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抗震抢险电建铁军的旗帜在飘扬——四川电力建设公司抗震抢险纪实

2008-06-11 10:51来源:四川电力建设公司关键词:抗震救灾电力建设四川电力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5月,本应是流光溢彩的季节,5月,人们本应拥有激越而又闲适的心情。但2008年的5月12日14点28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轰然打破了四川地区的闲适、平静。处于地震重灾区的都江堰和彭州,电力设施和线路都遭到了严重损毁,从35千伏到500千伏,高压低压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和影响;恢复供电,成为地震中紧急救援人们生命、医治城市瘫痪的头等大事,刻不容缓,十万火急!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作为成都电业局基本建设的生力军,电建人深刻地意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凭着对电力事业的热爱,凭着身为电力人的社会责任感,秉承电建铁军“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传统,上下一心,临危不惧,在公司领导的带领下,于灾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赶往受灾现场,用自己的行动、热血和忠诚,迎难而上,谱写了电建铁军的光荣之歌,诠释了电建铁军铁的意志、铁的精神、铁的勇气铁军精神。

  “灾情就是命令”
  谈到抗震抢险,电建公司总经理周宝健说,“平时我们电力企业,事故就是命令;在地震这么大的灾害面前,灾情就是命令”。
  2008年5月12日的地震发生后,电建公司领导班子快速反映,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首先对公司所有在建工程进行灾后摸底,在保障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停止施工;全公司建设力量迅速集结,进入临战状态。总经理周宝健则亲自赶到成都电业局本部,代表电建公司主动请缨,要求立即奔赴灾区参与抗震抢险工作。
  当晚,在成都局的统一布置与指挥下,公司主要生产领导以及组织的首批救援物资赶赴灾区,投入成都电业局都江堰抢修指挥部的基地建设;而抢险组则兵分数路,奔赴灾区,全面开展抗震抢险工作。
  电气二项目部火速赶到受损严重的220KV聚源站,与其他赶到的电力抢险人员一起全力进行供电恢复。
  半夜十二点,为了成都市的通信畅通,电气一项目部经理刘亚林率领人员赶到移动公司高升桥总部,连夜对配电房中的供电设备运行情况进行了认真的勘查和故障排除。

  13日凌晨1点27分,为保证都江堰应急指挥中心的照明,确保温家宝总理在那里指挥抗震抢险,调试项目部携带发电机冒雨前往都江堰新体育中心保电!一直到凌晨3点完成任务,才回到都江堰供电局指挥部。
  从“5.12”地震以来的整个抢险过程中,公司生产领导身先士卒,坚持每天亲自驾车前往施工一线;党委书记史全升、工会主席王大维及机关管理部门坚守公司本部;后方的管理人员也自发地以短信的方式向在一线同事送去自己的关心和祝福。在公司领导的带领下,全体员工上下一心、紧密协作,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建设激情。
  在全力以赴抓抗震抢险工程建设的同时,公司上下也没有放松对迎峰度夏工程的重视。在坚持一手狠抓抗震抢险,一手狠抓迎峰度夏项目的指导方针下,各项目部一方面根据统一布置进行抢险重建,一方面针对局“迎峰度夏”工程,进行地震灾害停工影响后的进度分析和调整工作。在刚结束六月份的生产工作会上,大家欣慰地发现,经过半个多月的抢险,公司整个生产任务还是在稳步进行,确保了“迎峰度夏”工程项目不出现任何安全隐患和事件,目标工期将如期实现!

  截止目前,电建公司共接受从10KV-500KV电力抗震抢险任务22项,涉及基建、变电和线路三大专业。公司直接派出一线抢险人员500余名,派出施工车辆、吊车、曲臂车、高架车等特殊机械和设备共计300多台班。在抗震抢险的一线,电建铁军的旗帜在高高飘扬。

  决战“紫坪铺”
  走进电建公司的办公楼,随处可见这样的标语“与其过度承诺,不如超值交付”。从5月14日接受命令,到历经三天三夜的紫坪铺升压站抢修成功,则是对这一标语的最完美诠释。
  位于岷江上的紫坪铺电站,库区蓄水量达7亿立方米,地震发生后为了下游成都平原的安全,泄洪成了当务之急!而大地震造成紫坪铺升压站伤痕累累:出线避雷器倒塌、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倾斜、平台设备破损、设备导线断裂……无法发电泄洪。如果不能及时泄洪,7亿立方米的水将倾泄而下,对成都造成巨大威胁,其后果不堪设想。

  灾情紧急,面对重重困难,为了保证成都市上千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电建公司再一次发挥成都局基本建设铁军的精神,迎难而上,临危受命,毅然承接起紫坪铺升压站故障恢复和确保550KV紫景线顺利送出的重任,并立下军令状——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坚决保证完成抢险任务!
  5月14日晚的电建大厦,灯火彻夜通明。根据白天在现场查勘所得资料,公司领导班子带领技术骨干们连夜开会研究施工抢险方案。由于地震造成了设备损坏,必须对之进行更换。如何把几吨重的设备吊装上23.8米高的平台,经过反复论证研究,决定采用公司现有机械设备:液压升降机等操作平台,利用施工人员的精心指挥配合来进行吊装及安装。一直到晚上11点,抢险方案才最后敲定。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当会议室里还在紧张的讨论方案,公司机物部就已经连夜组织了必须油料、发电机等生产物资,还组织了帐篷、干粮等生活必须品运上前线以保障抢险工作的顺利开展。

  15日上午8点,总工程师李强率领28名抢险人员挺进紫坪铺。
  15日上午10点半,抢险队伍到达现场。工作迅速展开,工作负责人刘亚林组织队员进行了列队交待工作任务,详细讲解施工方案,进行任务分解;技术员对技术方案交底、安全员对危险点进行交底……虽急不乱,每一个工作程序都有条不紊的展开,28名队员从容镇定,每一项安装工作都是一次成功。
  5月16日下午4点左右,天下着小雨,队员们正在进行500kV出线架空线至A相避雷器的恢复工作,施工人员小心翼翼地将高约7米,重达3吨的设备吊装至距离地面23.8米的安装平台上,在这种艰难的施工环境下,这样超长、超重的设备吊装,是对施工人员的一次严峻考验。
  设备每提升一个高度,全体队员的心就攥紧一分,就在这紧张万分的时刻,一次强余震毫无征兆地发生了!而当时登高工刘孝文正跨坐在500kV出线的架空线上进行作业,身体随着导线剧烈的摆动!在这惊心动魄的30秒中,正在现场指挥工作的总经理周宝健和总工李强异常镇定,向高空作业人员大声喊着:“保持镇静、抓紧导线,保护设备”!吊装人员紧紧抱住设备,死死护住了尚未安装固定的设备,地面全体工作人员没有一人被强余震吓倒,牢牢坚守住自己的岗位。

  16日那一天,对于公司采购专责付卫来说,显得时间特别紧张。由于原母线连接金具型号与现有金具的细微不同,无法保证安装。收到前线传回来的信息,他马上赶到厂家,硬是守着厂家立即根据原金具型号样式进行更改加工,一直到深夜12点,金具加工更改加工完成,他马上装上车连夜送往紫坪铺,以保证第二天抢险工作的如期完工。当他从映秀返回到家里,已经是17日凌晨四点,稍微合了一下眼,休息了两三个小时,8点半又准时到公司开始新一天的忙碌。
  从15日到17日,为了节约时间,抢险队员们冒着余震不断的危险,连续48小时通宵进行抢修工作!更换完A相避雷器,抢险人员又对C相出现裂纹的避雷器、受损的互感器和母线连接金具进行了更换。直到5月17日中午14点30分,抢险队员终于一次性顺利结束所有修复工作,恢复发电机组的正常运转,实现了当天500kV紫景线的顺利送出!紫坪铺大坝泄洪成功!

  抢险“拉法基”
  在地震中,位于蒲阳镇的拉法基水泥有限公司-四川地区最大的水泥供应厂商、成都电业局首批VIP客户,厂房和设备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其110KV总降压站受毁严重,生产被迫停止。但是水泥作为灾后重建的重要物资,寄托着灾区人民安居乐业的心愿和希望,市委市政府心急如焚,急令该厂务必在三个月内恢复生产,助力于我省灾后重建工作。恢复110KV总降压站的正常运行,则成为拉法基恢复生产的核心动力支撑。

  救灾不忘对客户的优质服务。5月17日下午,公司领导周宝健、李强陪同成都局李俭副局长来到拉法基水泥厂进行走访查勘,商讨恢复方案。通过对拉法基总降压站21个重要点位进行的全面测量,技术人员发现,现场设备及构筑物基础位移、损坏相当严重。
  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总降压站的运行,同时避免设备加工周期对工程投运的时间耽误,在甲方的要求下,电建公司技术人员需对大量受损较轻,尚能使用的设备进行调试和矫正工作。

  对受损设备的调试,难度大,工作量大,接受任务的调试项目部,调集了全队的力量,早上8点过出门,一直到深夜12点才回家,对所有需要设备的进行诊断和调试,硬是用两天时间完成了正常情况下需要一周才能完成的工作量,为抢修变电站赢得了时间。
  在进行调试和矫正过程中,电气项目部人员也进场进行恢复抢险工作,根据指挥部的目标工期,确保在6月10日恢复一台主变的送电。届时,拉法基即可恢复生产。为了保证在短时间内完成繁琐的隔离开关金属连接部位调整、大量的扭曲折断的连接导线的恢复和重新制作,公司抽调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作为技术保障,并由总工李强专责负责,组织专人与设备生产厂家联系落实设备存货、生产周期及设备运输到场时间,专门设置了针对设备运输的车辆和人员,尽力做到设备一出厂就能迅速运达现场,保障已毁坏设备能够得到及时的更换。
  而整个总降压站的全面恢复投运工作,则将力争在6月底完成。

  从都江堰到彭州,从变电到线路,在重灾区的恢复重建现场,无不闪耀着电建铁军的身影。一台台设备成功安装,一条条线路顺利送电,一盏盏电灯亮起来,电建人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长期的电网建设和抗震抢险期间,用自己朴实的行动诠释着这支电建铁军的英雄气概,用自己无华的语言展示着这支电建铁军的高风亮节,不抛弃,不放弃,始终将确保电网安全、服务社会、服务客户的社会责任和企业使命时刻铭记。不畏艰难、不惧劳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了电建铁军坚不可摧、永不言败的光辉形象。(何屏曾珍)
  信息来源:四川电力建设公司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抗震救灾查看更多>电力建设查看更多>四川电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