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江西送变电南梅同塔双回线路抢修记

2008-02-26 15:27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江西送变电线路抢修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南梅之战
本网讯通讯员毛志民报道军山湖、青岚湖,这二湖几乎连成一体,名副其实地属于一个富饶美丽的地方,这里盛产的螃蟹远近闻名。然而,就在2008年2月12日开始,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雪灾害居然持续了二十多天,致使位于湖区的220千伏南梅同塔双回线路遭受了极其严重的创伤,11基铁塔倒塌,有的“低着头”,有的“折了腰”,有的干脆“躺倒在地”,导地线落入湖中,昔日的一道电力“风景线”已是面目全非。紧急抢修,恢复送电,成为当务之急。受命于危难之时的江西送变电公司抢险突击队展开了一场挑战极限的战斗。

险情就是命令——上下齐动员

2月8日,省送变电公司召开江西电网抢修重建恢复动员会,传达了2月7日省电力公司“江西电网抗灾抢修动员大会”和“开展公司系统奋战一个月抓紧抢修江西电网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总结了公司前一阶段抗冰抢险保供电情况,对公司广大干部员工不畏艰难、不俱险恶、勇于战斗、敢于拼博的精神给予了充分肯定,部署了下一阶段江西电网抢修重建恢复阶段的任务,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对每一条线路的抢修任务作出了明确分工,全部由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分别担任现场总指挥,指定了每一条线路的项目经理、项目总工和参战人员,并提出了工作要求和工作纪律。
该公司总经理余晓寒、党委书记袁仁如希望公司广大干部员工继续发扬特别能战斗的作风,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找出不足,坚决打好春节后500千伏乐鹰线、220千伏南梅线和220千伏赣渡线等抢修三大区域战役。为此特别强调了五点要求,一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做好打硬仗、恶仗、险仗,最终打胜仗的充分准备;二要坚定信心,下定决心,敢打善战,增强责任感和责任心;三要周密部署,明确任务,科学组织,落实责任,做到保电网安全、保人身安全;四要切实做好后勤和设备、材料保障以及新闻宣传工作;五要做到公司上下齐动员,全力投入这场战斗。当天下午,参加220千伏南梅同塔双回线路抢修先期人员就进入现场,9日,200余人员全部到位。这支抢修突击队是刚刚从抚州抗冰抢险的战场上班师,还没来得及作短暂休整,就在第一时间集结到南梅战区。

灾区就是战场——指挥在一线
220千伏南梅同塔双回线路抢修指挥部迅速制定作战方案,他们按照锚线、修路搭桥、运送工具设备、拆塔、清线、组塔、展放导地线、附件安装等工序,倒排工期,杀断退路。12日,材料、设备全部运抵作业点,有四基需要通过湖区进入塔位的临时钢管支架桥梁也基本搭建完毕,需重新组装的塔材将在13日开始陆续运往现场,各项准备工作有序进行。该指挥部12日晚再次召开全员动员会,做好一切战前准备,13日发起抢修全面总攻。

战斗的冲锋号已经吹响,责任重于泰山。有多少困难都要克服,有多少险阻都要排除。该公司总经理余晓寒不仅担任全线抢修总指挥,而且还在500千伏乐鹰线亲任总指挥,每天都与220千伏南梅线抢修指挥部保持联系,及时进行指导;公司党委书记袁仁如在110千伏建宜线抢修完成后,便直奔220千伏南梅线抢修现场;公司副总经理张建国一直坚守一线协调指挥;公司副总经理吴松林作为220千伏南梅线抢修指挥部总指挥,在线路上来回奔波,统筹各方。220千伏南梅线的抢修战斗,也时刻牵动着高层领导的密切关注,省委副书记、省长吴新雄,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余欣荣先后两次亲临现场慰问指导;副省长洪礼和每天都要通过省政府督导组了解、关注南梅线的抢修战况;国网公司副总经理舒印彪,南昌市市长胡宪,省电力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毛日峰,副总经理李宁生、吕华忠等领导也数次赴现场督导检查。“能不能将工期提前,可不可以在2月25日之前完成抢修任务”。各级领导的关怀、期待和鞭策极大的鼓舞了抢修人员的热情,激发了抢修人员的斗志。大家纷纷表示,要时刻牢记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江西电网修复任务“力争二月底,确保三月六日以前”完成的决策部署和温家宝总理关于抗冰抢险恢复工程“早一天就比晚一天强”的指示精神,坚决听从上级的命令,立下军令状,担起崇高的责任,确保如期完成修复任务。

提前就是胜利——军令不可违
220千伏南梅同塔双回输电线路,是500千伏南昌变至220千伏梅庄变的重要输电通道,它的运行直接影响到220千伏余干变和220千伏月梅线的输电,影响到鹰潭地区的矿产开发及供电,早一天修复送电,意义十分重大。长时间的冰雪灾害导致该线路倒塔的11基中,有8基塔处在军山湖区,有3基处在青岚湖区,抢修任务十分艰巨。在这场硬仗、恶仗、险仗面前,抢修人员无暇顾及品尝螃蟹的美味,只有一个信念,就是只能打胜仗。

修复工作全在湖面上进行,江西电视台采访人员都感慨地说,你们抢修人员都成了海陆空作战部队。湖上工作面小,湖面风大、作业船少,尤其是湖底情况非常复杂,鱼网、水草等看不见、摸不着,给十多公里的牵引绳展放造成极大困难。这些困难在抢修人员面前,均被一一克服。2月15日就完成100#临时拉线,94#、95#、96#塔头导线清理,96#-100#展放导引绳,92#-93#、97#-99#具备立塔条件。同时,所有塔材于2月14日下午6:30运抵现场,抢修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七天之内完成了全部受损铁塔的拆除和新铁塔的安装。81#塔位于青岚湖区,高度有94米,由于塔材运送迟到了一天,新旧塔材放样又不一致,造成安装螺孔不配套,如果再等省外厂家补料,时间不允许,抢修指挥部立即在现场紧急召开“诸葛亮”会,就在现场绘图,拆一块绘一块连夜加工一块,由公司铁塔厂赶紧加工,迅速闯过了难关,赢得了宝贵的时间。2月21日,进入放、紧线阶段,标志着南梅线抢修工作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就在这紧要关头,22日晚上8时接到省电力公司通知,远在142#塔的横担损坏,必须立即抢修,聂仁员和余连华两位中层干部当即赶往现场,连夜制定方案,加工塔材,第二天便修复到位。在抢修过程中,江西预备役师高炮团、武警江西总队南昌市支队和空军18团的官兵前来协助抢修工作,南昌和进贤两县各级政府积极协调帮助,兄弟省的厂家也及时运来了工程急需的工程材料。所有这些都极大了改善了南梅线的抢修形势。

在争分夺秒、日以继夜的抢修战斗中,抢修人员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斗志,且愈战愈勇,工作激情一点也没减弱,为了抢时间、赶进度,抢修队员的工作时间每天都在十多个小时,晚饭都是要等到8点来钟才去吃。在夜间作业时,午夜的寒风把他们嘴唇都吹得发青了,可他们还是坚持到凌晨1点多钟才休息,本来食堂为他们准备了夜宵,但却顾不上吃,目的是想多睡上一会儿,养足一点精神好在第二天再接着战斗。抢修突击队涌现了许多感人肺腑的人物和事迹。

该抢修项目负责人师月清每天做到分工精细,每道工序、每个环节责任到人,自己还要亲自登塔;吕建华劳模风范不减,事事率先抢着干;担任81#大跨现场负责的汪忠健,每天晚上睡眠时间不足5个小时;青工刘勤健、周伟、桂宾、喻晨亮、胡明等一直战斗在高塔上,中午饭都是在塔上吃的;王南生已年近六十,仍然负责着放紧线的工作;刘成、左云庆、喻群等几个队长,也是泥里来雨里去的以身作则;罗根金是个老工人,一直坚守在大跨现场;工程物资保障部长刘小平,从最艰苦的四川茂银线回到南昌后,在家呆了不到一天就投入到抢修工作中,抢修工程的材料供应工作责任大、时间紧、事务杂。半个多月以来,刘小平基本上就是在奔走于电力配件市场和工地之间度过的。工程所需材料品种型号众多,稍微有点小差错就得跑好远的路重新买过。这样繁重的工作让刘小平身心疲惫。但是他硬是挺了过来,虽然每天要接到上百个材料需求电话,但是他总是能准确的报出材料品种、型号,及时提供给各个抢修点。为工程的顺利开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苗华、王瑞莲、黄枝等三位女同志也主动加入后勤保障工作,与男同志一起驻扎在三阳镇抢修项目部,安排吃住、送饭一天忙到晚没停歇。就在元宵夜,大家也只有给家人打个电话而已。

抢修指挥部对民技工也充满了人文关怀。2月18日,有一名民技工因雨天作业受寒生病,上吐下泻,得知情况后,指挥部立即派出随队医护人员前往医治,并及时将其送往附近医院治疗,帮他垫付医药费。这个民技工大为感动,病还没完全好,就赶到抢修点继续工作。我们的医护人员坚决制止他带病工作,并及时为他彻底治好,嘱咐他注意事项。这件事在民技工中引起了很大的积极影响,使民技工们的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许多民技工自愿加班加点,积极配合抢修工作,使工程得以超前进展。

2月25日,这场挑战极限的战斗终于结束了,这张题目极难的答卷终于做完了。但是,它是一场胜利的战斗,它是一张满分的答卷。它比计划完成的时间整整提前了三天半,当天12时38分已具备送电条件,路经军山湖区的220千伏南梅线又可重放光彩。强大的电流在这里又可飞奔而过。抢修突击队员们在这场硬仗、恶仗、险仗面前,经受了意志的考验和身躯的磨炼,他们也可以开怀畅饮,凯旋高歌,尽情享受这来之不易的胜利喜悦!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江西查看更多>送变电查看更多>线路抢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