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综合正文

隋永滨:理智看待核电发展

2009-05-13 10:14来源:《能源》杂志  关键词:隋永滨核电发展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记者:余芳倩

  和冶金、船舶装备企业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核电装备企业暖意融融。繁华背后,不应忽视中国机械装备企业曾陷入引进、吸收、落后,再引进、再吸收、再落后的怪圈。

  为此,《能源》杂志记者专访了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总工程师隋永滨。他解读了怪圈之谜,同时也强调,企业在大力发展核电业务时要注意市场需求。毕竟,“特殊时期”已经过去,企业要保持冷静头脑。

  研发中心要发挥真正作用

  《能源》:我们知道在机械装备业有这样一个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比如我们八十年代引进亚临界,等技术掌握能成熟运用时已经落后。九十年代开始引进超零界,后又引进超超临界。核电设备的引进也会不会陷入这个怪圈?

  隋永滨:确实,我们从七十年后期开始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到现在还需要吸收、借鉴国外技术。但是我们引进和过去有很大区别。八十年代我们引进亚临界火电机组,消化、吸收和完善用了二十年。但是新世纪我们消化、吸收超临界、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技术,分别只用了二三年。不可否认中国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工艺装备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某些领域、某些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和国外大企业相抗衡的能力。但一些重大关键设备对国外还有较大的依存度。

  中国要想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创新。国家提出要自主创新,一个是原始创新,一个是消化吸收再创新,一个是集成创新。现在我们主要是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真正的原始创新很少。

  国家早就提出来要建立创新型国家,作为大型国有企业都要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但我们有的研发机构形同虚设。大家都在争牌子。企业应不断提高创新意识,让研发中心发挥真正作用。目前不少企业的研发中心只是忙于应付生产任务。

  二代核电技术我们已经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实现了国产化,第三代核电技术通过消化吸收和自主攻关我们也一定会掌握。持续的市场机遇

  《能源》:核电项目以数百亿元投资额度计算,对GDP的拉动作用较大,对整个机械工业行业拉动效果如何?

  隋永滨:首先,研制生产核电装备,因为它的特殊性,对企业的设计制造水平和质量管理是一个极大地推动。对大多数承担核电任务企业的产值、销售拉动作用是明显的,特别是当前市场需求旺盛的情况下,核电设备将是机械制造业持续的市场机遇。

  像东方电气、一重核电任务很重。哈尔滨电气做三代核电项目的四套常规岛的汽轮发电机,上海电气已经承接了二、三代核电的蒸汽发生器的任务。

  当然核电发展对一些中小企业也有明显的拉动。

  担心火电挤占新能源空间

  《能源》:核电大发展处于电力需求下降的背景下,也处于国家大力发展风电等清洁能源的同一时期,您觉得这是否影响核电按计划发展?

  隋永滨:我们原先电力规划到2010年要达到6.5亿千瓦的装机容量,到2020年要达到9.5亿千瓦装机容量。但这几年电力工业超常发展,2008年装机就达到了3.792亿千瓦,预计到2010年会接近10亿千瓦。也就是2010年就达到了2020年的预期数字,从2010年到2020年电力工业的增量到底是多少,现在国家还没有明确的说法。

  我认为未来十年的电力发展中,要给核电、风电、水电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留有发展空间。预计未来十年中核电、风电、水电至少应该留有三四亿千瓦的发展空间。

  2008年发电设备生产量达到了1.33亿千瓦,其中火电超过1亿千瓦。如此大的生产量,如何面对今后电力装备需求的下滑是所有电力设备生产企业必须面对和认真考虑的问题。

  由于常规火电投资少,建设周期短,我们担心火电的继续发展会挤占新能源的发展空间。

  《能源》:在这一轮核电大发展过程中,一些企业接到了任务,进行了大手笔投资。您担不担心这轮核电发展中的重复建设、浪费以及盲目投资?

  隋永滨:这不仅仅是核电设备才会担心出现的问题,火电设备已经出现了这种情况。过去几年电力供应紧张,各机械装备厂都加足了马力扩张。

  去年机械制造业生产了1.33亿千瓦的发电机组,这是在很特殊的时间解决国家电力供应不足的问题,也是市场需求。

  对发电设备厂家和大型锻件生产厂的改造肯定有重复建设的成分,但这也是市场需求过于集中的结果,是不可避免的。当然在改造和建设过程中,也考虑了以后市场需求下降的可能性,因此一些大型锻件,甚至整部件都从国外购买。

  目前,大家把发展核电看成继火电后又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所以都在卯足了劲头做。但大家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核电像火电一样,也有饱和的那一天。

 国家对关键设备生产有规划

  《能源》:大型核电设备会允许更多的企业进来吗?这种竞争会不会产生投资浪费?隋永滨:国家对核电的发展是高度重视的,不仅是支持技术改造,同时也是高门槛,比如生产大锻件的,国家就重点支持三家,不希望再增加别的厂家了。国家对于每一种关键设备都有总体规划和安排,这样就尽量避免重复建设,当然也适当考虑了竞争机制。

  核电大锻件现在确实还不能满足核电发展需要,但不是生产能力的问题,目前一重、二重、上重三大重机厂的钢水能力和小压机能力已经很强了,可以说远超过国外厂家。但核电锻件对质量要求非常高,企业在熔炼、锻造技术上有一个攻关过程。目前二代改进核电大型锻件基本解决问题,三代核电大型锻件还要进一步攻关。

  《能源》:那就要去国际上找市场了?

  隋永滨:现在已经在开拓国际市场。核电装备厂已经在向国外出口三十万千瓦的机组设备。

  着手中国核电标准

  《能源》:目前,您听到核电装备企业给您反映的较多的问题有哪些?

  隋永滨:一是核质保体系和文化的建设问题。这需要机械装备企业不断努力和长期坚持。

  一个是核电标准的问题。中国没有自己的核电标准体系。我国目前同时运用两种标准,一个是美国的,一个是法国的。当前我国引进的第三代核电项目采用美国标准,也就是说设备生产过程中,采购、加工都要满足这个标准。按照这个标准,有些材料订不到货,不利于国产化和管理,要尽快研究国产材料替代。

  另外,中国有了核电标准也有利于减少投资成本,韩国国家电力前董事长曾说,韩国形成自己国家的核电标准后,投资节省了百分之四十以上。

  国家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机械工业联合会也在做工作,但有个过程。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隋永滨查看更多>核电发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