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大唐桂冠天龙湖电力公司抗震救灾纪实

2008-06-19 14:46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抗震救灾抗震救电力公司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强烈震感波及了距离震中仅60多公里的茂县天龙湖电力公司。在道路中断、信息隔绝、陷入“孤岛”、险象环生的情况下,天龙湖电力公司广大员工表现出的是坚韧不拔的意志,是互助友爱的鱼水深情,是乐观向上、受灾不减志的不服输个性——
 
       灾难中挺立的大唐天龙湖人
       ——大唐桂冠天龙湖电力公司抗震救灾纪实
       本网记者伍鲲鹏通讯员谭建

       5月24日16时16分,大地震发生12天后,位于四川茂县的天龙湖电站正式并网发电,灾后生产恢复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成为灾后首个并网发电的较大规模水电站。为了这一天的到来,大唐天龙湖人强忍着对亲人的思念,毅然选择了坚守,全身心地投入到抗震救灾保供电的艰巨任务中,他们为此付出了太多的辛劳。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天龙湖电力公司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临危不惧,在与外界失去联系的情况下,带领员工不等不靠,奋起自救,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坚韧不拔的深刻含义。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个让国人泣血的时刻,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一时间,山河哭泣,大地动容,无数座楼房倒塌,一个个生命逝去。回忆那一刻的情景,当天在天龙湖水电站值班的运行专责刘勇还心有余悸。他说,地震发生前,电站大多数人员都集中在办公室。突然地面晃动了几下但不是很厉害,就跟平时的晃动一样,大家都没有太在意。但后来晃动越来越大,照明灯忽明忽暗,地面像波浪一样上下晃动,吊顶装饰板到处飞落,人们这才意识到是地震了。所有人员立即冲出办公楼,这时看见山上有大量石块滑落,山谷被浓重的灰尘、烟雾笼罩,天空也变得灰暗起来……在这次地震中,距离震中仅仅60多公里的天龙湖、金龙潭电站以及茂县生活基地等生产生活建筑设施、发电设备和送出线路均不同程度受损,所有对内、对外通讯全部中断,两个电站变成“孤岛”。

      在这种情况下,天龙湖电力公司在家的领导副总经理李显明、总工程师覃树敏首先想到的是员工的安全和设备的安全。天龙湖电力公司领导一面组织人员疏散,一面要求大伙儿要保持镇定。公司领导带领员工搭起临时帐篷,把员工集中在厂区安全处进行休息,并及时将部分粮食和水转移到安全地带。同时,在余震不止、垮塌仍时有发生的情况下,公司启动了应急预案,成立了指挥部,并立即在现场开会研究抗震救灾方案。随后,公司领导带领人员查看有无房屋倒塌,迅速组织人员对大坝、导流洞、水工建筑物、高边坡等进行巡视检查。同时,制定了地震后设备恢复启动运行前施工方案,明确了公司领导的分工,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生产自救中。

      紧张复杂的局面,让公司每一个领导都感到肩头沉甸甸的责任。为了稳定员工的情绪,公司领导对员工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及时通过各种方式向员工家属报平安,了解员工家属避险情况。同时,公司专门在成都设立了安置点,将在都江堰的员工家属转移到成都进行了妥善安置,还尽力让他们与茂县的亲人联系。

       在特大自然灾害面前,天龙湖电力公司的领导干部没有退缩,没有被吓倒,而是冲在了最前面。在地动山摇、房倒屋塌之时,他们不是夺路逃生,而是义无反顾地跑向厂里,跑向最危险的岗位。公司副总经理李显明、总工程师覃树敏从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起,就一直坚守在天龙湖电力公司。主震过后,李显明、覃树敏带领中层干部立即进入厂房检查设备情况。这时,金龙潭电站2号、3号机组已保护解列停机,1号机组处于空载运行状态,李显明迅速组织1号机组停机工作,并下令所有人员撤离厂房。在成都学习的天龙湖电力公司总经理黄汉艺在震后当天下午即赶往处于震中地区的天龙湖和金龙潭电站,但是由于道路交通中断进不去,在路上困了两天,被迫又返回成都。第三天听说道路打通了,又冒着随时发生滑坡和塌方的危险,经过两天的艰难跋涉,终于在地震发生五天后回到生产现场,投入到抢险指挥工作中……

       在余震不断、险象不断、食无规律的困境中,公司领导班子始终坚守工作岗位,将维护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保证安全发电作为对抗震救灾最大的支持。他们时刻把员工的冷暖挂在心头,每天十七八个小时或奔波在现场,或一起研究问题,确保了抗震救灾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
       危难时刻,敢不敢站出来,能不能豁出去,是对党员的重大考验。在灾难面前,天龙湖电力公司广大党员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哪里有危险,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地震发生当天,正在金龙潭电站机房值班的值长彭洪波不顾关节炎的疼痛,迅速跑到控制台,一手扶住控制台,一手紧握鼠标执行命令,使机组迅速减负荷,保证了机组的安全。

       地震发生后,金龙潭电站的姚远、郭令泉、杜春贵、杨登科等四人主动请缨要求支援天龙湖电站。5月13日,他们冒着大雨,在余震不断发生的情况下,穿越一座座乱石路障,一边躲避飞石一边徒步前进,从金龙潭电站徒步15公里来到天龙湖电站。为了躲避飞石,他们跑丢了两部手机,竟然毫不知情。顺利到达天龙湖电站后,他们马上加入到抗震救灾的组织工作中。5月18日,在电站通讯未通的情况下,现场指挥部派出两名同志冒着飞石的危险,驱车90公里和阿坝州九龙电网公司进行联系,协商天川线复电事宜……

      无声的示范是最有力的动员。震灾面前,广大员工人心稳定,众志成城,斗志高昂,增强了战胜灾难的信心。公司不少员工的老家都在四川茂县、汶川、绵竹等震灾最严重地区,他们中有的亲属受伤或联系不上;有的家中房屋全部倒塌……但是,他们强忍着对亲人的思念,毅然选择了坚守。因为,他们知道大唐人肩负的使命,知道危难之时灾区需要强大的电力支撑。尽管每天都要面对无数次的余震威胁,坚韧不拔的天龙湖电力公司员工依然忠实地履行着大唐人的光荣职责。

       经过扎实细致的工作,5月12日晚,天龙湖电站3台机组全部恢复空载运行。5月16日,金龙潭电站对所有设备进行了检查和部分试验,处理了受损的220千伏避雷器,恢复了厂用电,5月22日3台机组及220千伏母线零起升压成功,两个电站所有机组基本具备发电条件。5月24日这一天,公司可以说是“三喜临门”。首先是当日16时16分,天龙湖电站通过110千伏天川线向松潘、黄龙机场、若尔盖送电。第二件是金龙潭电站安装了卫星电话,可以与外界联系了。第三件是青海省赴四川灾区工程救援队开始清理天龙湖电站进厂公路。天龙湖电力公司抗震救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天龙湖电站并网发电的那一刻,很多员工流下了眼泪。他们告诉记者,在抗震救灾这场战斗中,身处灾区的电站能及时把电发出来送出去,就是对灾区最大的支持,也是大唐人最大的责任。

      在开展生产自救的同时,天龙湖电力公司想方设法与外界联系,急中生智想出了许多办法。在救援部队的帮助下,一封报平安的现代“鸡毛信”经天龙湖、金龙潭、茂县基地三个站点的接力传递,终于在地震发生51个小时后,通过海事卫星电话发出。金龙潭电站还派出2名员工不顾余震和滚石的危险,跋涉十几公里,赶往松潘方向有手机信号的叠溪镇,几乎与“鸡毛信”同时报出了员工和家属平安的信息。

      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一个个天龙湖人用行动诠释着对企业最真挚的爱。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天龙湖电力公司员工与受灾群众心手相连,共渡难关,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互助友爱的深刻含义。
      地震无情,人间有爱。汶川大地震撼动了大半个中国,却撼动不了华夏子孙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信念。天龙湖电力公司在地震灾害中积极营救和援助过路行人、游客,在自身受灾情况下,无私地拿出自己仅有的一点食品、饮用水和药品,与受灾群众共渡难关,表现出的高尚品德得到了灾区群众的充分认可和高度赞扬。

      在地震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里,天龙湖电力公司第一个反应就是救人。5月12日,地震之后10分钟左右,金龙潭电站接到了岷江对面游客的求救请求,刘高全等7名员工不顾飞石危险和寒冷刺骨的急流,在江上组成一道人墙,把20名游客安全地护送到电站;就在当日下午,电站又接受了3个旅游团队约150人到电站避难。在电站条件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公司发动员工在厂门口搭起临时帐篷,晚间员工自发地将临时帐篷提供给旅游人员、当地农民休息,直到5月15日政府有关部门前来将游客安全转移。天龙湖电力公司在与外界失去联系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依然不断收留外撤的受灾群众和旅游团,最多时达300多人。每当有救援部队路过时,他们都积极主动热情接待,尽其所能地为子弟兵送水送食品,安排住宿。

       在得知陈村水电厂9名员工被困在地震重灾区后,天龙湖电力公司及时为他们提供了必备的生活条件,解决了他们的吃饭、饮水及休息问题,确保了陈村水电厂9名员工顺利脱险,并于5月22日平安返乡。

       很多被救助游客临走时,给天龙湖电力公司写了感谢信,深深地向我们的员工鞠躬,表达谢意。虽然感谢信有长有短,但字里行间都表现出了深厚的感情。在大灾面前,在无助的情况下,我们电厂的员工伸出了援助之手,给他们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据统计,截至目前,天龙湖电力公司已救助、接待、转运救灾部队、游客共计1万余人,协助地方政府抗震救灾出动车辆共计20辆次。

       正如公司总经理黄汉艺所说,在灾难面前,人们需要互相帮助,心灵需要相互温暖。救助这些受灾群众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集团公司三级责任主体迅速反应,果断行动,靠前指挥,彰显责任,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同心文化的深刻含义。
       地震发生后,有关茂县的任何信息都无法传出。集团公司在茂县的天龙湖水电站、金龙潭水电站以及茂县生活基地情况不明,近百名员工更是生死未卜。一时间,集团公司全体员工在关注着汶川大地震的同时,也在焦急地关注着天龙湖水电站、金龙潭水电站。
       灾情就是命令!集团公司三级责任主体立即行动起来,举全集团公司之力抗震救灾。
       地震发生当天,集团公司立即启动了地震应急预案,成立了以翟若愚总经理为组长的抗震救灾领导小组,集团公司领导以及本部部门主任24小时值班,及时与受灾企业联系。

        5月14日中午,翟若愚总经理一行冒着余震的危险抵达成都,在一线指挥抗震救灾。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下午4时左右,在与外界中断  51个小时联系的两个电站传来了平安的消息。所有在场的人员大受鼓舞。“人没问题,这是最好的消息。”翟若愚总经理说。

        5月18日,翟若愚总经理回京后立即在集团公司组织召开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要求在保障员工安全、保证员工生活的前提下,尽快做好天龙湖电站、金龙潭电站的生产恢复工作。会后,集团公司总工程师金耀华、安全生产部安全监察处处长张勋奎一行两人,在交通不便的情况下,辗转近千公里,于5月20日赶到天龙湖、金龙潭电站生产现场,慰问坚守一线的干部员工,传达了集团公司党组对灾区广大干部员工的问候,指导生产恢复工作。

      在天龙湖水电站、金龙潭水电站的抗震救灾工作中,集团公司企业没有分你是哪一家,我是哪一家,而是主动承担起了抗震救灾的任务,相互帮助,给予了受灾企业无私的援助和关怀。

       地处地震中心的四川分公司主动承担起集团公司在川企业抗震救灾的领导和组织责任,成立了在川企业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积极协助广西分公司联系天龙湖电力公司。

       广西分公司取消了原定5月13日召开的工会成立大会。公司总经理戴波5月13日一早就从南宁出发,于5月22日赶到了天龙湖、金龙潭电站指挥抗震救灾,并带去了30万元的慰问金。广西分公司还与水电建设集团组成了联合搜救抢险队,由副总经理钟赵龙带领,5月17日到达天龙湖、金龙潭电站。为加强现场抢修维护的技术力量,广西分公司安排大化电厂四名维修人员于5月20日到达天龙湖电力公司现场,协助进行机电设备维修。

       5月21日,中国水利电力物资公司在接到天龙湖电力公司急需3支避雷器的紧急求援电话后,立即在全系统发出求货信息,全力搜寻货源。经过艰苦的努力,5月24日上午,避雷器与生活用品、办公用品等救灾物资顺利抵达了天龙湖电力公司。

       5月19日,财务公司在与天龙湖、金龙潭两个电站财务部人员取得联系后,在互联网中断和无法传真《委托付款单》的情况下,及时将两家单位1441万元企业存款直接划拨至两家企业在当地银行的账号,用于企业临时支出及灾后重建工作。

      在集团公司、广西分公司和天龙湖电力公司三级责任主体组成的现场指挥部的指挥下,5月24日,天龙湖电站并网成功,开始恢复向黄龙机场送电,履行了“把电送出去,就是对抗震救灾的最大支持”的诺言。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抗震救灾查看更多>抗震救查看更多>电力公司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