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山东:3秒黄台电厂12号冷却塔爆破

2009-03-23 11:52来源:www.chinapower.com.cn  关键词:黄台电厂冷却塔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来源: 济南时报

  ■塔高70米、直径53米,1959年矗立的东部地标

  ■全市关停容量最大的火电机组冷却塔

  ■用炸药100多公斤,设2762个安置点

  ■原址将新建机组,提供3000万平方米热源
      ■个头:身高70米,直径53米
  ■难度:距离最近的居民楼12米,地下有煤气管道和供热管道
  ■用料:水塔设2762个安置点,炸药用去100多公斤
  ■结果:3秒钟后定向倒地,附近建筑设施及人员无恙
  ■规划:原址将新建机组,为东部提供3000万平方米使用热源

22日5时58分,随着“轰隆”一声巨响,红色火光从黄台电厂70米高的两座冷却水塔底部冲出,仅仅用了3秒钟,这两座庞然大物便轰然倒下,结束了自己近50年的寿命。

此次实施爆破的是黄台电厂的1、2号冷却水塔,这是迄今济南市一次性关停容量最大的火电机组,也是山东省最早的一台高温高压火电机组水塔爆破。

黄台电厂有关负责人介绍,1、2号冷却水塔建于1959年,承担着冷却1—4号机循环水任务。其塔高70米,直径53米,占地面积5600平方米,拆淋水面积2000平方米。为贯彻落实国家节能减排、上大压小政策,该厂2008年初实现1—4号机组关停,两座水塔失去其功能于今日实施爆破拆除。

承担这次爆破任务的是济南黄河爆破工程公司,在市公安局、环保局的监督指导下,黄台电厂密切配合,做好各项安全防护措施和外围警戒。黄台电厂为预防在爆破期间发生电力突发事故,制定了《冷水塔爆破期应急预案》,确保了冷却水塔定向爆破安全。

现场特写
3秒钟,冷却水塔轰然倒地

22日5时,天还是黑沉沉的,1、2号水塔沉默地矗立在黄台电厂北面,静静等待着即将到来的终结。记者站在水塔南面约百米处,感受着爆破前现场的紧张气氛。

爆破工作人员做着最后的准备,重复着安全任务及清走现场无关人员。5时10分左右,水塔附近居民楼里的156户居民全部撤离。大家搀扶着老人,陆续离开家,聚集到安全的位置。此时,工业北路、黄台电厂门口的道路上已布置了17个警戒点。

5时50分,工作人员拉响爆破前的第一次警报,工业北路和水塔周边戒严。5时55分,第二次警报拉响,爆破总指挥在确定各个警戒点安全后,5时58分开始倒数:“……3、2、1,爆破!”随着一声令下,只听传来“轰隆”一声,北侧水塔向西南方向倒下,同时南侧水塔向西北方向倒下,火光和烟雾从水塔底部冲出来,让人看得震撼。

整个过程仅持续了3秒钟,原本高耸的两座水塔变成了废墟,四周弥漫着浓重的烟雾和灰尘。过了一会儿,指挥部传来消息,爆破成功,没有伤及附近人员及建筑设施,大家这才松了口气。

爆破揭秘
100多公斤炸药定向爆破

黄台电厂1、2号水塔爆破属大规模A级爆破,一次性用药量达到100多公斤,而且水塔周边环境复杂,如何保证安全爆破成了技术人员最关心的问题。

记者现场看到,两座水塔被建筑物围得严严实实。北面有加油站、汽车卖场和工业北路交通要道,西面有黄台电厂办公区域、银行及市场商铺,东面和南面都是该厂宿舍区。其中,水塔东面并排分布的4栋电厂宿舍楼最危险,直线距离不过12米,所以爆破发生时,12个单元156户居民必须进行疏散,撤退到安全区域。

除了地面上的危险点之外,还有存在地下的煤气管道、供热管道、供水管道和电缆。现场工作人员介绍,21日23时30分,附近部分居民楼已经关闭天然气,水、电也于22日4时30分停用。

工作人员介绍,为了保证水塔爆破时不伤及无辜,选择了向西南、西北两侧倒塌的方位定向爆破,南侧水塔向西北方向倒塌,北侧水塔向西南方向倒塌。100多公斤炸药放进水塔2762个安置点上,一旦引爆,水塔会迅速向预定的方向倒塌,减少危险系数。

在爆破前,各路人员已做好充分准备:市环保局环境监测人员在生活区和生产区分别布控,监测爆破可能带来的大气和水质污染;抢修车在爆破现场安全警戒线外的指定区域随时待命。此外,现场还配备了消防车辆、值班救护车辆及救护医生,直到爆破结束。

未来规划
新上机组将解决东部热源不足

时报3月22日讯 1、2号冷却水塔爆破后,原址上将新建两台35万千瓦热电联产机组中水深度处理设施。两台新机组将于今年7月份开建,计划2010年年底前投产,届时能为东部提供3000万平方米的使用热源。

黄台电厂有关负责人介绍,新建机组是两台35万千瓦的国产超临界燃煤热电联产机组,大容量、高参数、高效率的新机组建设时会同步安装烟气脱硫、脱硝装置,建设配套的热网工程。作为东部供热的上游热源,黄台电厂承担着艰巨的供热任务。目前,黄台电厂可提供供热面积1200万平方米,这两台新机组投产后,该厂供热能力将达到每小时1700吨,将能为东部提供3000万平方米的使用热源。

相对于拆除的1—4号老机组,这两台新上机组的供热能力提高了5倍,可以达到每小时800吨蒸汽供应量,供电煤耗从每千瓦时450克下降到320克。新机组采用的二次循环水冷却方式,每年可以节约800万立方米用水。

回顾历史
“功勋水塔”往事沉甸甸

拥有近50年历史的1、2号水塔是我省第一台高温高压发电机组的冷却水塔。然而,人们对它们背后的故事却知之甚少。

据黄台电厂的老工人回忆,上世纪50年代,为适应鲁中地区电力负荷的不断增长,国家于1958年4月批准厂址,同年9月,黄台电厂破土动工。1959年,位于厂址北面的两台冷却水塔开建,共投资312万元。水塔投入运行后,将发电用的循环水由半密封改为全密闭循环,彻底改变了机组运行过程中由于缺水造成的被动局面。

上世纪70年代,随着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用电需要,我省各地用电出现严重紧缺。工厂用电出现停三天开四天的局面,城乡人民生活用电也经常处于拉闸限电的状态,电力供应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1970年,黄台电厂分别对1—4号机组进行全面改造,使全厂综合处理由原来的12.5万千瓦提高到14.5万千瓦,最高达到16.5万千瓦。1976年末,总计发电81亿千瓦时,多发电24.23亿千瓦时。黄台电厂用7年时间发了10年的电,大大缓和了济南的用电紧张局面。黄台电厂的1—4号机组运行50年间共发电290亿千瓦时,承担着机组循环水任务的两座冷却水塔功不可没。(记者 张娜)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黄台电厂查看更多>冷却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