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十里泉电厂科学发展铸和谐

2008-03-07 14:25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电厂科学发展十里泉电厂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十里泉电厂科学发展铸和谐

记者梁卫国通讯员郭春燕

墙外是满眼的翠绿麦田,墙内是数个气势恢宏的冷却塔,头顶上是洁净高远的蓝天。2月16日,置身于山东枣庄十里泉电厂厂外,记者不禁被这里的自然生态与现代工业的完美结合而惊叹。

这一切源于十里泉电厂科学发展的探索。
建于1978年的十里泉电厂是个在国内电力行业始终处于领先地位的特大型电力企业,年发电量逾70亿千瓦时,企业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文明单位”、“中国企业文化优秀奖”等80多项省级以上荣誉。十里泉电厂也面临着老企业的“通症”:人员多,人员老,机组小,能耗高,效益低等。
面向未来,十里泉电厂怎么办?这成了华电国际领导和电厂职工关注的热点。他们的结论是,要用发展眼光看待过去的荣誉,苦练内功,靠科学发展铸造和谐美好的未来。
2007年1月,一场以思想解放为引导的变革在该厂次第展开。
厂区一瞥

创新发展

创新是一个单位进步的灵魂。在2007年2月5日至7日连着三天,厂长黄鹏在早生产例会上提出:“知其责、尽其责、尽到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凡事有据可查”,“今天的事情做好、昨天的事情总结好、明天的事情计划好、后天的事情打算好”的工作理念。这让全厂职工耳目一新,也是稳定军心的第一步。
此后,好戏连台,黄鹏的开创性工作,职工有目共睹。
黄鹏在广泛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对经营管理程序进行了调整,形成了“六大模块”,即管理、运行、检修、燃料、后勤和多经。从班子成员到中层干部各负其责,使企业有序运行。“六大模块”打破了按工种、分专业的狭隘界限,突出了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强调团队的协作与配合,提高整体作战能力,实现了工作职能的转变。
一个尤为让人佩服的事情是,黄鹏创造性地成立了督查督办办公室,专门负责监督检查各职能部门职责落实情况,制定了严格的考核标准和实施细则,一举改变了企业有章不循、执行不力的状况。结果一下子提高了全员的执行力。这种做法得到了华电国际总部的高度肯定,并拟在全系统推广。
3月末,与新机构相配套的“三责”、“四天”、“四个凡事”、“SCMEA”反思工作法等考核办法相继推出。

生产、经济、政治、形象等四个安全工作新机制建了起来。首创了每月召开一次“四个安全”工作例会制度,形成了大安全工作格局,截止到2007年年底,该厂实现连续安全生产1381天。
“走出去”战略取得突破性进展,十里泉电厂与华电河南新乡、华电安徽宿州等公司结成对子,滕州、章丘等大修项目屡创佳绩。既增加了企业的效益又锻炼了职工队伍。
以往开职代会都是厂领导通过研究讨论写出报告,让职工学习贯彻。黄鹏认为:“这样做的结果是,有些中层干部连自己都不理解报告内容,又怎么去开展工作,带好队伍。”为此,今年职代会报告的起草十里泉电厂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让每个部门都参与到报告起草中来,都进行思考。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及分管部门针对具体工作,总结上年的工作,思考明年的工作思路,然后自下而上逐级审批,最后由分管领导拿出意见。
黄鹏说:“职代会的目的是要使每个部门都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上级的要求和指令。”为此,他还在具体工作中创新。在2008年2月1日该厂十届一次职代会上,他结合漫画对报告进行了解读,一改过去工作报告冗长沉闷的宣教,让职工大受裨益。他还把自己的报告放到了图文电视上,印到了内部杂志上供职工仔细“体会”和“研读”。
在日常工作中,他还开了自己的博客吸引职工讨论企业的管理,引来众多跟帖。谈起创新,黄鹏说这是华电集团公司、华电国际领导支持的结果,是全体班子成员团结协作,2000余名干部职工支持的成果。

科学发展

理念创新和机构创新还需要人的执行。黄鹏提出:“培训是对职工最大的负责。”为此,他先后举办了两期中层干部和一期管理骨干全封闭培训班,集中一个月时间对企业的中层干部和管理骨干进行企业管理、野外拓展等方面的轮训,培训期间手机全部关机,提高了中层干部和管理骨干的管理驾驭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对职工则启动了全员培训大讲堂,广泛开展了生产技能培训。截止2007年12月15日,全年累计开展各类培训36项,培训员工1859人。
参加了2007年10月29日在山东淄川一项以“盲人方阵”、“断桥”、“七巧板”、“逃生”等拓展训练后,该厂工会的徐福法禁不住感慨:“通过拓展知道了仅有聪明的指挥者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团队中每个成员的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步调一致,合力攻坚,才能以最优的方案、最快的速度实现既定的目标。”
有一位管理人员感叹,黄厂长来后带来了不同以往的思想和做法,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全新的加速度。
培训也结出了很好的果实。在华电集团举办的燃煤采制化技能大赛中,十里泉发电厂2名职工获金奖、1名职工获银奖,取得了团体第二名的好成绩。

1月3日,转岗不到2个月的运行女职工朱秀梅及时发现并联系处理了一起压缩空气缓冲罐故障,避免了一次跳机事故。而在她的办公桌上常常放的就是《发电企业生产人员安全技能培训题库》。
2月10日零点10分,燃料供应部的赵金广在货运车辆巡检中救下了一名16岁的扒车少年。2007年4月29日凌晨2点,燃料公司质检员柴荫桐在翻车机即将把满车厢煤送进输煤机的一刹那,救出了两个扒车少年。
人的和谐发展是企业和谐的基础。为此,黄鹏提出了“少有所为,老有所养”的人性化管理思路。在日常的工作中,他们还与基层打成一片。有职工反映运行食堂饭菜不好。黄鹏知道后,他来到食堂和职工一块吃饭,边吃边聊,详细了解有关情况。然后,他召集有关人员开了一次会,对食堂承包引入了竞争机制,两家参与竞标,从而解决了问题。现在食堂饭菜品种多,适合职工的口味,职工高兴了,工作更积极了。“领导连这样的小事都亲自管,我觉得他很体贴咱,咱还能不干好工作?”职工心里热乎乎的。

有问题就要面对,有疑问就要解答。为加强职工与职工之间的沟通,十里泉电厂开展“致厂长一封信”活动。此举在职工心海中投下一块巨石,他们纷纷向黄鹏袒露心声。信息中心的倪士奎认为十里泉电厂有一支成熟的职工队伍。他在致厂长的一封信中说:“……‘老’几乎成了部分职工不思进取的借口。在您的正确领导下,我厂‘上大压小’工作进展迅速,设备老化问题将从根本上解决……”“致厂长一封信”活动的开展给了职工充分的空间,合理的渠道进行参政、议政,让职工从中得到了更大的益处,人心凝聚了。
科学发展也是节能降耗的发展。十里泉电厂经营厂长袁义坤说,他们采取了设备预检,指标降耗,压缩费用等办法。
设备老,机组小,他们就组织人员提前多次地进行设备预检,虽然人员工作量增加了,但有效降低了维修费用。为降低单位煤耗,他们采取替代发电的方式,签出了华电国际公司“替代公司外小机组发电”第一单。把节能工作当作全厂年度中心工作来抓,在华电集团公司系统内成立了第一家节能办公室。袁义坤说,在降低三项可控费用上,他们很“抠”,“抠”到了在节假日楼层电梯就关闭一半;“抠”到办公室的灯几点开几点灭,开几个灯都有个规定,还要督查;“抠”到了换个拖把也要拿旧拖把杆拿来换……

用发展眼光看以前的辉煌,就看到了差距。该厂党委书记郑飞雪说,面临设备利用小时数降低,煤炭价格持续高位运行,节能环保费用增加,电力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情况下,十电人就要过几年紧日子!

2007年12月7日,黄鹏在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上说,一年以来十里泉电厂“在稳定中提高,在创新中发展”,企业和谐、稳定,全厂风正、气顺、人和,大家干劲足。具体说就是“开了一扇窗、投了一块石,要结一个果”。“窗”是什么?就是理念和观念;“石”是什么?就是措施、方案和政策的出台,原有习惯的打破;我们最终目的要结个“果”。这个“果”就是我们要确保企业和职工利益最大化。2007年12月18日,该厂提前13天完成全年发电任务。

绿色发展

十里泉电厂作为特大型火力发电厂,每年要产生燃烧废弃粉煤灰80多万吨。2000年以前,该厂主要是通过输送管道将粉煤灰排至离电厂十公里外的储灰场,在污染环境的同时又占用山地近2000亩,致使厂里每年要支付1000多万元的巨额征地费、筑坝费和维护费等。灰坝越建越高,新灰场又在开辟,粉煤灰小山似地把贮灰大坝堆得满满当当。炉渣、粉煤灰、脱硫石膏这些废弃物,就该这样费钱、费力又污染环境地抛弃?
2000年后,他们对7台发电机组安装了取干灰装置、干灰分选系统和粗灰磨细系统,把灰渣销往当地的水泥行业,2002年12月,实现烟尘达标排放、灰渣零排放。2003年8月,随着该厂废污水处理回用工程的成功投运,该厂废水实现零排放。2007年1月,随着十里泉电厂天立集团蒸压砖项目的投产,一项彻底改变粉煤灰处理的手段诞生。“我们使用的液压砖机是目前世界上压力最高的,成型压力达到1100吨。产品的蒸养时间10小时,蒸养温度200摄氏度,压力1.0Mpa.粉煤灰和炉渣的掺加量超过50%,砖的重量大大减轻,导热系数也在同类产品中是最低的。”该厂的负责人介绍起自己心爱的产品如数家珍。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个现代化的流水线,从原料的配比到搅拌,从传输到压制,从加热到出仓,全部都有机器自动化操作,工作人员只需要在控制室看着电脑就可以完成一批批砖的制作。
“我们这个粉煤灰蒸压砖项目的规模是年产1亿块标砖。蒸压砖主要原料由炉渣、粉煤灰、脱硫石膏、石灰、沙石构成,经过破碎、研磨、搅拌、消解、轮碾、高压成型、坯体养护、高温高压蒸养而成。灰渣掺量占60,石膏取自我们自己的脱硫石膏,按产能计算年消耗灰渣15余万吨,脱硫石膏5000余吨。同时,这种砖与粘土砖相比具有抗压强度高、保温性能好、表面规整、施工方便、环保等优点。”该厂负责人板着手指头给记者一一介绍这些好处。
昔日的“灰渣渣”摇身一变成了“金蛋蛋”。

为节能环保,十里泉电厂还率先在全国建起了的秸秆发电项目。枣庄市西王庄乡的蒋中华一到夏天就开始忙碌着往电厂运送麦秸。他很高兴自己找到了这个差事,每个月有八九百块钱的收入,自己家里的地还不耽误种。
十里泉发电厂的节能减排办主任邹为和告诉记者:“目前十里泉电厂在枣庄市范围内布设了43收草点,区域覆盖山亭区、滕州市、峄城区、市中区、费县、平邑等地,方便农民出售麦秸。每年枣庄农民仅向电厂出售麦秸一项就可以增收2000多万元。”目前,他们还在尝试焚烧玉米秸秆,力争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新贡献。
以前一到麦收季节,到处狼烟四起,高速公路上也因为有了秸秆的烟气而常常堵车,甚至发生车祸。自从十里泉电厂有了秸秆发电,秸秆变成了宝,农民舍不得烧了,政府也不用操心到处查焚烧了,司机们通车也顺畅了,电厂因为焚烧秸秆而减少了处理污染物的费用。这是一个多赢之路。

勇当社会责任,赢得了政府的信任,也为自己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邹为和介绍,2月15日他去枣庄市环保局办理一个报批手续,半天时间就办好了,这对于往常或者其他企业至少得半个月的时间。
在燃料运行部王冬梅眼中,黄鹏是个爱算账、会算账的厂长,“他的落脚点是精细化管理,起始点是每笔钱是怎么花的。”在火力发电厂中,燃料成本占到总成本的70%。在开展燃料管理年活动中,黄鹏提议用山西的煤块代替地方煤块,每吨就能节约50元。一年下来,这笔钱的数额也是惊人的。

这只不过是个小果实,黄鹏的思想走得更远。在他看来,发电企业既为社会提供优质清洁能源,又是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大户,是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领域,对能否顺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黄鹏进行了深入地思考。在《中国发电企业管理》杂志2007年第12期上,刊发了他关于十里泉电厂深入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大力开展绿色经营的理论文章—《节能减排的双赢选择》。他提出了从建立节能管理体系、开展科技技术创新、建立责任追究机制、鼓励“修旧利废”四个方面入手,实现节能减排与企业效益的齐头并进。

节能减排工作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企业的形象安全。节能已经成为十里泉发电厂的中心工作,节能取得了让人惊喜的成绩,2007年上半年,十里泉电厂主要运行可控参数耗差优于去年同期,节约标准煤1230吨。目前,十里泉发电厂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达100%。在废水治理上,目前电厂实现了污水零排放,污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100%,每年可节约水资源350万吨。十里泉电厂还在全国百万千瓦以上火电机组中第一个实现了全部机组灰渣、粉煤灰、废水三个“零排放”。

以黄鹏为核心的领导班子还抓住国家“上大压小”政策的有利时机,决心淘汰125MW以下耗能高、效率低的机组,上两台600MW科技环保的大机组,现前期工作已全面展开,争取2010年投入运行。
从职责不清到反思三项责任,从执行不力到凝聚全员人心,从增产增污到增产减污,从要我减排到我要减排,十里泉电厂走上了一条自觉的发展道路,获得了和谐的发展环境。

记者手记:综观十里泉电厂的发展,思想解放是个总枢纽。从发展角度看一个老厂,十里泉电厂面临的困难可能更大:设备进入衰退期,人员多人才少,煤价持续上涨,新技术难以推广等,但该厂不等不靠,主动创新理念,培训员工,改造设备,上大压小,成立督查室,强化执行,主动倾听职工的意见建议,关心困难职工,紧紧依靠职工,走上了一条科学发展的道路,实现了员工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有理由相信,有十七大精神的正确指引,有华电集团的正确领导,有十里泉人创造性的辛苦努力,一个更加和谐,更加美好的十里泉电厂将会展现在世人面前!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厂查看更多>科学发展查看更多>十里泉电厂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