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配电自动化市场正文

北京:聚焦电网外受电能力建设,配电网互倒互带能力建设

2024-12-12 09:57来源: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关键词:配电网电网安全电网建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2月11日,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对张树森委员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提升城市生命线韧性”的提案做出答复,其中指出,提高电力设施韧性,组织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编制形成《北京“23·7” 极端强降雨洪涝灾害灾后恢复重建电力设施专项方案》,形成灾后重建电力打捆项目11项。

聚焦电网外受电能力建设,配电网互倒互带能力建设、电网生命线工程建设、和变电站站点优化布局。2024年-2026年逐步开展220千伏、110千伏、35千伏变电工程,10千伏配网工程,500千伏线路工程等7项打捆项目建设,在实施过程中,持续跟踪并做好协调工作,进一步打造坚强韧性电网体系,全面提升电网安全可靠供应水平。

原文如下:

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0057号提案的答复意见

张树森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提升城市生命线韧性”的提案收悉。我们会同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市城市管理委、市交通委、市水务局等部门进行了认真研究,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统筹推进韧性城市建设

市应急局作为北京市推进韧性城市建设协调工作机制办公室的承接单位,深入贯彻市委主要领导“把韧性城市建设放到更加突出位置来抓”的决策部署,立足应对重大风险灾害,多措并举提升城市韧性。

一是务实开展韧性城市建设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继编制《关于加快推进韧性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对韧性城市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后。按照前瞻性、指导性和实践性的原则,再次牵头编制《北京市韧性城市建设专项规划(2024年—2035年)》,充分学习借鉴东京、伦敦等国际大都市的实践经验,制定提升韧性的城市管治策略。目前,已经明确规划的定位、技术路线与总体框架,计划今年底完成。二是创新构建城市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在全国范围内首次编制《城市韧性评价导则》《社区韧性评价导则》两项地方标准,填补地标空白。目前已通过市场监管局组织的标准评审,6月份完成报批。三是细化分工推进韧性城市建设。按照市委、市政府“工程化、项目化”推进韧性城市建设的要求,连续三年编制北京市推进韧性城市建设工作要点。从推动“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卫生应急服务体系、提升城市生命线韧性、深化应急社会动员等方面明确了100余项重点工作,把韧性城市建设压紧压实。

二、整体筹划城市生命线韧性提升工作

为深刻汲取“23·7”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应对的经验教训,市应急局在组织编制《北京市韧性城市建设专项规划(2024年—2035年)》过程中设置了“首都生命线设施韧性能力提升”专题。按照市政府主要领导“注重城市设施集中式与分布式布局统筹”的指示要求,在《北京市韧性城市空间专项规划(2022年-2025年)》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城市组团中基础设施布局的研究,从指导性、实践性方面,重点明确“韧性城市建设多源、备份、转换”的目标任务及路径指引。主要工作内容是:以39个城市组团为基础,梳理城市生命线现状,明确生命线系统建设及管理重点;细化韧性城市空间分区配置管理要求,推动韧性城市空间结构与应急管理的深度耦合;细化应急避难场所、应急救援通道等设施配置建设要求,提出应急通道空间管控要求和韧性提升策略。

三、细化落实城市生命线韧性提升工作

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市城市管理委、市交通委、市水务局等部门按照“一年基本恢复、三年全面提升、长远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与韧性城市建设紧密结合,系统推进城市生命线各项建设工作。

一是提高道路交通韧性。以恢复公路使用功能、提升防灾能力和设施韧性为目标,全力开展灾后道路恢复重建工作。拟用三年时间,改“翻山越岭”为“穿山越岭”,构建“三横三纵”主通道,解决进山“唯一通道”问题,大幅提升西部山区路网安全韧性。同时,在项目恢复重建过程中,充分分析水毁原因并结合公路使用功能和周边水文地质情况,适当抬高路基高程,增大路基与河道的相对高度,以提高路基防洪标准。结合桥梁受损情况,通过增加桥跨、设置导流设施、强化桩基础等措施提升桥梁抗洪能力,增强桥梁的整体安全性。针对泥石流、落石等地质灾害可能对公路造成的不利影响,及时清除危岩,采用挂网、锚杆等防护措施增强山体稳定性,提升公路抗灾韧性能力。109新线高速公路应急联络线已于2024年3月29日开工,计划2025年6月完工。108新线高速、涞宝路新线高速、国道111等灾后重建“功能提升类”项目正在推进前期工作。

二是提高电力设施韧性。组织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编制形成《北京“23·7” 极端强降雨洪涝灾害灾后恢复重建电力设施专项方案》,形成灾后重建电力打捆项目11项。聚焦电网外受电能力建设,配电网互倒互带能力建设、电网生命线工程建设、和变电站站点优化布局。2024年-2026年逐步开展220千伏、110千伏、35千伏变电工程,10千伏配网工程,500千伏线路工程等7项打捆项目建设,在实施过程中,持续跟踪并做好协调工作,进一步打造坚强韧性电网体系,全面提升电网安全可靠供应水平。

三是提高水利设施韧性。按照“上蓄、中疏、下排、有效治洪”原则,于2024年2月19日印发实施《北京“23·7”极端强降雨洪涝灾害灾后恢复重建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水务专项规划》。组织相关责任主体全力推进永定河山峡段、卢三段、卢梁段综合提升工程,北运河副中心堤防加固工程和潮白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等骨干河道治理项目。组织房山区、昌平区、门头沟区、怀柔区、顺义区、密云区等开展区级主要河道提升治理工作。相关区正在积极推进北运河流域温榆河公园、南口、东沙河、白羊城等蓄滞洪区建设任务,进一步保障中心城区和城市副中心防洪安全。目前永定河、拒马河、大石河等流域控制性防洪工程已列入长远发展类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前期工作。

四是加快城市生命线感知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前端感知设备布设。聚焦电气热重点行业,推进地下管线安全感知设备布设,汇聚融合运行及感知数据,建设感知“一张网”。目前,在核心区范围内,电力方面在27条输电线路安装测温、接地电流和环境气体监测设备;燃气方面在调压站(箱)及闸井内安装3000台压力和气体浓度感知设备;热力方面在热力站和井室,安装5650台温度、压力和流量监测设备,已基本实现感知全覆盖。下一步,将持续推进相关工作,2024年扩展到城六区和通州副中心。完善地下管线运行安全感知信息系统,按照“感知发现—决策指挥—反应处置—终端反馈”的管理流程,汇聚相关基础数据及10类监测指标,实现数据落点落图、实时更新,可视化呈现运行状态。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强化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会同相关行业部门扎实推进韧性城市建设相关工作,系统提升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城市韧性。

北京市应急管理局

2024年6月25日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配电网查看更多>电网安全查看更多>电网建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