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抗震救灾抢险手记

2008-06-02 13:35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抗震救灾抗震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接到去青川抢险的通知,已是2008年05月16日的晚上9时30分,我刚刚回到老家不足两小时。由于5.12汶川大地震的影响,老家已成危房,我正在为80余岁的老父亲收拾家居,在电视上已得知邻县青川在这次地震中损失惨烈,我们的心情非常沉重,与他们比,我们这点损失就不算什么了,这次能到危险的抗灾一线去亲自援助受灾的群众,我的心情无比激动,立马告别年迈的双亲,骑上摩托车连夜赶回单位,准备好抢险工具,简单地带了几样日常用品就去抢险队报到了。

      17日9时30分,我们苍溪供电公司赴青川抗震救灾抢险队结集完毕,总经理杨盛华作了动员讲话,他要求我们能体验青川灾区人民对用电的需求的迫切心情,要发扬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早日恢复灾区电网供电。全体抢险队员表示:我们坚决不负公司领导的重托,不负公司全体员工及家属的厚望,不负灾区人民的期望,坚决完成任务,请领导放心,请同事们放心!10时,40名抢险队员在公司副总经理王锡远的率领下,分乘8辆满载救灾物资的汽车出发了。

      地震引发公路塌方,我们的车队只能经剑阁到灾区,由于进入青川的救援车辆太多,加之道路艰险,我们在金子山隧道口被阻塞了近两小时。车队一进入青川县境,给我们的第一感受就是一个“惨”:凡是眼睛所能看到的房屋或是残垣断壁,或是遥遥欲坠,还没有垮塌的至少也是伤痕累累。到处是避震的帐篷,或是赈灾发的,或是自家制的,样式不一而足,条件好一点的人家,还有一块稍微宽阔的地方搭建帐篷,大部分都只有依山傍水,或就近在竹林中,或在树林里,没有办法的就只有在公路边了,帐篷内外都放满了东西,凌乱不堪,放眼看去,和着遍地的残砖破瓦,无不叫人心寒,这比我们来前所想象的要严重得多。在这里,人们的眼中或是充满了痛失家园的伤心,或是满含着痛失亲人的悲伤,或是显得手足无措的迷茫,无不叫人心酸!什么叫无家可归,此时我们有了深刻的感受。给我们的第二感受就是一个“险”:第一就是公路就在山下的河沟中通行,公路的上方每隔一、二公里就有山体滑坡的痕迹;第二就是公路上每隔一段就有被山体滑坡滚下的巨石砸垮、砸烂的现象;第三就是因地震公路基础下陷,到处是即将垮塌的迹象;第四就余震未断,山体滑坡还没有停止,公路上方还不时有巨石飞下。有几个滑坡带下方的公路边就有交警在专门负责疏导交通,在没有飞石的时候就打着手势催促在过的车辆迅速通过,后行者无不看得心惊胆颤。公路边到处是大大小小的石头,公路上到处是裂纹,所有的驾驶员无不神情专注、小心翼翼。我第一次真正体验到了什么叫危险,仅管此前已有了思想准备,但还是超出了我的想象。现在我想说,在这时刻,能到这里来就是勇敢,在这种时刻,能到这里来工作就是奉献,在这种时刻能,到这里来抢险就是什么,我无以言表。若要问我在这次抢险中我要感谢谁,我想说的第一个就是我们专职或兼职的驾驶员,是他们精湛的技术让大家平安地到达了青川,又是他们不畏艰难和敬业奉献的精神让我们每天能从艰险的道路上平安归来,就是在抢险中躲避危险的时候,我们抢险队员可以快速地找到躲避的地方,可他们,还要带着车辆。抢险,他们走在了队伍的前头!让我们向他们致敬:文平、母新民、张小春、谢小刚、程纲、侯德文、孟宇豪。

      车队走走停停,停停走走,若是以往,碰到这样的路我或许早已是怒火中烧,而在今天,我心中却有无限的感慨:

       看到一辆挨一辆的军车,一张张年青、还显着稚气的兵“娃娃”们的脸时,耳边陡然响起“共产党好,解放军最亲”的呼声,这是猛虎师的几幅标语:“天塌地陷何所惧,一往无前战震灾”、“我们多流汗,群众少受难”、“手拉手,心连心,猛虎师与青川人民在一起”、“视人民为父母,把青川当故乡!”,此时此地用“热泪盈眶”来形容我们的感动不是夸张,的确,人民解放军是我们共和国的钢铁长城,每在危难时刻,无不是我们的解放军同志冲在第一线,有他们在,我们电力抢险队员又有何所惧呢?

       看到全国各地来到这里救援车辆汇成的“铁流”,让我们感到了56个民族血肉相连的亲情,感到了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量,有我们强大的国力,我们什么也不怕!

       看到无数从外地打工赶回家的乡亲,因非常时期,客运不畅,他们好多都是未到目的地就下了车,背着背包,提着行礼,三个、五个、七个八个,不顾尘灰,不畏飞石,忘记了饥渴,匆匆地行走在公路上,看到他们焦虑的神色,我真替他们担忧,此刻,真想喊出他们的心里话:
“爹、妈,儿子回来看您来了!”。也真愿他们的家园安然无恙,更愿他们的亲人平平安安。对家如此地眷恋,对亲人如此地思念,千难万险也挡不住他们回家的路!看到他们急促的脚步,我们的心底油油升起无限的敬意,我们也真想对他们说:兄弟,别怕,家园毁了,我们再建,灾难只是暂时的,我们与你们同在,一定会战胜它,家,我们会把他建设得更加美好!

      看到公路边到处是各地的交通警察,他们忙碌着指挥车辆,满身尘灰,在浓浓的刺鼻的汽车尾气中,坚守在危险的滑坡地段,我们只有不停地向他们挥手致谢,在心底对他们说:您们辛苦了!

      一路上,让人动容之处数不胜数,但最能坚定我们这次抢险决心的还是在竹园的一处公路边上,当看到几个孩子对着前来青川抗震救灾的车队,一手挥动着致意,另一手高举着向赶赴灾区救援的解放军、公安人员、志愿者和参与救灾的同志们问好、致意、祝福平安的纸牌并行视着注目礼时,我在心底说:孩子,你们受苦了!我们在抢险中一定会倍加努力工作,帮助你重建家园。这一刻,我的泪水是夺眶而出,这一刻,我举起了手中的相机,仅管车行驶着……

       在翻越酒家垭的途中,就在等候上边下来的车辆时,在垮塌的中废墟中找到一名遇难者,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又让我们的心情无比沉痛。
       晚上的8时30分,经过近10个小时的爬涉,我们的车队终于达到了青川县城,将帐篷搭建完毕已是10时30分了,没有条件洗漱,颠簸了一天的队员们倒头便睡着了……

       5月19日是到达灾区执行抢险任务的第一天,王锡远副总经理亲自率一小分队去了前进乡,东青供电所长李明建和线路工程队副队长程建带一小分队向沙洲挺进,元坝供电所长张小春小分队深入蒿溪回民自治乡,我随天源公司副总经理文平和歧坪供电所长母新民的小分队一行四人来到了远离青川县城30多公里的三锅乡,来的路上和我们昨天所见没有多在的区别,但刚一下车,抢险队员们便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这里的房屋倒塌的倒塌,裂口的裂口,房屋基本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当地群众们正在搭建帐篷,三锅供电所的同志们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他们十分感激我们能在非常需要援助的时候冒着危险来到这里来帮助他们,所长先让管片的电工带着我们去恢复三锅中学的配变,学校的正门被地震震得随时都有可能倒塌,已禁止了通行,我们从损坏不严重的小卖部进到了学校,诺大的操场上已搭建了不少帐篷,都是由铁制的双层学生用床组成的,师生还正在忙碌着,一见到有电工模样的人,都急急地问什么时候能送电,当得知我们是从苍溪前来支援的时候,他们连声道谢。这所学校有700多师生,尽管现有的房屋都成危房,但所幸没有人员伤亡,这就是不幸中的万幸。该校的老师告诉我们,大部分学生都已放回家去了,但因地震中断了交通,仍有20多位学生滞留在学校,目前,学校大部分教职员工还居住在这里,粮食、煤碳、用水都还能维持,但最多也就能用10天,到于后边如何还不得而知。学校电工领着我们接完了临时的用电线路,拆除了许多的故障线路,来到了被损坏的变压器配电房,由于人多,变压器旁堆积了许多散发着恶臭的垃圾,但我们没有人畏惧,拿上工具就开始工作。好家伙,倒下的墙体已经砸坏了支撑横担,砸断了低压刀闸,经过近一个小时的努力,在臭气冲天,苍蝇乱撞的环境中终于完成了抢修。在这里,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抢险队员们的强烈的责任心、无畏的勇气、坚定的毅力与无私的奉献!当我们离开的时候,抢险队员们都将老师们送的矿泉水留在了学校,因为,他们比我们更需要。

      午餐就在帐篷中,供电所的同志给我们端来了米饭、素炒卷心菜,味道十分可口,这是我们抢险队员没有想到的。我走到了帐篷后边的一家人处,他们也正在吃政府发的方便面,他们吃得香,我试探着问他们在这次大灾面前心里有什么想法时,一位指着对面公路边的一幢酒楼对我说那就是他原有的家,虽然地震震得就要倒了,但他并不怕,悲伤是没有用的,相信党中央,相信各族人民会大力支援他们,也相信他们自己,大不了也就是艰苦3、5年,一定会再把酒楼盖得更好。这里的群众在大灾面前没有颓废,他们有如此决心与信心同样也是我们没有想到的,看到他坚毅的表情,我们相信他的家乡一定会建起来,三锅乡一定会建设得更加美好,青川县一定会建设得更加秀丽!

       中午闷热难当,温度40度以上,几天来的疲倦一起向我袭来,抢险队员倒在废墟上就呼呼入睡,打盹醒来,他们早已浑身大汗。

       随着城区大量帐篷区的出现,苍溪供电公司抗震救灾抢险队除一小部继续开展山区电力线路的恢复工作外,其余的力量自21日起直到23日,开始投入到城区配电变台及400V线路恢复和帐篷区的照明、生活用电等设备的安装。

       这些天,抢险队员们行走在被地震破坏得满目疮痍的城区中,穿梭在密密的帐篷间,公司副总经理王锡远手中的对讲机也就没有停歇过。看到帐篷区受灾乡亲们极不方便的生活状况,他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唯独能做的就是随时把握工作进展情况,指挥我们抢险队以最快速度为乡亲恢复供电,尽最大努力为更多的乡亲们更早地接通照明和生活用电。几天来,我们这位平日里工作中总是严肃的老总,在灾区的乡亲们面前,脸上总是挂念、关爱的神色,在问寒问暖的同时,将苍溪供电公司及全体员工对灾区乡亲们的支援送到了他们身边,将安慰和血肉亲情送到了他们心中,把我们将与灾区乡亲们一道战胜灾难的信心树在他们的心底,这时,他是那么和蔼可亲。你看,手臂被晒破,原本白皙的面庞现是黑中透红,嗓音已有此嘶哑……跟着他的抢险队员们说:“与王总在一起,我们是伸腰的时间都没有啊!”是的,我们的抢险员很辛苦,但我们都清楚:为了灾区乡亲们少受难,我们就只有多流汗,我们这次来青川就是为灾区的乡亲们出力的,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

       5月21日的晚上,远赴木鱼,姚渡的李明建、程建小分队的队员们终于平安归来,当我们要为他们把酒接风的时候,程建说:别忙,等我吃完这碗米饭再说……一碗米饭,就那么香吗?对于吃了三天九顿方便面加矿泉水的苍溪人来说,在这个时候就是给他们一把生米,我想他们也会吃得津津有味,更何况这是由青川供电局的女同事和家属们用一片赤诚的心为他们熬出的米粥呢!看到他们这时吃得那么香,我们就可以想象得到这三天两夜来他们的辛苦。听他们说,一路上他们租过摩托车,搭乘过三轮车,乘坐过三板船,还坐过快艇、客船,加上我们自己的抢险车,除了火车和飞机,所有的交通工具他们差不多都坐遍了。还有那么多的抢险物资、工具和食品,都得自己带上一起走,不说在这非常时期抢险工作有好艰辛,就是平常要带这么多的东西像他们那样走一遭也是够人受的。然而即使是这样,他们中也没有一个人喊过累。当我问及他们的感受时,兄弟们是这样回答我的:我现在真的感到很累了,不过看到受灾的乡亲们,就是你同样也会忘记了累的……话语虽很朴实,但道出的是我们抢险队员对灾区乡亲们的深深同情,道出的是我们抢险队员不畏危险要早日为灾区乡亲们恢复供电的决心!

        在城区的工作是繁忙的,张小春带领的小分队在汽车站附近一干就是整整一上午,程建所带领的小分队在青川中学的帐篷区也忙碌了大半天,接完了照明线,还有各地前来救援单位的办公电源,他们的电脑要等着用呢,忙完了这一个帐篷,还有下个,你看,别人都等不及已派出专人上这儿来等了,唉,我们电工这几天都成了大忙人了。不过我们忙一点,就会有更多的人为我们灾区的乡亲们服务,我们累一点,就会有更多有灾区乡亲们能更早地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帮助,想到这些,再忙再累我们的抢险队员也没有人停歇,仅管手臂有些酸麻,仅管汗水如雨洒下。
城区的午后对于抢险队员们来说是最难受的,烈日当午帐篷中气温高达近40度,想休息一会儿都没有地方,这就不比在乡村还可找到一块有树荫的地方睡上一觉,因为这里的人太多,而能让人坐一下的树荫却很少,唯一办法就是继续工作,在工作中忘却疲劳。

       05月23日,晚饭后得到通知明天我将随第一批抢险队员撤离,我又高兴又难过,高兴的是我们的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撤离说明灾区的供电已基本恢复,难过的是灾区的乡亲们还要渡过一段相对艰难的日子。一夜辗转反侧,24日清晨我们乘车返回,隔着车窗看着令人心碎的县城,我在心中暗暗地说,乡亲们,别怕,相信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相信我们勤劳的双手,相信中华民族的一致团结,不久就会有一个更加秀丽的青川展现在我们面前。(杨程)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抗震救灾查看更多>抗震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