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要“四改四抓”

2008-06-17 14:48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农村电气化电气化新农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毛年永浙江省诸暨市供电局

      当前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开展。笔者经过实地调查发现,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在服务农村经济发展、增强农村供电能力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受到了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但与此同时,由于认识、观念、现状、方法等的差异,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还有不少有待于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一、改进四个问题 

      (一)认识失位问题。一是对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内涵的理解过于简单,不够全面,比较极端的看法是以抓几个示范村的工作代替面上的工作,应付验收。二是一些镇乡、街道党委政府的主体意识不强,理解为是供电企业的事情,出现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之间倒挂的情况。
      (二)指导失准的问题。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最大实际是面向农民服务农村,所以一切工作要考虑农民需求、风俗习惯、发展规划等,但实际工作中往往出现偏离农村实际、资源整合不够、与预期效果有差距等情况。

      (三)建管失调的问题。一是在工作的整体把握上,重基础硬件,而相对忽视农电管理队伍、长效机制建立等软件建设;二是具体实施中重立项、重政策,而相对忽视过程质量管理和资金的科学合理布局;三是低压电网改造完成后的后续维护等。

      (四)项目失真的问题。主要是个别行政村改造过程中存在标准过高、预算过大现象,没有充分考虑村级经济发展的规划。

      二、抓好四个结合

      要把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这项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既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支撑,更需要各地供电企业因地制宜、创新思路。从2006年10月开始,浙江省诸暨市在试点先行的基础上,对全市12个镇乡、173个行政村实施了大规模的新农村电气化建设,重点做好农村低压电网改造、村级电工队伍建设、农村触电保护装置安装等三项内容,取得了明显效果,2007年底该市顺利通过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县市”验收。总结该市的做法,主要是做好四个结合文章。

      (一)与改善农村环境相结合。新农村电气化作为一项富民工程、实事工程,必须切实符合农村现状和长远发展实际。近几年来,农村通讯、广播、电力“三线”矛盾突出,已经成为广大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在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中,诸暨市成立了由供电、广电、电信三单位组成的领导小组,各镇乡、街道同步成立了“三线”整治工作小组,具体负责电杆移位、电线架设中的政策处理、规划调整等协调工作,同时配套做好路灯的安装、用电村规民约的统一设置,不仅大大减少了电杆线路的占地空间,而且促进了村级规划的调整,对提升农村“四化(美化、亮化、净化、绿化)”水平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与提高农民素质相结合。重点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建立村级电工队伍,村级电工是农村电力管理的基础力量,诸暨市按照“村聘镇管”的原则建立了一支468人组成的村级电工队伍,并组织全方位的进网作业培训,为发挥这支队伍在服务“三农”中的作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二是加强安全用电教育,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进村入户,宣传保护电力设施、防范触电事故等内容,开展了一次面对面的电力法律法规知识“对话”。三是增强节约用电意识,这次电气化建设中,诸暨市全部采用节能型的变压器、路灯设备,同时配合做农村居民峰谷电表的使用安装,受到了群众的好评。

     (三)与促进社会和谐相结合。一是对所在村的孤寡老人等进行摸底,建立全市弱势群体电费缴纳档案,11个供电营业所实行上门收费,树立“履行社会责任”的良好形象。二是在村级统一配置的社区服务中心,出资设立公益性用电公示栏,实行电工、电费上墙,扩大了农民群众的用电知情权。三是按照“政府主导、财政补贴”的办法,对电气化建设村全部安装了总保、分保、户保三级触电保护装置,极大地提高农村安全用电水平,减少了触电事故等不稳定因素。

      (四)与促进社会共建相结合。由于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资金全部由供电企业出资,因此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社会共同关注显得尤为重要。诸暨市把这项工作与“村企结对”、“双百工程”等有机结合起来,较好地解决了经济欠发达村在除电网建设之外的资金缺口,不仅受到了政府的高度评价,而且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农村电气化查看更多>电气化查看更多>新农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