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国网浙江电力融媒体中心出品
这是否意味着浙江人均用电量也位居全国第一?
答案是否定的。
数据显示,论起人均用电量,2024年,浙江堪堪挤进前五,并比前四位拉开了不小的差距。前四分别是:
内蒙古:21673千瓦时;
宁夏:19067千瓦时;
青海:17744千瓦时;
新疆:16293千瓦时
©国网浙江电力融媒体中心出品
相较内蒙古、宁夏这些人均用电大省,浙江可谓“小巫见大巫”。
实际上,在各省份人均用电量排名中,内蒙古、宁夏、青海以及新疆常年位居前列,超过沿海经济强省。
这一现象看似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错位”,实则与产业结构、能源禀赋、政策导向及居民生活模式密切相关。
为何蒙宁青疆常年领跑?
“重型化”推高能耗:
内蒙古与新疆的能源经济逻辑
内蒙古、宁夏、青海、新疆等地人均用电量居高,本质上是其“能源基地”定位与重工业主导的产业结构共同作用的结果。
过去几十年,内蒙古、新疆等中西部省份,依托丰富的煤炭、风能、太阳能资源,成为国家“西电东送”战略的核心能源基地。
内蒙古煤炭储量占全国1/4,新疆风光资源储量位居全国前列。低廉的能源成本吸引大批高耗能企业聚集。
数据显示,内蒙古电解铝产能占全国20%以上,而生产1吨电解铝需耗电1.35万千瓦时,单此一项年耗电量可超千亿千瓦时。
内蒙古还是煤化工重要基地。过去数十年,煤制烯烃、煤制油等项目密集落地内蒙,仅鄂尔多斯一地煤化工年耗电量超300亿千瓦时。
而在新疆,多晶硅成为重要产业,凭借低廉的电价,新疆多晶硅产能占全球40%,这些产业单位产值能耗是传统制造业的数倍。
作为“电力粮仓”,内蒙古年外送电量超过3150亿千瓦时,新疆外送电量达到1267亿千瓦时。即便如此,本地低廉电价仍刺激高耗能产业发展。2024年,内蒙古全社会用电量5193亿千瓦时,其中工业用电量4523亿千瓦时,占比达到87.1%,远超浙江的65%。
单单用电量大并不能让内蒙古以超过2万千瓦时的人均用电量领跑全国,人口基数低的“放大效应”让内蒙古“全国第一”成为可能。
数据显示,2023年底,内蒙古人口约2400万,新疆人口约2600万,两区常住人口合计不足500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3.6%,工业用电量却占全国8.5%。
以内蒙古为例,人均工业用电量是浙江的3倍,产业结构的“重型化”与人口规模的“轻量化”,共同放大了人均用电量数值。
所以,浙江与蒙宁青疆的人均用电量差异,实则是产业升级与能源基地定位的镜像对照。
浙江的“特殊样本”:
产业升级与生活富裕的用电双引擎
那浙江人均用电量在经济大省中保持领先,又是原因何在?
国网浙江经研院规划中心能源经济研究室专家朱宇豪认为,浙江人均用电量较高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响:
一是核心驱动力在于产业结构的高端化转型、居民生活电气化水平提升,共同支撑用电需求较快增长;
二是由于浙江共同富裕政策的推进,城乡均衡发展,农村电气化水平有所提高;
三是由于“电量分子高速增长+人口分母低位徘徊”的双重效应叠加,推高人均用电水平。
一方面,浙江产业结构以高附加值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尤其在数字经济、智能制造和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2024年,浙江规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高端装备制造业增加值、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较上年分别增长7.5%、10.4%、8.1%,带动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增长14.6%,用电量达到1369亿千瓦时,且增速高于广东、江苏、山东;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为代表的“新三样”产业相关行业用电量112.0亿千瓦时,增速高达34.5%。上述行业生产过程均需要大量电力支撑,直接推高用电总量。
此外,浙江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实现全覆盖,对应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用电量28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6%,其增速亦高于广东、江苏。
©国网浙江电力融媒体中心出品
虽然这些年浙江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但传统产业升级中的“高电耗陷阱”依然存在。
数据显示,2024年,浙江纺织业用电量519.5亿千瓦时,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用电量335.5亿千瓦时,化学纤维制造业用电量168.7亿千瓦时,均位列制造业用电量前十。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浙江四大高耗能行业用电量占工业用电量的比例为15%,已低于广东(16.2%)、江苏(21.3%)、山东(47.4%)。
浙江居民生活电气化的“富裕效应”,也在推高人均用电量。
截至2023年底,浙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23年居全国省区第一,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39年位居全国省区第一,催生高电气化生活方式。
©国网浙江电力融媒体中心出品
数据显示,“十四五”前四年,浙江乡村居民用电年均增速达17.6%,远超城镇居民的3.3%。至2024年,乡村用电占比从2020年的45.7%提升至58.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用电量均印证浙江共同富裕政策落地成效显著,农村电气化水平加速提高。
加之浙江夏季炎热、冬季湿冷,导致冬夏用电双旺。数据显示,2024年夏,浙江全社会降温负荷达到4600万千瓦,超过全社会最高负荷的三分之一。
政策与市场协同:
区域能源消费模式的未来走向
实际上,区域用电量差异本质上是国家战略布局与市场规律共振的结果,未来或将呈现新的趋势。
内蒙古、新疆的高人均用电量,是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与资源禀赋优势的体现;浙江用电强度则揭示了传统产业升级阵痛与富裕社会的生活图景。
这些差异恰是中国经济“多元一体”特征的缩影——既有内蒙古的“能源重镇”,又有浙江的“民富样本”,共同构成中国经济的复杂生态。未来,随着“双碳”目标推进与区域分工深化,这一用电版图或将呈现更富张力的演变轨迹。
眼下,内蒙古、新疆等省份正经历“低碳转型挑战”,从单纯输出煤电转向“绿电+高附加值材料”模式。内蒙古建设晶硅材料集群,单位GDP电耗可能进一步上升。广东等省份正着力“隐形用电转移”,通过承接绿电等,将部分高耗能环节“外置”,本地用电强度可能持续走低。而浙江则面临“用电结构优化”。随着数字经济(低电耗)占比提升与纺织业向外转移,此类产业用电增速将放缓。
国网浙江电力正构建起高质量供电服务体系,持续推进电网建设与智能化改造,通过高效稳定的电力作为强劲托底,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等产业发展提供充沛动力,促进浙江新质生产力飞速发展。
而浙江人均用电量领跑经济大省,彰显全省经济活力与居民富裕,本质是“产业结构升级+城乡均衡发展”的叠加效应。在产业变革与共同富裕的作用下,浙江将用电量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能,也为全国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提供范例。
(作者:融媒体中心 张正华、经研院 邱文欣)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孟姜镇北营子村房屋白墙灰瓦,道路干净宽阔。村北就是角山长城。游客纷纷慕名而来,登长城、参观村史馆、品农家饭、采摘大樱桃。4月25日,冀北秦皇岛供电公司孟姜镇供电所所长孟令楠和员工徐东泽、曹洪利来到北营子村,检查为该村供电的配电变压器,并义务为民宿、餐馆等用电量
4月29日,江苏省发展改革委与江苏能源监管办联合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苏发改规发〔2025〕2号),通过优化上网模式、简化备案流程、保障接网消纳、规范整村开发、强化安全管理,多维度破解分布式光伏发展痛点,为企业、投资者及从业者注入信心。上网模式
4月29日,山西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第二次征求公众意见的公示。文件提出,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工商业光伏,自发自用电量占年发电量的比例应在50%以上,鼓励通过储能等方式优化涉网安全与电网友好性。年自发自用电量占发电量的比例未达到要求时,调
一季度全国能源供应充足,消费保持增长,供需总体宽松,价格稳中有降,能源生产和用电增速呈现积极信号。在4月28日举行的国家能源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邢翼腾表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能源生产稳步增长,规上工业原煤产量12亿吨,同比增长8.1%;规上工业原油产量5409万吨,
“感谢你们专门上门来解释我们这个月电费电量异常的问题。”4月29日讷河市克山农场客户因为新增了一台空调,感觉本月的用电量异常,网格员收到信息后,带着客户每月电费清单到客户家中面对面解答异常情况。为精准分析客户用电诉求,提升办电便利度,优化办电体验,讷河市供电公司以全面推进网格化服务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9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以下简称《规则》),与《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试行)》共同构筑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三个主要交易品种,标志着三大交易品种的规则顶层设计基本建立。通知提到,电力现货市场连续运
近期,全球贸易格局重塑。浙江政企抱团形成合力,既应对短期问题,也谋划长期转型。作为经济“血脉”的电力系统,通过加强电力数据监测分析,为各地政府制定政策、企业优化生产策略提供科学支撑。在“世界超市”义乌,当地供电公司通过电力数据每日监测企业生产动态,结合企业对美依赖度形成多维分析模
广东电网公司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广东省全社会用电量1870.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9%。其中:广东“三新”行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2.9%,新质生产力带动作用持续显现。每10台有4台“广东造”典型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用电量同比增长近10%据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统计,2024年,广东省工业机器人产量占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河南能源监管办发布河南省2025年3月份电力供需情况通报。2025年3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342.5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33%;年累计用电量1058.81亿千瓦时,同比增加0.65%。全省发电量300.92亿千瓦时,同比增加5.23%;年累计发电量935.3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42%。一、电力生产情况
4月29日,江苏省发展改革委与江苏能源监管办联合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苏发改规发〔2025〕2号),通过优化上网模式、简化备案流程、保障接网消纳、规范整村开发、强化安全管理,多维度破解分布式光伏发展痛点,为企业、投资者及从业者注入信心。上网模式
1-3月,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1457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61.1%,同比下降0.14个百分点,占售电量比重为75.3%,同比下降0.35个百分点。其中,全国电力市场中长期电力直接交易电量合计为11100.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4%。3月份,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组织完
据北极星氢能网不完全统计,4月共计16个氢能项目传来消息,涉及氢能制储输用多个领域,详情如下:签约4月,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区)与江苏富仕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协议,建设绿氢智慧能源一体化示范项目。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15万吨绿氢、60万吨绿色甲醇和40万吨绿氨项目。据了解,
4月29日-30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福州举办。在国家“双碳”战略持续推动的背景下,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4月30日,以“共建绿色城市新生态”为主题的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峰会在福州市海峡国际会展中心5号馆成功举办。本次峰会聚焦“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路径等重点
4月30日,江苏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收集《江苏省电力现货市场运营规则(V2.0版)》意见的公告,计划自5月份起,参考新版规则开展调电验证。经营主体包括发电企业、一类用户、售电公司、电网侧储能、虚拟电厂、微电网等。电网企业代理购电根据国家政策参与现货市场交易。其中,参与中长期交易的公用燃煤
近日,江苏省副省长方伟走访天合光能,就稳外贸工作及绿色低碳发展开展调研。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陪同调研并汇报有关情况。方伟详细了解天合光能生产经营、科技创新及国际市场拓展情况,并与企业负责人座谈交流。当了解到天合光能210组件累计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一,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7日,中能建兰州新区绿电制氢示范项目(以下简称“兰州项目”)电解槽成功吊装并精准就位。这一重大工程进展标志着兰州项目正式进入核心设备安装阶段,为项目整体工期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兰州项目预期6月30日启动试运行,投产后将为区域能源绿色转型提供重要支撑。为确保
4月29日,汉星能源200MW/400MWh电池储能项目(一期)在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冯井镇顺利并网交付。该项目旨在提升区域电网调峰能力,促进新能源与储能的深度融合。作为目前安徽省获批在建规模最大的共享储能电站,是安徽省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实践。项目交付现场项目概况#x2726;项目占地50.56亩,约337
北极星环大气网获悉,4月29日,阿克苏市人民政府发布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稿指出,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加大重点行业低效和过剩产能压减力度,推动重点行业产能装备升级改造;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加快光能、水能、氢能等清洁能源发展,实施绿电替代,优化用能结构,到2025年非化石
4月28日,在国家能源局2025年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宣布,“RE100无条件认可中国绿证”。这是2023年以来我国绿证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各方不懈努力取得的重大成果。这一消息迅速引发社会高度关注。RE100是国际上倡导绿色电力消费的非政府组织,在国际绿色电力消费领域有
供给、消费、技术、制度、国际合作全方位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新能源建设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新能源院院长辛颂旭今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随后,各相关部委和地方政府积极行动,加快完善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健康、高质
在能源电力供需格局持续演变的新形势下,电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作为我国“西电东送”的主力军,云南省秉持资源经济与能源产业“一盘棋”的战略布局,加速推进能源全产业链建设,为绿色能源强省建设提供支撑。双轮驱动破解“三缺”矛盾记者在云南多地调研时发现,缺电、弃电和调节能力不足
4月28日上午,宝钢股份湛江钢铁——华润电力分散式风电场项目顺利开工,挖机轰鸣声与海浪声交织,海滨工地上“钢铁蓝”与“生态绿”交融的画卷缓缓铺开。湛江钢铁与华润电力合作建成国内首个工业园区大型分散式风电项目,首次在钢铁厂区应用抗台风海上风机,实现“就地发电、就地使用”的新模式。通过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1日,浙江电力市场管委会秘书处发布《浙江电力领域新型主体市场化响应方案(试行,征求意见稿)》。文件明确,市场化电力响应的市场成员包括电力调度机构、电力交易机构、电网企业、新型主体等。新型主体现阶段主要为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商),后续根据市场运行情况,扩大主体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2日,浙江电力市场管委会秘书处发布《浙江省虚拟电厂运营管理细则(试行,征求意见稿)》,文件明确,省电力负荷管理中心按月依据《虚拟电厂等级评定标准》将虚拟电厂评定为A#x2B;至D档,并更新虚拟电厂数字能力证书。数字能力证书内容包含主体信息、调节能力、等级评定等信息。
4月17日,杭州市发改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2025年杭州市迎峰度夏有序用电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公告。方案提出,当出现短时、突发性缺电情况,按照排定的应急机动负荷方案组织企业机动让电,2025年全市共安排69.4万千瓦应急机动负荷。当出现连续性电源性缺电情况,全市采用A-F级有序用电方案。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2日,浙江慈溪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慈溪市有序用电及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确,完善电力需求响应举措。要继续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引导电力用户根据激励政策,主动改变用电行为,实现削峰填谷,挖掘用电低谷的填谷响应需求,缓解电网调峰压力。进一步深
2025年开年,“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国,科技创新成为浙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作为国家电网的“排头兵”,国网浙江电力正以“数字浙电”为引擎,以光明大模型为抓手,加速布局“人工智能+电力”战略。今起,浙电e家将在「e思享」专栏推出“电力+人工智能”系列深度报道,聚焦前沿技术应用、未来电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全国首个地市级绿证绿电碳业务服务中心在浙江杭州揭牌成立。该中心由杭州市发改委批复同意,依托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和国网(杭州)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组建和实体化运营。据了解,近些年,杭州鼓励新上项目、存量高耗能项目、外向型企业通过购买绿证提升可再生能源消费比例。20
记者21日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了解到,截至3月底,浙江省内光伏装机突破5000万千瓦大关,达到5071.25万千瓦,较2024年同期增加1474.29万千瓦,增长41%,占电源总装机近三分之一。随着装机规模增长,光伏出力也创新高。数据显示,4月15日,浙江光伏最大出力达到3436万千瓦,创历史新高,占当日最大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4日,浙江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对连续3年未在任一行政区域开展售电业务的售电公司市场注销的公告。截止2025年2月底首注地为浙江的16家售电公司连续3年未在任一行政区域开展售电业务(详见附件)。依据规定,对这些售电公司启动强制退出程序。
日前,浙江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4年浙江电力市场年报》,“绿保稳”成效显著。绿电绿证交易活跃,分布式绿电成交总量、绿证成交总量在国网经营区中位列第一,完成年度外购电目标的107%,充分发挥电力保供作用,全面深化完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省间、省内价格保持稳定。自2015年9号文发布开启新一轮电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5日,浙江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规范分布式新能源发电企业、分布式新能源聚合商规范注册入市的通知。文件明确,原在浙江电力交易平台注册为“发电企业”类型的分布式新能源发电企业应注册为“分布式电源”类型;分布式电源应与电网企业签订负荷确认协议或并网调度协议,根据电压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5日,国家能源局浙江监管办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关于进一步提升浙江省新能源和新型并网主体涉网安全能力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文件提出,强化虚拟电厂运行管理。接受电力调度机构直接调度的虚拟电厂按月向电力调度机构提交可调节资源清单和变更申请,月内原则上不得随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