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四问皖浙合作煤电一体化投产

2008-08-11 13:56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煤电一体化煤电一体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四问皖浙合作煤电一体化投产

      本网记者梁卫国陈建良报道

       8月6日,淮浙煤电一体化项目凤台电厂向浙江省注入第一度电,有效减轻了浙江省奥运保电和迎峰度夏的电力缺口压力。而煤电行业内外更加关注的目光是,淮浙煤电一体化项目这个新生的市场主体——淮浙煤电公司的“双跨”和均股:跨煤电行业,跨浙江安徽两省。浙皖双方对半投资。
      淮浙煤电公司所属的凤台电厂和顾北煤矿均为生产车间。生产流程是直接把顾北煤矿的煤运送到凤台电厂,凤台电厂发的电直接通过50万伏高压线送往浙江。煤电公司只有电这个终端产品,凤台电厂和顾北煤矿都作为成本控制中心,利润中心在淮浙煤电公司。
      安徽省长王三运评价说:“这种煤电一体化的优势是,无缺煤之忧,无市场之忧,无铁路运力之忧,无煤电行业壁垒之忧”。
       那么,煤电为什么能够成功合作网、和谐合作?煤电的合作创新在什么地方?煤电两家企业能否融合?今后的发展前景如何?本记者进行了采访。


      一.煤电为什么能够成功合作、和谐合作?


        煤电强势企业的联合为合作奠定基础。淮浙煤电公司的两个“东家”分别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淮南矿业集团)和浙能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浙能集团)。这两家企业都是行业内的骄骄者。淮南煤矿已有百年开采历史,是国家13个大型煤炭基地和6个煤电基地之一,淮南矿业集团在治理瓦斯治理技术、地温、地压等方面领跑全行业。矿井建设管理和安全生产等方面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浙能集团作为浙江最大省属国有企业之一,浙能集团是我国经济大省浙江电力的主要供应者,截至6月底,集团控股管理发电装机容量约1600万千瓦,占全省6000千瓦以上发电装机容量的36,统调机组占浙江省内统调装机容量的51.8,肩负着保障浙江能源供应安全的重大责任公司控股、参股发电装机容量1530万千瓦,占浙江电力装机容量的35。两家企业分别投资50成立的淮浙煤电公司于2005年6月在安徽淮南成立。公司下设凤台发电分公司和顾北煤矿分公司。项目同步建设一座装机容量为4台600MW机组(一期为2台600MW机组)的凤台电厂和一对年产600万吨煤炭的顾北煤矿,投资约130亿元。淮南矿业集团与浙能集团一家卖煤一家买煤的企业历史上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在煤炭价格低迷的时候,浙能集团曾经帮助淮南矿业集团度过难关。在合作中,两家企业逐渐达成一种共识,要把朋友做成亲戚,把买卖关系升级为更高层次的合作:集中两家最优势的资源,共同投资建矿井,办电厂,把矿井和电厂作为一个企业的两个生产车间来管理,共同抵御市场风险。

       浙皖两省政府科学决策和大力支持为企业合作提供坚强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社会经济发展一路高歌猛进。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浙江用电出现了强劲的增长势头。2003年,全国发生大面积电荒,浙江因拉闸限电少用电量34.09亿千瓦时,占全国的54%。2004年全国有26个省区发生煤荒,包括产煤大省在内的88家电厂发生缺煤停机事件。2004年2月20日,时任浙江省副省长王永明与时任安徽省黄海嵩副省长会谈,达成了能源合作事宜。浙皖双方会议决定:同意浙能集团和淮南矿业集团合资成立煤电一体化合作项目;同步建设一对年产600万吨煤炭的矿井和一座装机容量为4×60万千瓦的发电厂,其中发电厂所发电量全部供给浙江省。双方投资股比均等。同时共同积极推进与之配套的输电通道的规划与建设。这个纪要规划就是淮浙煤电公司的雏形。

      随后在立项、设计勘察、项目论证、审批、建设等过程中,浙皖两省、市各级领导多次亲临现场指导工作,慰问建设者们,对项目筹备和建设给予积极评价和细致的指导,为煤电一体化项目建设成功提供了最强大的动力和最可靠的保证。
      两省经济经济结构的互补性是成功合作的根本原因。从历史上看,两省地缘近、人缘亲。从经济上看,浙江是经济大省,却是能源小省,而安徽的煤炭资源储量丰富,经济上是欠发达省。淮浙煤电一体化项目的建成将成为浙皖两省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引擎。据了解,浙江省今年最大电力供应缺口在300万千瓦时以上,凤台电厂建成投产后,今年将计划发电量为25.65亿千瓦时,全部供给浙江省,将缓解浙江省电力供应紧张状况。煤电一体化项目推动安徽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发展,承接华东特别是“长三角”在文化、经济等方面的辐射和影响,带动了安徽地方经济的发展,项目开工后,项目所在地凤台县运输、餐饮、娱乐等行业如雨后春笋,村民的就业、生活、环境等得到了大幅度改善和提高,使以往的工农利益冲突转变为利益和谐,项目所在地凤台县连续数年跻身安徽省县域经济综合“十强县”。

       二.煤电合作创新在什么地方?

       优化资源配置。淮浙煤电一体化项目是两家企业战略发展结合的结果。该项目是浙能集团提出的“大能源战略”首个跨省项目,也淮南矿业集团提出了实施“建大矿,办大电,做资本”战略的第二个跨省项目。该项目一出生就是苍天大树。两家企业倾注了最优质的资源人员参与了煤矿和电厂建设,淮南矿业集团公司董事长王源说:新项目投入了两家企业一流的设备、一流的人员、一流的管理。
       体制创新。淮浙煤电一体化项目集中了两家股东集团的资源、资金、技术、市场、管理和人才等诸多优势,发挥了较强的耦合效应。创新性的均股投资、煤电一体运行模式打破了行业和区域界限,解决了“市场煤”、“计划电”之间由来已久的矛盾,延长了企业产业链,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变输煤为输电,克服了铁路运力瓶颈制约,减少了运输成本和环境污染。均股投资的煤电一体化被业界公认为“淮南模式”,受到了国家发改委的肯定。

       代表先进生产力。为了避免走先发展、污染环境、再治理的老路,顾北煤矿在淮南矿业集团系统内率先实行主井煤流系统和排矸系统封闭式皮带运输管理;凤台电厂做到消音、除尘、废水处理、脱硫工程同步建设,全面实现“环境双达标”。淮浙煤电公司推行市场化运作模式,矿井实行部分经营权与所有权分开,把煤矿选煤厂和机电修配中心等单位采取经营承包的方式管理,对地面通用岗位委托物业公司管理,对地面通用岗位和井下部分岗位实行劳务工派遣制。以技术创新促进先进生产力的运用,先后建立了较为先进的OA系统、HR系统、调度、瓦斯监控检测等信息化工程,做到了装备现代化、系统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形成了信息流循环闭合。

      三.煤电合作如何规避风险?

      目前,对于煤电合作业界质疑的声音是:企业多元化经营会不会带来的风险问题,两个不同企业的文化如何融合的问题。
      浙能集团办公室副主任倪震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上的必然选择。浙能集团不是盲目扩张,而是电力企业向煤煤炭产业链的自然延伸,两家企业强强联合形成的是核心竞争优势。新企业具有开发独特产品、独特技术、独特营销能力。两家企业的多元化是找准时机,把握规模的科学多元化,因而能够防止多元化经营的风险。
       淮浙煤电公司逐步形成了独特的煤电新文化。淮南矿业集团公司董事长王源说,煤炭行业的文化是吃苦耐劳,安全上的准军事化管理安全上是准军事化管理,而电力行业是高技术,精细化化管理;淮浙煤电公司成立后,把浙能集团企业文化和淮南煤矿企业文化有机结合,制定了蕴涵两家集团融为一体、凤凰展翅、皖电东送等寓意的公司标识的视觉识别系统,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由制度文化向精神文化延伸。

       党组织在淮浙煤电公司充分发挥重要作用。2005年6月28日,淮浙煤电公司在淮南市工商局正式登记注册。7月29日,淮浙煤电公司就成立了中共淮浙煤电公司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委员会,和中共淮浙煤电公司煤电有限责任公司纪律检查委员会,淮南矿业集团公司董事长王源任党委书记,浙能集团派出的傅木庆(即淮浙煤电公司总经理)任党委副书记,的王世昌任党委副书记兼纪检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党组织以“讲境界,长本事”为突破口,通过“作风年建设”等活动推动党员干部作风的转变和能力的提高。党组织尽力为职工的工作和生活创建条件,建立了宽敞舒适的宿舍楼和职工食堂,建立了职工文化活动中心,增进了煤炭公司好发电公司员工的相互学习相互与交流。党组织大力实施素质工程,在现有1588名员工中,大专以上学历661人,占员工总数的41.62。公司和分公司有专人负责培训工作,截止2008年5月底,累计培训职工10948人次,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四.煤电合作发展前景和对行业的借鉴意义如何在?

       安全可靠、资源循环、绿色环保、管理科学、效益一流、环境友好这24个字是淮浙煤电公司这个新型能源企业向世间宣告的自己目标。以凤台电厂1号机组投产为标志,淮浙煤电公司将由基本建设期全面进入到生产经营期。浙能集团董事长吴国潮说,下一步重点是全面推进规范化、集约化、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完善煤电一体化企业管理模式,抓好安全生产,促进经济发展。同时全力以赴,在两省政府和两个股东集团正确决策和大力支持下,力争将凤电二期工程列入国家“十一五”电力建设后三年发展规划,实现一、二期工程的连续建设,实现企业规模经营和效益最大化。

      在投产仪式上期间,两家集团公司和浙江省、安徽省政府负责人都表达了要依托现有基础、优势,加快推进二期工程建设的意愿;浙江省常务副省长陈敏尔还希望淮南能有更多煤到浙江,双方合作空间进一步拓宽。
       业内人士称,煤炭和电力行业的纠纷,对于电力企业和煤炭企业而言,谁也不是赢家。在某种程度上更影响了电力的供需大局。正是在纷争之 中,煤炭和电力企业认识到,煤炭如果供应过剩,则煤炭企业面临风险;煤炭如果供应短缺,则电力企业处于被动。只有相互的合作,才能形成稳定的供求渠道,形成利益共享机制,最大限度地避免市场的风险。目前的电煤的合作热,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产生的。
       在激烈的竞争中,打破行业之间的壁垒,相互渗透,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应该是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正如项目投产仪式上,安徽省政府常务副省长孙志刚所说,这种合作代表着能源产业发展的新方向。不只在电煤之间,在其他关联度很强的行业之间,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融合的速度也将会进一步加快。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电一体化查看更多>煤电一体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