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改革30年]共享30年寻乌光明时光之旅

2009-01-06 09:52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改革30年30年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秋寒心暖
——共享30年改革开放寻乌光明时光之旅

钟兹文

【题记】改革开放3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寻乌电力改革发展30年的艰辛和改革拓疆的壮举,成为7万余户寻乌人难以忘却的集体记忆。
据资料统计:截止2008年11月,寻乌供电公司今年售电量达到1.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84%。预计2008年总售电将突破1.5亿千瓦时。从1978年售电量312.6万度到2008年1.5亿千瓦时的飞跃,30年的巨变,令人欢欣!30年的腾飞,催人奋进!


经历了花开鸟鸣的春、流云蝉鸣的夏之后,红土地的秋风,便带着薄薄凉意,深情地吻上了地处江西东南边陲、毗邻粤闽交界,人口为30万寻乌山城人们的肌肤,金黄色的柑橘把整个深秋的山城点缀得别样雅致。
袅袅炊烟之时,夜幕悄然而至。流光异彩的山城和灯光点缀的山乡在肃穆的秋夜中,显得那样窄小,天幕雄阔而宁静。路灯轻描淡写地审视着30年来寻乌山城的无虑,极尽乡情地欣赏着温暖的灯光下,人们喜悦的笑脸和情侣拉长的身影。寻水河两岸,高楼小区相映成趣,河水汇集着今年和来年的希望,在静静的流淌中地诉说着山城30年变迁的故事。随意读着被秋风吹开的山城那一页,不经意间又牵扯出对30年来风雨中寻乌电力人用爱书写光明的一些封存的记忆及过往心事,淡泊悸动的心在一霎那间充满了清澈及鼓励的感动。


30年我们的收获
当夜幕降临深秋的江南,人们流恋于繁华的山城,徜徉在霓红美景时,山城所有的灯光点燃了山城和更多家庭幸福和欢乐的激情,寻乌电力人默默地用爱、用心守护着30万寻乌人民的心灯,用真情温暖着深秋寒冷的夜晚。
三十年来,在改革的光环环绕下,寻乌电力人将艰苦创业、诚信服务、无私奉献的精神体现的淋漓尽致,收获着希望:寻乌2008年11月的售电量达到1.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84%,预计2008年总售电将超过1.5亿千瓦时,是 1998年售电量3117万度的4.8倍,是1986年售电量437.2万度的34.2倍,是 1978年售电量312.6万度的47.9倍。我们惊喜地看到,30年前的宏伟蓝图正在逐步变为现实,开放履责成了寻乌电力人永志无怨的追求的魅力。在寻乌和谐的社会群里,欢乐祥和中有他们幸福的笑脸,幸福和谐中有他们不可磨灭的贡献。有这样一支为老区人民送去光明和情意的电力队伍,怎能不让人感动?!作为电力队伍的一员,又怎能不自豪?!
我豁然发觉,三十年落后的生活变得脆弱,昏暗油灯的历史也该截止珍藏了……


30年我们的改变
创业征途漫漫,求取阳光之路步履维艰。寻乌,高山峻岭四面环山,交通十分闭塞,据说抗战时期的日本侵略者都从未光顾过。1952年,随着寻乌北门火电厂,一台从土匪手中缴获的200千瓦的发电机,在汽车引擎的带动下正式发电,结束了寻乌没有电的历史。1978年的寻乌,全县仅有一个12人的供电所,不规格的木杆、松散的拆股线,六十年代陈旧的输配电设施,织就了山城最原始的电网。这里的村村户户还沿袭着祖祖辈辈点松油灯、煤油灯,那时的油灯是农家夜里的阳光、月亮和星星。黑烟缭绕的摇曳昏暗灯光里,依稀可见贫瘠的老区那祈福的目光,那时的山区百姓不敢奢望什么,只求能有一只那怕是发着萤烛般的电灯。那个年代,二十几万寻乌人民对电的渴望如同春雨渴望丰收一样强烈的期盼心理,对于今天我们来说,对电灯需求的倾诉,显得是那样弥足珍贵。虽然他们当时不清楚未来十年的憧憬如何,但是只要有一丝希望,给予一丝温暖,心也是暖的。
78年的灯,是在农村初级电气化建设实施期竖起在小山村之时,虽然那时灯丝是红的,但给静夜倍添了几许光明与温暖,使走惯了黑灯瞎火泥泞小路的人们眼里透露出一种惊讶和喜悦,给山区的百姓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秋风转动着时代的年轮,等待,不可能改变贫穷。山城匮乏落后、艰苦的岁月吞噬着他们的青春年华,考验着寻乌电力人的胆识、水平及魄力。睿智而坚强的电力人在大千世界的推搡中,把光明及真诚,温暖和关爱,体现的淋漓尽致,在电杆和线路中谱写着生命的赞歌。1985年底建成寻乌县第一个独立小水电网; 1998年10月装机3.75万千瓦的斗晏水电站和寻乌中心枢纽—110KV长宁变电站的配套正试运行;2008年寻乌实现农村户户通电,结束了寻乌缺电的历史。2008年全县新建35kv变电站9座,总容量52250KVA;35kv输电线路226.35千米;10kv配电线路886.53千米,低压配电线路2664.73千米;配电变压器674 台。
进入21世纪,为着“通电、供电、为民、富民”、“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在“国家电网”旗帜下,寻乌人切实履行社会责任,舒展着电力人的胸怀。“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已成为2008年寻乌电力人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真实写照。


30年我们的感受
济困扶贫、同舟共济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有了这种美德,我们才有了30年改革开放的辉煌,才能有今年的抗冰救灾、抗震救灾中坚强挺起。
弹指30年,江南山城的灯如同镶嵌天宇的星星,幸福与甜蜜、和平与安康,交织着老区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社会的进步、经济发展无不折射出“电”是不可或缺的魅力。而在这灯光的背后,一代又一代寻乌供电人用自己的爱大写着光明的乐章,秋夜的凉意中透着永隽的暖,那是我们电力人材拥秋入怀30年不变的热情。
回眸改革开放30年在寻乌电力成长走过的路上,我们虽然有了引以为豪的昨天,又有风雨兼程的和谐今天,但为把明天的路照亮,让阳光不再离开我们,我们依然行进在奋搏、播洒光明的征途,因为我们心连心,我们拥有共同温暖的天空,就是为了将来的蓝图更加精彩。
深秋夜寒,有你我那不间断的鼓励和梦想,所以,心是暖暖的。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