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简介实践企业社会责任

2008-11-13 08:42来源:www.chinapower.com.cn  关键词:社会责任华能集团公司华能集团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华能珞璜电厂在我国第一家引进和引用大型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设备和环保技术。

  2、华能天津杨柳青电厂最早引进国外先进的液态排渣、飞灰复燃、低氮氧燃烧等技术。

  3、华能岳阳电厂4号机组率先在国内实现了脱硫装置与机组同步投入商业运行。

  4、华能北京热电厂率先引进国际先进的烟塔合一技术,脱硫的净烟气通过冷却塔排放,

  成为国内首个可取消烟囱的电厂。

  5、华能榆社电厂采用石灰石-干法脱硫工艺,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干法脱硫装置,其建设、稳定运行为解决缺水地区的大容量机组脱硫探索了一条新路。

  6、华能北京热电厂率先在国内利用城市污水,经处理后作为循环补充水,年节水1000万吨。

  7、华能玉环电厂在国内率先采用“双膜法”海水淡化工艺,建成国内电厂中最大容量的海水淡化工程,每年可节约淡水资源800万吨。

  8、北方电力公司乌拉山电厂建设投产了首台国产30万千瓦直接空冷机组。

  9 、华能北京热电厂率先启动燃煤电厂二氧化碳捕集示范项目。

  华能向江西电力公司捐款100万

  2008年2月22日,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向省电力公司捐赠100万元,以支持江西电网积极开展灾后重建工作。目前,该集团在赣投入运行的有井冈山电厂,并将建设瑞金电厂。

  华能集团向福建、浙江两省台风灾区各捐100万元赈灾款

  2007年8月20、21日,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分别向遭受台风“圣帕”袭击的福建、浙江两省各捐献人民币100万元,并发出慰问信,支援两省的灾后重建工作。

  目前,华能集团电力服务范围遍及包括福建、浙江在内的23个省、市、自治区。华能在努力向社会提供安全、稳定、清洁、可靠的电力,积极支援地方经济建设的同时,一贯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与和谐社会建设。

  华能支持新农村建设澜沧江“百千万工程”取得积极进展

  2007年7月,华能集团公司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澜沧江“百千万工程”取得积极进展,在整个流域地区形成了当地政府和老百姓关心、支持水电建设事业,电站建设有力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全面进步的和谐发展新格局,得到了云南省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及当地群众的高度赞扬和肯定。

  目前,“百千万工程”已经或正在建设希望小学16所、卫生室20个、文化室12个,资助20个村进行村容村貌整治、250名乡村教师进行业务培训、250名初高中毕业生就读职业技术学校、1000名困难中小学生完成学业、2500个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4万人参加国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完成5900人的饮水解困工程,正在建设支持新农村建设“百千万工程”示范点4个。

  华能全面部署参与新农村建设工作

  一是确保安全稳定发电,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能源支持。坚持华能“十一五”电力发展规划确定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及发展方针,加快电力核心产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利用技术优势,支持地方加快农村能源建设,在具备条件的地区,扶持发展小水电和太阳能、秸秆、风力发电;要切实抓好电力安全生产、经营、基建等工作,提高供应能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能源支持。

  二是积极拓展西部省份电力项目,带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积极支持和帮助革命老区及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在电力开发布局上,要继续向西部地区倾斜,抓紧做好在内蒙、云南、陕西、西藏等地区的电力项目建设工作,力争早期投产发电;继续在新疆、宁夏、贵州、广西等地区开发项目。所有新建项目,都要与当地新农村建设规划相协调,强化环保意识,切实做好企业所在地的环境保护、环境治理,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以项目开发带动当地经济增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水电企业要在地方政府支持下,落实好移民政策和后期扶持政策,实现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的目标要求。

  三是水电流域公司项目开发要与建设新农村、促进当地发展有机结合。坚持有序开发,编制项目规划考虑当地新农村建设的有关要求,力所能及地帮助项目所在地改善基础设施。切实做好征地移民工作,认真执行国家有关移民政策。做好库岸保护、水土保持、防洪度汛工作,为库区周边新农村建设创造发展条件。认真落实开发性移民方针,加大资金投入,配合地方政府妥善解决电站移民历史遗留问题,把改善和提高移民生产生活环境作为重点,积极创造条件,扶持当地经济实现滚动发展。

  四是巩固提高扶贫开发成果,把扶贫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抓实抓好。巩固扶贫开发项目,按照“抓科技、兴产业、强基础、促增收”的扶贫思路,从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业生产科技含量入手,采取以科技兴产业、靠产业促增收的办法,变“输血式”、“救济式”扶贫为开发式、造血式扶贫,逐步深化扶贫工作内涵。要采取干部挂职、专家咨询等办法,不断为重点扶贫地区输入人才,为当地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

  五是支持农村发展社会事业,促进当地精神文明建设。利用多种形式宣传文明新风,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社会和谐。

  华能集团全力做好好奥运会和残奥会保电工作

  按照华能集团《保证奥运会安全环保稳定工作方案》和《奥运会期间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总体部署,华能各单位继续执行以“百日安全生产专项督查”为抓手的安全、环保、稳定“三位一体”的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大设备维护和燃料管理工作力度,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各单位还高度重视做好电力设施的安全保卫工作,按照奥运会保电期间的各项措施,坚持一贯地提高警惕,常备不懈,完善有关的应急救援预案,继续严格执行安全生产“零”报告制度,一旦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按照集团公司“三个渠道”报告的规定及时上报。

  华能集团向地震灾区捐款达6021万元

  5月12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在全力做好华能四川公司水电站抗震救灾、恢复和保证电力安全生产的同时,积极开展向地震灾区捐助活动。 截至5月28日13时,华能集团公司已累计向地震灾区捐款6021万元。此外,华能系统广大党员还踊跃缴纳“特殊党费”337.85万元。

  华能45亿元大单支持东方电气灾后重建

  5月24日,华能集团与东方电气集团在四川成都签订了价值约45亿元的发电机组设备订单。这是地震后东方电气集团签订的最大订单,对东方电气迅速开展生产自救和灾后重建将起到积极而重要的支持作用。

  华能集团作为我国最大的国有发电企业,在得知东方电气受灾严重消息的第二天,就向该公司发出了慰问信,并先后捐款共1000万元,迅速支援该公司开展抗震救灾。不久,华能集团党组又研究决定,以签订机组设备合同的方式,对东方电气重建给予更大力度、更有效的支持。这次签订45亿元合同是华能全力支持上游兄弟国企恢复生产和灾后重建、支持国家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一次实际行动。

  华能确保2008年春节安全稳定发电供热

  全力支援抗灾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

  2008年春节前夕,中国华能集团公司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抗灾救灾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深入动员和组织华能系统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切实做好安全稳定发电供热工作,积极参与抗灾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齐心协力夺取抗灾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确保受灾地区人民群众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为帮助受灾地区抢险救灾、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节前华能集团各单位纷纷开展了向灾区群众捐款捐物等多种形式的送温暖、献爱心活动,2月3日,华能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响应国家号召,向全国红十字会捐款260多万元,以实际行动支援抗灾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社会责任查看更多>华能集团公司查看更多>华能集团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