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珍藏30年】平阳从弱到强的嬗变

2008-10-15 14:12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30年珍藏30年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喜看平阳电力改革开放三十年发展巨变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平阳电力经历了由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嬗变,电网建设趋于合理,电力供给能力不断提高;电网更加坚强,农村实现户户通电;服务更加优质……平阳电力的一系列巨变,从一个侧面见证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平阳县发展的历程。

      最新统计资料显示,平阳县今年前8个月的售电量达到10.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01%。据预计,平阳县2008年总售电量将超过16.63亿千瓦时,是1985年的24倍。

      1979年以前,平阳县仅有1座60年代初建设的110千伏平阳变电所和2座35千伏变电所。1983年平阳县电网并入华东电网时,全县电力基础设施十分薄弱,整个电网负荷由全县仅有的一座110千伏平阳变电所供电,境内输配电设施均属60年代产物,设备陈旧、线路老化、故障频发,严重制约平阳经济发展,危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影响电力企业自身的发展。加快电网改造,改善电网结构,提高用电安全性和可靠性,已成为全体电力职工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1999年,国务院致力于“改革农电体制,改造农村电网,实现城乡同网同价”这一伟大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平阳也迎来了电力发展、电网改造的大好机遇。通过三年时间,平阳县供电局投资1.74亿元对全县电网分批进行改造。三年过去了,广大电力职工的辛勤劳动换来了丰收硕果。我们欣喜地看到,当初的宏伟蓝图正在逐步变为现实。经过三年的建设和改造后,平阳县电网面貌焕然一新,网架结构更加坚固,一改过去“卡脖子”的状况,走出了“有电送不进,有电落不下,有电用不上的”怪圈,为国民经济健康持续提高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障。 

      电网直接关系经济和社会安全。为了改变电网建设落后制约企业发展的被动局面,为企业发展提供充足的电力支持,2005年,平阳县开始了新一轮电网建设期,全面掀起了电网建设攻坚的热潮,通过全体电力员工攻坚克难、全力推进,平阳电网建设驶入“快车道”。
一个个电网工程建成投运、一组组令人振奋的数字,折射出了电网建设的飞跃发展,见证了平阳电网的发展历程,也充分展现了电力企业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2005年12月,500千伏南雁变建成投入运行,平阳电网进入了500千伏时代,供电能力显著增强;
     2005年12月,《平阳“十一五” 电网规划及2020年远景展望》通过审查;
     2006年10月,平阳县行政区域内实现“户户通电”,无电户彻底结束了点油灯、蜡烛的历史;
     2006年220千伏昆阳变电所、110千伏鸣山变电所、110千伏龙头变电所扩建工程和35千伏鳌江变电所以及南雁变送出等工程如期投入运行,改善了全县电网网架结构,有效缓解了局部网络制约问题;

     2007年6月,温州电力局与平阳县人民政府签订了《全面加快平阳电网“十一五”发展、共同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会谈纪要》,对于全面推进平阳电网建设和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推进平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确保实现“十一五”的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7年相继投运了110千伏横河输变电工程、110千伏新鳌输变电工程、220千伏垂杨变主变增容改造工程、110千伏郑楼输变电工程、500千伏南雁变增容工程。这些工程的投运,对于加强平阳电网的骨干网架建设,提高平阳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努力减少网络制约对平阳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温州以南电网的供电紧张局面,

      全体电力员工的艰辛和汗水铸就了平阳电网的光辉业绩,截止2007年底,平阳电网已拥有500千伏变电所1座,容量75万千伏安;220千伏变电所2座,变电容量690兆伏安;110千伏变电所7座,变电容量为434.5兆伏安;35千伏变电所8座,变电容量为184.6兆伏安,35千伏线路14条总长度为102公里,电网结构日趋完善。

      三十年的巨变,令人欢欣;三十年的腾飞,催人奋进。站在新的起点,全体平阳电力人将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顽强拼搏,求真务实,再创辉煌,努力为平阳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作出更大的贡献。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