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应急指挥中心的战略地图

2008-05-27 14:01来源:国家电网报关键词:抗震救灾应急指挥应急指挥中心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本报记者 周艳 
  “国家电网公司抗震救灾工作反应迅速、组织有力、效果明显。”通过视频会议系统,正在四川检查指导电网抗震救灾工作的国家电监会主席王旭东的声音传到国家电网公司抗震救灾应急指挥中心。5月22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第十天,记者在位于国家电网公司总部的抗震救灾应急指挥中心,感受了这个战略中枢紧张有序的运转。 

  进入指挥中心,电话铃声不断响起:“四川又恢复1座110千伏变电站!”“950台应急发电设备已全部到达灾区!”捷报频传,工作人员不停地更新图板上的各项数据。11块图板在指挥中心的墙上依次排开,在记者眼前展开了一张抢修恢复灾区受损电网的战略地图。 

  在“四川受灾重点地区供电情况图”上,贴在德阳、广元等区域内的绿色三角形磁条,犹如希望的旗帜,令人欢欣鼓舞。“这表示该区域已基本恢复供电。”一旁的工作人员介绍说。 

  尽管存在交通、通信不便等各种困难,令人欣慰的绿色还是迅速在四川受灾重点地区铺展开来。这与各支抢修队伍的火速支援是分不开的。在“国家电网公司抢修人员分布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人员部署变化情况。在四川灾区,从各地赶来支援抢修恢复电网的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的队伍已近2800人,还有后继队伍在驰援的途中,而在重庆、在武汉、在南昌,近千电网人已经完成集结,只待命令一下,即刻奔赴一线。 

  队伍调集得当对尽快恢复灾区供电会起到重要作用,应急发电设备的调集和部署同样不可忽视。需要多大容量的应急发电设备,必须经过认真分析,根据受灾地区实际情况进行分配,以达到最好的效果。“发电设备分布图”让人一目了然。 

  在“四川输变电设备停电及恢复情况”图上,代表累计恢复数据的柱状磁条呈现出“节节高”趋势;而一旁的负荷图也由损失下降逐渐转为平滑优美的曲线。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目了然、全面详尽、实时更新的战略地图显示,一个高素质的应急指挥中枢正在运转。窥一斑而知全豹。从年初的抗冰抢险到如今的抗震救灾,国家电网公司应急系统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应急机制启动迅速,应急指挥高效有序。而24小时跟踪工作推进进度,关注各项工作细节,根据各方反馈情况条分缕析,指挥中心的运转为制定、修改工作方案,及时作出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凌晨3时,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依然在紧张地忙碌着。地震发生后,指挥中心许多工作人员的第十一个不眠之夜已经过去。所有忙碌不停的指挥中心人员,都怀着同一种心情:尽早全面恢复灾区供电。每一个不眠的夜晚,这里的盏盏灯光,都凝聚着光明的希望。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抗震救灾查看更多>应急指挥查看更多>应急指挥中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