杆塔运输到位,并连夜组织焊接,即可进入组立阶段,为2月22日顺利完成抢修重建任务奠定了基础。根据记者从公司援湘抢险总指挥部收集到的信息,另外三条抢修重建线路工程也进展顺利,座座崭新的铁塔已耸立在雪灾后的潇湘大地上。
  信息来源:甘肃省电力公司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灾后重建查看更多>甘肃电力查看更多>电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