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试论县级公司的绩效考核改革

2008-04-15 14:18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绩效考核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林丛福建寿宁供电公司总经理

      随着县级供电企业机制改革的深入,推行以绩效考核为核心的薪酬分配模式日益凸显其重要性。这需进一步遵循“司无遗贤,能者在职,以岗定薪,易岗易薪”的管理原则,实施以建立能力和业绩为导向,以岗位薪点工资为主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进一步构建一个完整的、符合实际的闭环绩效管理体系,才能推动企业标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逐步推进企业和谐发展。

       一、立足标准化,完善互动式绩效考核机制提升企业执行力

       县级公司实行绩效考核管理改革要坚持从企业实际出发,唯实不唯上,改革要满足于经营目标的实现、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有利于全体员工的需要,实施绩效考核管理方式和手段的创新,通过制定方案、搞好试点,科学系统地推行绩效考核管理机制。
       要坚持奖惩结合,责、权、利相统一,绩效指标具体、可量化,层层分解的原则,对员工的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等方面有序开展绩效管理。绩效管理程序通过确定员工绩效考核关键指标,签订绩效合约、具体实施与监控纠偏辅导、绩效评价和量化考核、考核沟通反馈,并进行职业生涯导航的绩效考核方法,形成“企业本部对基层单位自上而下的考核目标”和“由基层单位对企业本部自下而上的评议监督”交融循环的互动式绩效考评机制。绩效考评结果与月度考核工资挂钩,年度考评期结束进行绩效综合评定。
      推行互动式绩效考核机制,将原有的自上而下的开环式考评逐步转化为“横向联动,上下互动”的闭环考评机制,由此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绩效考核原则。企业通过打破原有的考核、考评单一性和主观性的弊端,使得绩效考核模式具有科学性、规范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逐步创造“以考核论业绩,以业绩出成效,以成效促管理”的员工和企业共同发展的“共赢”局面。

       二、紧盯合理化,实施动态的薪酬分配机制提升员工内驱力

      县级公司要使得薪酬分配趋向合理,就必须打破僵化的分配机制,建立灵活的薪酬分配机制。企业薪酬方案设置上,应以精细化标准为纲,将企业的经济指标、安全生产、行风建设与优质服务等因素纳入薪酬配置体系,结合岗位工作难度、强度、安全风险进行方案设计。绩效工资结构可由基础工资、年功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等部分构成。凡国家和电力行业规定的工资收入和津贴,作为基础工资进行常规管理,主要体现工资的保障功能。年功工资依据员工为工厂累积贡献年限来核定的工资单元,不随岗位的变化而变化,用以调整新老员工分配水平,保护老职工的切身利益,加强员工的稳定性和向心力。岗位工资体现岗位责任、岗位技能、岗位强度、岗位环境等劳动差别的工资单元,是岗位绩效工资制的主体部分。绩效工资根据企业的效益和职工的业绩而确定的工资单元,可分为月度和年终综合两部分。将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作为动态工资重点管理,把职工工资与企业效益捆在一起,使职工和企业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岗位工资突出一个“变”字,在运行中,强调易岗易薪、岗变薪变;绩效工资突出一个“挂”字,与企业效益和职工业绩双挂钩。岗位工资共设若干个岗级,每一个岗级设若干等次,每一个岗级和同一岗级的不同等次之间均是一种上升的态势,让员工由此产生奋发向上的动力。绩效工资由考绩与考评相结合,每月察业绩,年终评素质,最后按照一定比例综合形成干部员工的全年得分。

       通过调整绩效工资结构,合理拉开收入差距,使薪酬分配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及工作业绩突出的员工倾斜,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同时,企业可详细规定加薪的条件,从纵向、横向两个方向为员工提供自我价值实现的阶梯。如此一来,只要员工立足岗位、多作贡献,就有机会升职或加薪,营造积极向上的良性竞争环境,在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的进程中提升企业的整体盈利水平,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三、着重差别化,以业绩论薪酬的激励机制培育员工创造力

      县级公司通过打破“大锅饭”的分配格局,确立“收入靠业绩,岗位靠能力”的绩效分配模式。为此,企业须施行同岗位岗级、绩效奖金分配系数、福利性待遇等方面的差别化设置,让员工所有的薪酬待遇、大部分的福利待遇均与其工作绩效、所在岗位密切相关,通过收入差距的不断增大,激励员工思想观念的转变、进取意识的增强、工作效率的提高。由此,员工还可以根据本人的能力和志向,选择走管理或专业技术两条不同的发展道路。

      如上所述,企业推行以绩效考核为核心的薪酬分配模式,就能逐步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一方面从绩效考核机制激活人力资源综合利用潜力,为员工发展提供游刃有余的空间,逐步消除以往岗位相对固化,难以体现岗位劳动定额的现象,有效地区分了员工个体在工作量、工作能力、工作态度之间的差异,实现适人适岗,适岗适薪的人力资源配置。另一方面,企业依据绩效考核得出不同层次的业绩,给予员工差别化的薪酬分配及待遇,可为员工引明阶阶梯式的奋斗方向,树立“多劳多得、勤者多酬”的干事创业意识,彻底将“上级抓一抓,下边动一动”的被动从属的工作状态,转变为“多说不如多做,苦干不如巧干”的积极主动的主动工作意识。因而,完善业绩论薪酬的激励机制,就形成了“管理规范、工作有序、考核量化”的日常工作管理模式,企业便由“人为管理”走向“制度管理”,员工主动创造性开展工作,千方百计去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争取更多更好的薪酬回报,并使得企业获得持续向上的发展动力。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机制挂钩,让企业和员工良性互动,渐渐达到刚性和柔性管理的和谐统一。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绩效考核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