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活下来再走进去的“80后”

2008-05-27 10:06来源:四川省电力公司关键词:抗震保电80后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我既然在地震中活着走出来了,我就想再走进去帮助那些等待救援的灾民……”唐迪说这些话的时候,神情坚定。
  在四川电力试验研究院工作的唐迪1982年出生,他和新婚的妻子选择了5月12日到美丽的银厂沟进行户外婚纱摄影。

  早早地,唐迪一行6人驾车来到了这里进行户外婚纱拍摄。下午14时28分,新人调整好情绪,摆好姿势,准备继续以教堂为景,大自然为幕留下人生中美好的纪念时,令世界瞩目,举国齐哀的8.0汶川大地震向他们袭来。白鹿教堂瞬间轰然倒塌,周围的农户房屋垮塌,山崩地裂。
  活下来

  地震发生后,值得庆幸地是,所有的一行人都幸免于难。但是山体不停地垮塌,余震不断,阴雨霏霏,给所有侥幸存活的人都蒙上了一层阴影。在收听了车载电台广播后,唐迪对当时在附近幸存的33个人提了一个建议:“银厂沟不是主震区,电台都没提到现在这个地方,估计等救援需要很长时间,雨水多了,山体滑坡,泥石流形成,我们将面临更多的危险,不如自救往白鹿镇上走。”沉默了一会儿,有胆小的女生站出来说:“太危险,还是在这里等救援。”其他人也纷纷表达了这种担心。附近幸存的村民在自家已倒塌的房屋中抢出大米,开锅熬上稀饭分给唐迪一行人充饥,点上篝火让他们御寒。唐迪说:“3个人一根筷子吃稀饭,很香。这是我觉得最难忘的一顿饭。”整整一夜,所有的人都未合眼,等待着救援。

  第二天,大雨仍在继续,泥石流不断地往山下冲。寒冷、无助,时时冲击着这群幸存者。唐迪又一次对大家说:“今天必须走,再不走,泥石流越来越大,到时候想走也走不了。”在他的提议下,几个男生也同意他的说法,纷纷开始动员其他人,一行人开始踏上了往外走的自救之路。好心的村民给他们指了一条通往白鹿镇的路。此时,当过侦察兵的唐迪成为了这个团队的主心骨,观察植被情况,山体滑坡情况,泥石流情况,部队里学的军事地理学全部派上用场。他带领着一行人小心翼翼,亦步亦趋地从早已没路的大山走到了山外。
  山外的情况更是惨烈,房屋倒塌严重,不断见到路边批麻戴孝的人群走过。逝者已殁,生者余悲。

  再走进去
  从白鹿镇平安归来第二天,也就是地震后的第三天。从灾区中活下来的唐迪在电视上了解了更多重灾区的情况后,他觉得自己毫发无损地从地震中活下来,就应该为灾民们做点什么。让唐迪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四川标致"狮家车"车友会的车友会,作为车友会会长的他开始上网关心车友会成员的安全情况,也发布了自己从地震中活下来,想要组织会员们当志愿者参与抗震救灾的通知。其实,早在他上网发布这个想法之前,车友会的会员们就已经在地震当天自发地驾车到灾区护送伤员。唐迪充分利用车友会这个平台,开始与成都红十字会取得联系,表达了车友会几百个会员的强烈愿望,要求帮助红十字会免费驾车护送物资、人员。在采访中,唐迪说:“从15日开始直到今天,只要发送出一条需要车友参加抗震救灾的消息,就有上百条消息回复过来,大家非常踊跃。”他说标志车车友会的会员们大多是80后的,他们帮助红十字会接送伤员、运送物资、接送医务人员,每天都要驾车往返多趟,只有3到4小时的时间睡觉,尽管这样,大家毫无怨言。他们在红十字会的统一调派下驾车到过都江堰、棉竹、汉旺、崇州、北川、银厂沟等受灾地区。在采访中,唐迪说其实在成都还有很多的志愿者和他们一样,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无偿地为灾区人民奉献着自己的爱心。

  提到银厂沟,他多说了几句:“上周末,我又返回白鹿镇教堂灾区,我和当时幸存下来的人买了很多米、面、油、饮用水、帐篷,我们想给那些老乡送点生活用品,在地震中他们帮助过我们,他们都是灾民也将仅剩的一点米熬粥给我们吃,我非常感谢他们。”
  信息来源:四川省电力公司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