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电企改变策略 收购小煤企自产自用将成趋势

2008-12-30 10:12来源:北京商报  关键词:电企订货会库存煤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电企瞄准小煤矿欲低价买煤

   “订货会开始之初,煤企要求价格上涨10%,五大电企因价格问题进行联盟,这些无不为五大电企未签一单埋下了伏笔。”李朝林说。

    据了解,今年以来煤炭价格波动剧烈,煤炭企业在价格上涨中赚到不少后,又不得不面对需求下滑带来的市场价格回落和库存积压。“跳水”的煤价、需求疲软的电力市场,都使这届订货会分外敏感。而国家发改委针对订货会曾下发文件,文件显示此次订货会预计电煤合同汇总总量6亿余吨,五大电力集团订货为3亿余吨,占50%以上。而五大电企在订货会上一单未签,势必将对煤电市场造成不小的影响。

   对此,李朝林表示,电企不看好市场未来、煤炭库存严重,这些都是五大电企一单未签的主要原因。另外,电企没有签电煤合同也不会对电力企业造成太大影响。目前,受电力市场需求疲软的影响,电企的存煤都在增加,虽然没有签订电煤合同,但也不会使电企出现煤荒的现象。另外,订货会上五大电企与大型煤企未签订合同,并不等于关闭电企的“煤路”,现在电企极有可能于日后与一些规模小的煤炭企业进行电煤合同的谈判。

收购小煤企自产自用将成趋势

    由于电企坐拥大量库存煤,以及可以对没有什么谈判资本的小型煤炭企业低价收煤,因此在煤炭订货会中拥有绝对优势。退一万步,即便煤炭企业真的是铁板一块,那么电企还有最后的杀手锏——收购小型煤炭企业,自产自用。

    中国能源网CEO韩晓平也同意李朝林的观点。他预计,五大电企一单未签,极有可能促使电企加速购买煤矿,自产自用。实际上,已有华能、大唐华银电力收购境内外煤炭企业的先例。未来收购煤炭企业恐成为电力行业的普遍现象。

    他表示,五大电力集团没有签订重点煤合同,他们将有可能收购煤炭企业,因为他们具备这个资金实力和管理水平,而目前许多煤炭企业经营困难也为并购提供了机遇,目前煤炭企业许多电煤积压,现货市场价格也较低。

若年年交“白卷”将逼出电价市场化

    年煤炭订货会上,煤企电企因价格问题闹的不可开交,但最后因发改委出面而得到解决。而今年,发改委的出面却没有解决任何问题。据了解,国家发改委曾于26日召集五大电力集团和主要煤炭企业开会协调。但煤电双方因价格分歧过大,最后导致谈判不欢而散。

    韩晓平表示,煤炭市场化后,煤企“赚了不少暴利”。而目前电价尚未市场化,一味让煤价市场化不合理。如果电企接受煤炭价格,那电企的亏损将更加严重。去年经济增长速度迅速,发改委出面调解,电企最终还能接受。但就目前经济发展趋势,电企根本不认为明年的经济形势会好转,所以今年的调解失败也在预料之中。

    如果经济继续呈下行趋势,那么电企的亏损恐在短期内难以抑制,电煤谈判可能在未来数年内年年交“白卷”,这将使发改委认真思考电价市场化的问题。商报记者周述

新闻事件回顾

2008年12月22日,煤企要求电煤合同涨价10%,此后,五大电企联合反对涨价。

2008年12月25日,3家电力企业与神华签订重点煤合同,五大电企不为所动。

2008年12月26日,国家发改委召集电企煤企进行调解,最终失败。煤炭企业空手而归。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