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技术正文

从旅游热转变为能源热 谁炒热了新疆能源?

2009-05-13 10:14来源:《能源》杂志  关键词:新疆能源能源热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记者:张娜

  汽车行驶在从乌鲁木齐到天山的路上,虽然是山路,却不陡峭。这里的山寸草不生,也没有大块的石头,只是土,黄色的有时又有点发红的土。路边十几米远的地方,铲车像笨重的甲壳虫一样前后左右挪动,它脚下的不是土,而是煤。

  “我们这的露天煤矿拨下四五米土就是煤。”当地工人介绍说。

  原本想象中的露天煤矿是一个山形的煤堆,到现场才发现,跟平原一样,只是这里的平原是乌金。

  铲车把煤装满运输车,运输车就排着队开走了。但是,离开前,它们要在小房子前停留,据介绍,这是在“过秤”。小房子边上有个不算大更谈不上气派的二层楼房,当地人说这就是负责挖煤企业的办公楼。

  在新疆,这种没有大门的开放式办公楼和露天煤矿随处可见。

  这两年,大批能源企业涌向新疆,“估计有30多家中央企业相继进来”,当地某能源企业负责人对《能源》杂志记者介绍说。

  大批进入,原因很简单,就是丰富的资源和低廉的价格,神华集团神东电力公司王建元接受《能源》杂志记者采访时说,“新疆的煤炭每吨120元,而内地没有500元是下不来的。”“120?那是到厂价,我们这出厂价还要低。”当地企业负责人补充说。

  中煤晚矣?

  2009年3月2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与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下称“中煤集团”)在乌鲁木齐举行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中煤集团提出1000多亿元投资新疆能源。作为第二大煤炭企业,中煤进入新疆的时间比神华集团晚了整整三年半。

  “中煤进入算比较晚的,能源企业大批进入的时间应该是从2006年开始。”神东电力公司王建元说。

  但是,在签约仪式上,新疆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强调,中煤集团虽然进入新疆较晚,但是前期工作效率很高。

  新疆资源丰富,石油预测资源量占全国陆上石油资源量的30%,天然气预测资源量占全国陆上天然气资源量的34%,煤炭预测资源量占全国的40%。

  根据规划,新疆各大煤炭基地有不同的定位:吐哈一带丰富的煤炭资源主要用于“西煤东运”;准东一带将打造成“西电东送”的主阵地;伊犁河谷一带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再加上口岸优势,发展煤化工产业有着广阔的前景。随着“引额济乌”、“一主两翼”、“750KV电网”等一大批重点基础工程的规划建设,必将为新疆大发展打开广阔空间。

  而中煤集团这次正是要在吐哈、准东、伊犁等煤炭资源富集地区建设大型煤炭开发项目和产业园区,在吐哈地区形成商品煤产业基地,在准东、伊犁形成煤电、煤化工产业基地。

  中煤集团董事长吴耀文也表达了决心,“中煤集团将在新疆不断提高煤炭产能,延伸产业链,加快大型能源集团建设,并逐步拓宽投资领域,为新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贡献。”

  按照框架协议,未来五年,中煤集团与新疆自治区政府将在大型煤炭项目勘探开发、煤电煤化工项目建设、煤矿建设与服务、煤层气开发与利用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年产值规模将达到300亿元以上。

  根据近日出台的《中煤集团2010—2014五年发展规划》,中煤集团将形成煤炭生产、煤化工、发电、煤机制造、煤矿建设五大支柱产业协同发展的格局。也就是说,曾以煤炭开采为主的中煤集团将会向下游行业进行延伸。

  而且,中煤集团总经理王安还透露,中煤集团将积极扩大优质煤炭资源储备,今后五年将形成山西、江苏、黑龙江、内蒙古及新疆五大产业基地,实现煤炭产量2亿吨。

  由此可见,新疆已然成为中煤集团的新战场。

  遭遇热炒

  从旅游到能源,这几年的新疆的确很热。

  王建元说他是去年10月去的新疆,因为神东电力公司在新疆有个循环利用的项目,“两台12×30万的机组,估计今年年底就能投产,发改委核准是在去年,但是前年就开始到新疆做前期调研了”。

  神东电力公司的这个项目是做煤矸石发电,属循环利用项目,污染少,能源浪费也少,煤矸石本来就是废弃物,被用来发电已经是节能,据悉还要把煤矸石发电后剩下的废水做供热系统,负责乌鲁木齐市下辖几个区的供热。

  “神华集团新疆能源公司建立后,我们神东电力和集团另一家电力公司——国华电力也紧跟进入新疆。”王建元说。

  2005年8月4日,神华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揭牌仪式在乌鲁木齐举行,这也是最早进入新疆的中央企业之一。

  某本土能源企业介绍说,这一天对新疆来说是值得纪念的日子,“跨国公司与中国新疆和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论坛”同日举行,28家世界500强企业以及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驻华使馆的商务参赞参会,并在乌鲁木齐、喀什、阿勒泰等地进行了参观考察。

  “准东是国家规划的十三大基地之一。准东的煤炭尽管发热量低,但有一部分是低灰低硫的,质量很好,所以规划了一个很大的露天煤矿基地,据说比鄂尔多斯准格尔旗的露天基地还大。”王建元说,新疆自治区政府也希望中央企业带去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给地方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随着国家的规划和央企的进入,新疆能源一下就热了。

  “未来30年,新疆将取代山西,成为全国能源供应的集中地。”某进驻新疆的企业代表曾经对《能源》杂志记者说。

  除了煤炭,看到商机的外来企业也看中了新疆的风能。

  新疆的火焰山山脉通过一部《西游记》已经人所共知。但是还有很多人无法理解,为什么在寸草不生的火焰山下会有葡萄沟这么阴凉美丽的地方。

  当地人介绍说,火焰山山脉有几个缺口,葡萄沟是其中之一,“而缺口处风力十足,这也是乌鲁木齐至吐鲁番的火车经常被吹翻的原因”。

  乌鲁木齐至吐鲁番的高速两旁,风力发电厂的大风车一年四季不停地转动着,这里一年中有180天风力在8级以上。

  4月14日,“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达坂城区合作区”设立,围绕建设国家可再生能源——风能规模化利用示范基地、风电设备应用试验基地、风电设备研发制造生产基地等目标,打造“中国风谷”。

  距离乌鲁木齐仅40公里的达坂城风区是中国著名风区,总面积近6000平方公里,风能资源综合开发潜力超过1000万千瓦风机装机规模。目前,已有16家企业和投资商在这里投资逾8亿元人民币开发风能。

  中国最大的风力发电机组整机制造商——金风科技已经在这扎根,在其带动下,风电装备产业基地也已形成。

  据了解,新疆风能资源约占中国总量近4成,总储量超过8亿千瓦,拥有达坂城、小草湖等9大风区,可开发利用的风区总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可装机容量总计在8000万千瓦以上。

  而此时的新疆人,也开始关注他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为了适应新疆能源的“热”,专业的煤炭、电力学校相继成立。

  “我们的毕业生供不应求,根据国家和自治区能源发展的规划,到2010年,新疆的煤炭产量将由现在的5000万吨增加到1亿吨;石油、天然气产量也将增长一倍多实现5000万吨油气的产量。这将需要一大批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动手能力的职业技术人才。据自治区煤炭工业管理局统计,仅煤炭行业就需要增加5000名左右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新疆能源职业技术学院负责人对《能源》杂志记者说。

  “现在主要是煤炭专业,将来还要开设石油地质、钻井工程、石油化工等12个专业。”该负责人的话或许正在揭示着这场能源热正在发生联动效应。出路何在?

 “有些僵持。”

  就在各能源企业纷赴新疆抢占资源的同时,细心的本土大型能源企业发现了新的问题,外来企业进入后不再像签框架协议时那样积极了。

  “很多企业是奔着新疆的煤、油、气来的,来的时候承诺了很多条件,自治区政府也给其很多优惠,但是很多企业都是先占上,跑马圈地,随后就没有动静了,但是自治区一定会出台一些后续政策,如果几年内不开发就必须撤出。”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新疆能源界人士对《能源》杂志记者说。

  对于这种现象,王建元有自己的理解,“比如电企,由于市场煤计划电的缘故,都想有自己的煤炭资源,如果出现煤炭供应不足,自己的煤源就可以用,如果没有,自然都希望先占一块存上,作为后备力量。这难免会出现跑马圈地的现象。”

  “有一个实例,有企业做水利工程,开工后发现工程下面有煤,这属于工程煤,企业就擅自把水利工程转化成了煤的项目,这是在钻政策的空子。”王建元说。

  其实,很多占着资源不开发的企业也有自己的苦衷,“新疆外运成本太高,从西安坐飞机到乌鲁木齐都要三个半小时,铁路没有这么大的运力,公路成本高,路况也不好”,挖了煤运不出去成为最大的难题。

  有人说,“煤运不出去就输电。”国家电网也正在新疆架设一条750千伏的超高压。对此,《能源》杂志记者采访了相关人士,“建设本身就不太容易,即使建起来后,这些电又送到哪里?如果送到最近的甘肃和宁夏,有1500到2000公里,光输电成本就有1角多钱,而且,宁夏、甘肃本身就有煤,离四川、北京、山东那么近,自己的优势都转化不了怎么去接收新疆的电。再者,本来3角多的成本,运过去就4角多了,而当地才2.7—3角,价格上就更没有竞争力。”

  “国家和自治区政府都在调研新疆的能源转化问题,今年国家能源局派调研组来跟我们谈了这个事情,”上述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说,“发展循环经济,做一些就地转化的循环利用项目可能是出路。”

  对于新疆低廉的能源价格,国家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政策,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近日下文,从2009年3月1日起,新疆煤炭(不含焦煤)资源税适用税额从每吨0.3元—0.5元提高到每吨3元。旨在促使煤炭生产企业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更好地将新疆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据自治区地税局测算,仅今年,就将新增煤炭资源税收入2亿元。

  几乎同时,新疆自治区政府召开机构改革动员大会,根据政府机构改革方案,新疆将组建自治区环境保护厅,来解决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

  种种迹象表明,热炒了三年之后,新疆更加理智,也已经在行动了。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疆能源查看更多>能源热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