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市场正文

用电水平回到三年前 电荒到过剩山西电厂陷巨亏

2008-12-25 10:17来源:www.chinapower.com.cn  关键词:电荒山西电厂山西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仅仅四个月,电厂停机的原因已经从缺煤变成了客户对电力需求的减少,然而不变的是,2008年全国火电企业全行业持续亏损。有分析人士形容,一年来火电企业备受煎熬,他们从夏天的火焰中直接落进了冬日的海水,其间甚至没有感受到过渡时的一丝温暖。

  储煤场的冷与热

  “我们从东门走吧,南门送煤的车多,容易堵。”2008年12月15日,当《山西青年报》记者提出去电厂的储煤场看看时,太原第二热电厂政工部工作人员张楠这样说,然而就在五个月前,记者同样在二电厂南门看到的却是门可罗雀的场景。

  车多了,煤也多了。

  上次来储煤场,记者是直接开车进去的,因为那时的储煤几乎见底,偌大的场地只放着5万吨煤。而现如今20万吨的煤炭存量已经高高地堆成了山。

  “看到这些地上的煤泥了吧。”张楠指着路边煤车经过时抛洒下来的煤面儿说,“在今年七八月份电荒的时候,这些我们都是要铲起来用的,可现在已经没必要了。”

  跑煤炭运输十余年的老师傅侯钢对省内电厂存煤的变化同样深有体会,“前半年电厂缺煤缺得厉害,就算是从东山拉上发热量只有3000大卡的劣质煤也照样能送进去。可是到了后半年,电厂好像又一下子不用煤了,有的电厂甚至要把煤卸到大门外边,因为煤场已经满了。”

  “今年电厂对煤炭的需求变化太大了,虽然我并不分管运销,可是前半年仍然会有很多人跑过来找我,想靠关系买一点煤。结果到了十月份,煤炭忽然就没了销路,前几天董事长和总经理一起去山东的电厂跑销路了。”以生产电煤为主的太原东山煤矿有限公司宣传部部长李美忠对《山西青年报》记者如是说。

  发电量更低了

  煤炭的存量上来了,电煤的市场价格也从今年最高时的780元降到了400元左右,可随着经济的转冷,我省乃至全国发电企业的发电量却下降了。

  “虽然存煤的量上来了,可我们的发电机组仍然不能满负荷运转,120万千瓦时的发电能力目前我们只带着90万的负荷,至少有1/4的发电能力闲置着。”梁杰无奈地向《山西青年报》记者表示,“今年我们横竖都是亏啊”。

  “在省内电厂,我们的日子并不算是最难过的。因为我们还负责着太原市的冬季供热,如果发电负荷太低就不能保证抽出符合要求的热气,所以我们还算不错,有一个最低保障,那些不负责城市供热的电厂日子就更难过了,发电负荷率往往仅有50%左右。”张楠补充道。

  山西电力行业协会副理事长李建伟告诉《山西青年报》,“全省的电力负荷目前仅有50%左右,许多电厂都处于半开工状态。”

  和前半年煤价过高,因缺煤而导致的电厂开工不足不同,如今省内各家火电企业不能满负荷运转是由于国内经济下滑导致许多工业企业倒闭,特别是高耗电的重工业企业大多实现限产或停产措施,各地用电需求骤减而造成的。

  “经济快速下滑导致占全社会用电六成左右的重工业用电增速骤减为10.4%,比上年降低7.3个百分点。其中,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四川、宁夏等6个地区9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出现了负增长,下降幅度分别为5.12%、2.5%、6%、2.27%、1.7%和10.71%,北京、天津、河北已经连续两个月出现负增长,是导致用电增速放缓的最重要因素。”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相关负责人提供的一组数据,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经济下滑,已经严重地拖累了电力企业的发展脚步。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发电量为2645亿千瓦时,同比下降了4.0%,其中以煤为燃料的火力发电下降尤为明显。

  11月5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燃料分会会长解居臣曾在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研究中心举办的2008煤炭经济运行分析会上透露,“这是1999年以来中国电力首次出现单月负增长。”

  然而,继10月出现首次月度负增长后,发改委知情人士表示,11月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可能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1%还多。

  亏损额是建国之最

  虽然国内的电力需求在不断地下降,但是今年前三个季度全国电厂的总装机容量却在增加。

  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今年1~9月,全国电源基本建设完成投资2166亿元,新增生产能力5648万千瓦,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发电设备容量同比增长了13%。

  而山西电力公司调度中心主任陈佩琳早在今年七月份接受《山西青年报》采访时就表示,“现在,我省乃至全国的总装机容量已经基本满足需求,用电量与装机容量不足的矛盾已经不再是电力行业的主要矛盾。”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指出,电力供应在增加,社会用电需求下降,对发电企业最直接的影响,是导致设备利用小时数的下降,这对今年上半年因煤价上涨而亏损的电企无疑是雪上加霜。

  据国家电监会数据显示,下半年国内电力需求呈现快速下降的态势,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到年底预计会跌破5000小时。

  而山西电力行业人士称,“5000小时是发电企业的盈亏平衡点,电厂发电设备利用小时低于5000小时则代表着电力供应步入过剩,电企必然亏损。”

  李建伟告诉《山西青年报》记者,“用电需求骤减给电力企业带来的损失,已经远远超过了上半年煤炭价格过高给电企带来的成本亏损。”

  梁杰也说,“在煤价过高时,我们本着社会责任必须要赔本发电,到现在基本盈亏平衡了,各地却又不要电了,电不能储存,我们是左右都亏啊。”

  “这种转变来得太快,是建国以来所未有的,其所带来的亏损也是我们建厂50年来所未见的。”梁杰接着感叹道。

  “亏损至少在数亿元。”张楠说,“我们已经连续几个月没有看见奖金了。”由于种种原因二电厂各方人士均没有向我们透漏今年亏损的具体数额,但仅仅从一个模糊的数字和职工减少的收入上,我们已经能够感受到今年电厂亏损所带来的寒意。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人士日前表示,1~8月份,全国火电行业由去年同期净盈利455亿元转为净亏损216亿元,全年的亏损将达到700亿元人民币。

  而据相关资料显示,1~10月份全国五大发电集团中,国电集团亏损约65亿元,华电集团亏损61亿元,大唐发电亏损60亿元,中电投亏损48亿元,华能集团亏损34亿元。

  李建伟称,“前十个月,全行业268亿元的巨额亏损是建国所未有,而且以后的形势并不乐观。”

  危机影响

  耗电大户产量下降

  发电量的下降超过工业生产速度的下降,主要是由于一些耗电量大的如钢铁和水泥等重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所致。

  11月份生铁、粗钢和钢材产量分别下降16.2%、12.4%和11%;水泥1.3亿吨,增长2.8%;汽车71.4万辆,下降15.9%,其中轿车43.3万辆,下降10.1%。

  从主要行业来看,大部分装备制造业如通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以及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速纷纷持续回落。

  发电量创最大跌幅

  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31292.70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6.8%,但从单月看,11月我国发电量增幅同比下降9.6%,创历史最大月度降幅。

  由于发电量增速下降,导致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继续下降。1~11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为4317小时,比去年同期降低269小时。其中,水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3415小时,比去年同期增长81小时;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4508小时,比去年同期降低326小时。

  经济开始进入寒冬。由于电力不存在库存的问题,用电量下降就意味着经济同步甚至加速下降,而近期用电量的持续大幅下跌或许已经暗示经济开始进入了寒冬。数据显示,1-11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67%,其中第二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35%。

  用电水平回到三年前

  正在全球蔓延的金融危机已经给中国的能源产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目前中国的能源供应正由持续偏紧向短期相对过剩转变。

  据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副司长王思强介绍,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国内能源需求增速正在下降。用电减少的局面正由东部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向西部省区蔓延,部分省区的用电量下降幅度甚至超过三成。

  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副司长郝卫平此前在“中国电力走势高级研讨会”上指出,国内过重的产业结构和过度的出口依赖导致耗能产业一旦下滑即对电力影响剧烈。在部分省市,用电消费下降幅度超过30%。预计12月份部分地区用电总量将回到2005年水平。

  需求恢复需1~2年

  受经济下滑的影响,“电力过剩”局面将继续显现。

  分析人士指出,工业电力需求明显回落是发电量下降的重要原因。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结果显示,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比上年同期回落11.9个百分点,与上月相比则回落2.8个百分点,这已是工业生产增速连续第5个月明显回落。从季节因素调整后的数据看,当月工业增加值环比负增长1.4%,同样是连续第五个月负增长。

  国家电网战略发展部潘尔生曾指出,电力市场短期供大于求的局面已经形成,电力需求恢复要经过1~2年时间,明年将是电力行业最困难的时刻。他预计,2009年国内全社会用电量增长将在3%左右。(来源:山西青年报;记者苏景岳)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荒查看更多>山西电厂查看更多>山西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