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珍藏30年】电气化富了万户农家

2008-10-15 14:13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30年电气化珍藏30年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高鹏强 管其乾
建国59周年之际,笔者来到福建永安市的一些乡镇农村,充分感受到了改革开放30年和新农村电气化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
建设新农村 电力要先行
永安市是2006CCTV魅力城市,别名“燕城”,是海峡西岸福建中部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以水泥、纺织、林业为主要产业。这里有广袤的田野,茂密的森林,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1984年,永安撤县设市,现全市总面积2932平方公里,辖有11个乡(镇)4个街道,有228个村委会30个居委会,总人口32.16万人,全市人均GDP达2.99万元,居民户通电率达100%。2007年,人均用电量为5531千瓦时、人均生活用电量445千瓦时。
近年来,永安市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按照 "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的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成立了永安市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领导小组,制订了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实施方案,将电网规划主动纳入当地政府的总体规划,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计划纳入永安市新农村建设规划,有效地提升了新农村建设与农网建设规划的协调与统一。成立村、镇两级电气化建设协调小组,有机协调解决和化解电网建设与村镇建设的矛盾,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顺利展开。
舍得投入 措施得力
为不断提高农村供电质量和服务水平,永安供电局等2家县级供电企业更是长期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作为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通过抓管理、抓发展、抓落实,安全生产、电网建设、优质服务等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安全生产是电气化建设的根本,他们狠抓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推行"一个手册,两条红线,三面红旗",开展安全性评价等活动,创造了连续安全生产4000天的纪录。坚强电网是电气化建设的根基,自2006年以来,供电部门不断加大电网改造投资力度,每年投入1.8亿元以上用于电网建设,着力打造坚强电网,重点解决电网“卡脖子”和“低电压”问题,至2008年上半年,永安市拥有220千伏变电站2座,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27座,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786.6公里,在"十二五"期间,还将建成一座500千伏变电站、两座220千伏变电站、6座110千伏变电站,为永安市经济发展和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优质服务是电气化建设的提升,1996年永安供电局率先在永安市开展承诺服务,多年来永安供电部门始终“有诺必践,有践必行”,不断加压,切实开展“五常管理”、“准军事化管理”,视优质服务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取得永安市民主评议行风首批“免评”单位、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电力企业用户满意企业”等荣誉。另外,为进一步提高供电可靠率,他们还大力开展带电作业、零点作业,仅2008年上半年完成10千伏带电作业23次,增加供电量14.148万千瓦时。
在上级领导大力支持下,永安供电局等2家县级供电企业大力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一个电网坚强、管理规范、供用电有序,“户户通电、供电可靠、安全经济、供用和谐”的新农村电气化县正逐渐建成,呼之欲出。至2008年全市共有78个村(居委会)达到“新农村电气化村”标准、6个镇(街道)达到“新农村电气化镇”标准分别。
硕果累累 富了乡村乐万家
永安是胡总书记牵挂的新农村热土,2006年1月13日下午,胡总书记亲临永安市小陶镇八一村视察;2006年3月12日 ,胡总书记给朱光木和刘茂千回信,勉励乡亲们抓住当前有利时机,用好中央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此后,八一村成为福建省3个全国新农村建设联系点之一,也是农业部挂包的新农村建设100个联系点之一。
实现农村电气化以后,八一村先后引进了纺织厂、石料开采场、竹胶板厂,还兴建了篮球场、科教文体服务中心、健身路径、40多盏路灯。2007年人均收入达到5752元。
2006年4月份,一位厦门客商对八一村进行实地考察后决定投资兴建年总产值可达1.2亿元人民币、解决农村劳动力1000余人的八一纺织厂,永安供电局领导得知此事后高度重视,在局生产例会上专门讨论八一工业园和八一纺织厂的用电问题,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实地察看了线路走向及现场环境,决定新架设一条小陶变电站至八一村工业园总长4.5公里的10千伏双回线路,同时为八一村纺织厂新装一台250千伏安的变压器,有效地解决了八一村纺织有限公司的用电问题。
八一纺织副厂长黄文生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厂的电力供应很正常,没有正常的电力供应,我们的企业就无法正常运转,农村电气化建设给我们的企业插上了翅膀,我们对永安供电局的服务感到满意”。
新农村电农村电气化,受益的是农民。该市小陶镇桐林村村民老魏高兴地说:“永安供电局的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给小陶镇农村带来的变化是有目共赌的,良好的电力供应,优化了投资环境;每个村庄都有路灯,美化了环境;电力还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极大方便,空调、微波炉、电磁路都能正常使用,新农村电气化建设造福了千家万户”。
走进全国林改第一村洪田镇洪田村,我们充分感受到电力为林农增收带来的活力。
出口创汇企业永安亨雅竹胶板厂是一家年产值1500多万元的规范化企业。该企业董事长胡泽平是浙江丽水市人,2002年慕名来到洪田这块热土投资办厂,寻求更大发展。几年的发展,企业效益喜人,他说:“建厂6年来,亨雅连续实现了安全用电、安全生产,创建平安和谐企业,有洪田供电所员工的一半功劳”。
如今在永安这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上,到处是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新气象”, 新农村的电气化建设,正把一幅幅的美丽的新画卷展示在人们的面前。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