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银行业试水碳金融

2009-05-15 09:50来源:中国电力关键词:碳金融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对于碳金融,业界观点褒贬不一,有人认为这是另一个危机的预谋。也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崭新局面的开端。但无论孰是孰非,提高对碳金融的重视,健全碳金融市场是最重要的。

     虽然早有兴业银行于2005年就已谋求与国际金融公司合作,开始触及碳金融市场,但直至目前,国内碳金融的发展也只不过去年一年的时间。“碳金融确实很重要,但是由于政府层面没有行动,所以现在国内碳金融市场发展相当缓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于宏源说。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原副局长景学成对此也持相同观点,“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亚于我们现在讨论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问题。但是,低碳经济的发展却没有受到同样的重视。实际上,应该把发展低碳经济提到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高度来看。”

隐忧重重

     目前,“碳金融”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一般而言,泛指所有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金融活动,包括直接投融资、碳指标交易和银行贷款等。“碳金融”的兴起源于国际气候政策的变化,准确地说是涉及两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国际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
     国外已经相对成熟的碳金融市场,国内发展却相当缓慢。目前,也仅仅是银行方面迈出了一小步。
     贷款方面,民生银行先行一步,将节能减排贷款与碳金融相结合,创新推出以CDM机制项目的排放指标作为贷款还款来源之一的节能减排融资模式,为寻求融资支持的节能减排企业提供了新的选择。
     而挂钩碳排放权的理财产品方面,则被中国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捷足先登,当前,两家银行均已经发行了挂钩碳排放交易的理财产品。
     中国农业银行也敏锐地捕捉到了碳排放交易的商机,于总行成立了投资银行部,先后与湖北、四川等多个省份的十几家企业进行了接触,与多家企业达成了项目合作意向书,涵盖了小型水力发电、水泥回转窑余热发电、炼钢高炉余热发电等清洁发展项目。
     此外,兴业银行与IFC(国际金融公司)签约率先切入了中小企业的能效融资项目,并计划“十一五”期间放贷100亿元。巨大的市场蛋糕迅速令各银行卷入战团。
     然而,商业银行征战碳金融市场,看似一片红火的背后,却是举步维艰。“对于金融界在低碳经济的投入方面,我说一句不知深浅的话,银行大部分的资金还是投放在‘铁公鸡大项目’的运作方面,那些项目的信贷支持可能还是很猛烈的。”景学成说。
     2009年银行业1、2月份信贷投放数据显示,两个月已经发放的贷款占比全年5万亿监控指标的2/3,为2.97万亿元。“这个资金大部分投放到了基本建设项目中去了。”景学成说,“低碳经济方面投放的信贷指标是多少?4万亿投资中,仅有2100亿是属于低碳经济的投放,仅仅略高于全部投入的5%,这个比例是很小的。”
     此外,环境交易所的设立,能够为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提供价值发现平台和定价机制,降低交易成本。“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市场的支持。我们非常愿意通过市场化的机制,与金融化的手段,来促进节能减排、促进产业升级、促进科技创新。”北京环境交易所总经理梅德文说。
然而实际上,所谓的政府对碳金融市场的“无作为”,则源于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是《京都议定书》的非附件一国家,不承担减排义务,政府不赞同于碳交易市场上出现官方买卖行为,这也是几家环境交易所迟迟未推出碳排放权交易项目的主因。
     当前,中国在碳交易市场上仅为卖方。而2012年《京都议定书》期满后,一旦于气候谈判中被定为发达国家,工业发展尚需大量依赖化石能源的中国,则将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如今的低价卖出极有可能转变成未来的高价买入。
     资本市场方面,大唐水电物资公司CDM办公室主任唐人虎介绍,“股票已经产生了CDM板块。金融行业,目前碳资产衍生的业务并不多。”而投融资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处长孙翠华介绍,按照规定,项目转让减排量所获得的收益,应当归政府和实施该项目的企业所有。“目前,我们利用国家所分得的收入,建立了一个清洁发展机制基金,该基金将用于应对气候工作。另外,CDM管理基金也在运作。”
     目前,银行信贷支持力度低,直接投资融资缺失,以及碳交易指标发展不成熟,碳金融市场可谓是一颗不定时炸弹。
     气候组织中国区总裁吴昌华忧虑,在中国推动低碳示范项目过程当中,首先要让金融界人士熟悉这些方案,与其将低碳项目划归高风险的投资行业退避三舍,不如把它划归到一个合情合理的项目当中。“真正解决低碳经济的规模化,必须解决投融资的问题,没有钱有技术也没有用。”吴昌华说。

健全审批程序

     中国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主任李伏安介绍,在中国,90%企业生产和项目的发展、新的项目的建设,金融支持都是由银行的信贷来承担的。也就是说,90%的经济活动,没有金融的支持、没有银行信贷的支持,都很难顺利地完成。反过来说,如若银行信贷在各个方面的管控功能、管控能力做得不好,90%的项目都会受到约束。绿色金融也不例外。
      “实际上,绿色信贷就是将贷款用于当前倡导的一系列的节能减排、产业升级、保护环境的项目,使其产生效益的同时,还不以牺牲环境、资源为前提。在这方面,银行是有很大的操控余地和操作平台的。所以,银行应该大力承担和实践这种绿色金融的责任。”李伏安说。
     但是,李伏安又指出,单靠银行的努力是不够的,“每个项目均涉及到不同行业,不同的地区,它们在环保方面的标准应该是不同的。而这个标准银行是制定不了的,这需要国家的相关部门、社会的相关专家和相关的机构共同制定一些专业标准。”
     “银行现在已经有这种意识了,但是,这种意识都是在银行的一种主动的社会责任意识的基础上,而不是一种制度和程序上的制约。银行需要从制度上、程序上做到公正和专业。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和决策体系很重要。”李伏安说,“银行评审委员会也需要一个专业的人员能够对各个项目进行评估,发表意见。银行可以建立绿色评估信贷的金融模式,而且宣传这种模式,把它变成实际的操作能力。”

加大政策扶持

     在景学成看来,对低碳经济给予金融支持,发展碳金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最基础的,就是财政政策要大力支持,即融资政策。对于相关的低碳项目,在财税政策上,给予税收减税的政策支持,给予财政担保的支持,这是完全必要的。很多低碳项目没有资格获取私募基金、风险基金,但它还要发展,怎么办?这时候就需要国家财政给予担保。我觉得这个方面首先要由财政做出表率,来刺激经济增长。”
     银行方面,无外乎是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两方面。中央银行的主要任务是充分利用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控制物价的同时,也能够为低碳经济增长创造一个稳定的环境。
     但是,商业银行的信贷政策,则需要做出明确的引导。“对于低碳经济的发展要给予一定的倾斜。现在信贷政策,商业银行给予的倾斜度不够。”
    数据显示,商业银行发表的年报中,低碳经济信贷支持比前几年增长了60%-70%,但也仅为1000亿元,“那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是很少的。”景学成说。
    “对于低碳经济和能源保护的产业,商业银行留有的支持力度余地很大。我建议,商业银行不仅要在每年的信贷计划中列出单项,还要具体提出对某个单项低碳经济项目支持资金额度。”景学成说。
     景学成建议,今年剩下的信贷规模不太多了,5万亿已经用去了3万亿,还剩余2万亿。所以,对于低碳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在防控风险的前提下,要加大支持力度。如果这一点领导机关不能做到,那么是否可以考虑,商业银行在低碳经济的贷款方面,是不是可以稍微增加一些存贷比指标,并把一定时期收回的贷款,再用到存贷比;是不是也可以对低碳项目给予一定时间的宽容。
     景学成认为,商业银行本身支持低碳经济的项目,对于低碳经济贷款的发放,可以和其考核指标结合起来。
     不过,对此,银行业的践行者们则给予了不同的观点。“银行越来越保守,金融危机之后,想要进行金融衍生品创新是很难的。”一位不愿具名的银行界人士告诉记者,“市场的套利机制总是不持久的,银行监管和市场方面都很复杂。”
     景学成认为,发展碳金融,除需银行之外,还可以采用社会资金。“一方面靠信贷资金,一方面靠社会资金。如可以组织低碳产业公司通过上市筹资或建立低碳基金。”
    “风险太大的低碳项目采用风险基金,中端可以考虑私募股权基金,风险偏低则采用银行信贷资金。”景学成说,“目前信贷资金的流动性还是不缺的,在这种情况下,金融的资源配置是立体的,战略上就可以综合、立体、长期地处理这个问题,从而将低碳经济的发展放在框架内发展,这不是束缚了低碳经济的发展,而是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

碳货币之是非

     鉴于金融危机的威慑,业界对碳货币的看法可谓是众口不一。有人认为,碳货币极有可能取代美元,而碳交易分配额度设计的缺陷,很可能使得碳金融成为继金融危机之后的另一个黑洞。一旦发生危机,威力将比金融危机还大。
    对此,于宏源则持相反观点,“未必,环保货币只能是英镑或者美元,不可能有单纯的货币。这取决于Cap(限量)。如果气候谈判确定各国总量减排限制,那就很管用。否则还是比较虚,仅仅局限于地区层面,欧洲做得很不错了。”
     路跃兵也指出,不能因为金融危机,因为某些过度投机的金融机构,就对金融产生过多偏见,就对金融界大多数的金融机构在为整个经济、科技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血液的机构产生怀疑。
    “金融仍然非常重要,在整个绿色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仍然要提供很重要的支撑作用。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承担这样的一个责任,需要金融机构能够提供低碳经济所需要的各种金融工具和支持。需要这些机构能够创造和捕捉在低碳经济整个价值链上的各个活动、各个环节上的价值。”路跃兵说。
     虽然,对于“碳货币”,业内褒贬不一,偏爱不同,但是第一时间掌握“碳货币”并使其为人类服务,是迫在眉睫的。
    “碳货币的问题很早就提出来了,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一样重要,如果放在这个程度看,我们的发展就有了基础了。”景学成大胆畅想,“是否能用碳做基准,然后组成碳联网,这比成立一个真正的货币体系要快。”
     景学成调侃,碳联网未必不是一种可能。“当然这需要研究,但是,至少它提出了一种研究的可能,它背后的理论基础就是能不能以大宗商品的价格为货币基准?”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碳金融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