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由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中国气象局共同开展的“风能资源观测网”工作——在风能丰富、具有风电开发潜力的区域建设400座70米和100米高度的测风观测塔,目前已经基本完成。
中国气象局气候资源中心主任陶树旺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下一步,气象部门将在1-2年时间内对400个测风观测塔进行连续观测,提出全国风能资源的详查与评价结果,建立集风能资源专业观测网、数值模拟和综合评价为一体的国家风能资源评价体系。该项目将在2011年完成。”
2011年全部建成
“我国主要有两大风能资源丰富带——沿海陆上风能资源丰富带和北部风能资源丰富带(三北地区)。此外,湖南、广东和广西等部分内陆山区也有较丰富的风能资源。但由于缺少风能资料,我国大部分地区并没有对新入网电厂提出风能预报的强制要求。”陶树旺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
由于地面地形复杂,又有花草树木、建筑物,靠近地面的风比较混乱,无法由此测风。大规模发展风电,必须像天气预报一样对风能进行精准预测,以帮助电网对风电做出精准调度。
只有距离地面一定高度,风与天气系统的关系才较有规律。风力发电主要利用的是近地层中锋的动能资源(风力发电机轮毂高度一般不超过120米),因此,要实现风能资源的大规模可持续开发利用,必须详细了解在风机高度范围内(120米以下)的风能资源总储量。
随着400座70米和100米高度的测风观测塔的建成,我国风能资源观测网络基本建立。气象部门将对一定范围内的风向、风速、气温、湿度、气压以及风梯度和风脉动等数据进行观测,确定中国风机高度上的风能资源总储量以及精细化(水平分辨率达1公里,垂直分辨率达10米)的地区分布特征,为风电规划提供全面有效的数据。
技术条件成熟
实践经验尚缺
据了解,风能预报包括数据录入、建立模型、预报输出三大模块。其中,数据录入包括天气预报数据系统、现场实测和历史的SCADA(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数据、现场地理数据三个部分,建立模型是以长期大量的观测数据为基础,应用ANN(神经网络算法)进行模拟,以预报输出为模拟的出力曲线。
中国风能协会秘书长秦海岩向《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目前风能预报所需的软件系统、数值模拟技术等技术支持体系已经比较成熟,国内欠缺的只是实践。协会正在和国内风电场洽谈合作一些风能预报系统的建设和开发。”中国可再生能源规模化项目发展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罗志宏也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我们正通过投资一些专业技术机构来从事风力预测。
这主要根据不同区域的风力特点进行预测,区别于传统的天气预报,最终的研发成果将通过预测模型来体现。”
风能预报误差将不超过20%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表示:“气象部门将抓紧做好全国风能资源的评估工作,并对10米、70米,直至100米高空的风能资源进行详查。此外,还将加强近海风能资源的评估工作以及太阳能资源的评估工作,将风能、太阳能等能源的观测资料管理好。气象部门将在了解需求的基础上,加大对风能、太阳能等能源的观测和评估力度。”
《中国能源报》记者从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资源评估中心了解到,我国计划在风能资源丰富区——新疆哈密、甘肃酒泉、苏北沿海、河北张北、蒙西(达茂和乌拉特区域)、蒙东、吉林等地区建设7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同时,为进一步研究在极端气候下风电场的风能开发情况,我国还申请了两个“欧盟—中国”环境项目,进行沿海风能可行性研究。一个是台风,一个是风能资源评估。
“我国的风电预报起步较晚,但近三四年来发展迅速,”陶树旺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考虑到风能预报系统的自身因素,再加上风电机老化、周围植被的改变、风电场或风电场区内风电机数目的改变等因素影响,我国的风能预报误差将不会超过20%。”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境安全是生命延续的基本保障,能源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经济可靠的电力支撑了能源安全及环境安全,更是对现代文明的重要支持。电网是电力传输及电力市场的物理平台,其稳定性的分析与控制一直被高度关注,但充裕性的分析与控制则长期被忽视。南瑞公司在25年前创立的稳定性定量分析理论,至今仍
环境安全是生命延续的基本保障,能源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经济可靠的电力支撑了能源安全及环境安全,更是对现代文明的重要支持。电网是电力传输及电力市场的物理平台,其稳定性的分析与控制一直被高度关注,但充裕性的分析与控制则长期被忽视。南瑞公司在25年前创立的稳定性定量分析理论,至今仍
4月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做好2015年风电并网消纳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和电网企业重视风电的利用,优化电网调度与运行。根据此前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14年风电产业监测情况,去年,全国风电产业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弃风限电情况加快好转,全国风电平均弃风率8%,同比下降4%,弃风率达近年来最低值,全国除新疆地区外弃风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所谓“弃风”,是指风机处于正常情况下,由于当地电网接纳能力不足、风电场建设工期不匹配和风电不稳定等问题导致的部分风电场风机暂停使用的现象。既然风电可以起到保护生态、改善环境,促进可持
从风车磨坊到帆船,再到风力发电,几千年来,作为动力的来源,风一直为人类所用。在如今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保护环境、节能减排更成为全世界的共同诉求。作为一种清洁能源,风力发电恰逢其时,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发电方式。风电的发展理所当然地受到气象部门的关注,从风能资源详查到发电功率预报,气象部门尽己所能,为我国风电事业做出贡献。风能评估:开发的前提开采石油,需要先行勘探,风虽然无处不在,但却不是每一个地方都适于发电。为了避免盲目开发,我们需要事先进行评估。2015年1月28日,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资源中心公布《全国风能资源详查和评价报告》,得到了全国各地各高度
10月24日,由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和规划协会主办的“中国电力国际合作论坛”的分论坛“智能电网及分布式发电国际合作论坛”在北京展览馆召开,会上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姚良忠在与参会嘉宾汇报了“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建设”的现状及发展前景。以下是文字实录:姚良忠:大家好!我的汇报分以下几个内容,一个是关于项目的工程背景,二是关于项目的一些信息,三是关于项目的关键技术问题,四是运行经验。背景方面,刚才张总已经讲过了,有关我们国家能源结构最典型的,大部分都是煤电,对目前来说,发展新能源是当务之
大山谷山脊、浅山丘陵、海陆交界处、湖陆山地、近海群岛、沿海山地……处于不同的地形条件下,风的变化如何?怎样去准确捕捉风的细微差异?在几年时间里,科研人员的脚步先后跋涉在江苏、新疆、内蒙古、甘肃多地,建立起涵盖上述六类典型复杂地形的风电场边界层观测数据库,用详实的数据和科学的方法揭示出我国这六类典型复杂地形下近地层大气风的特性,并为数值模式在不同类型下垫面的边界条件优化及风场预报结果的统计订正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这是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复杂地形风能预报技术研究”的重要研究成果。日前,在中国气象局科
在风电领域,风电预报并不是一个新鲜名词。“风电预报对于整个风电产业而言有重大意义,若风电预报工作能够及时准确地提供风力状况,则风电项目的运转维护能够更好开展,并网工作、调配工作也将更加有效。”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萧函告诉记者。风电本身具有波动性、间歇性,当风电在电网中占比提升到一定比例之后,会对电网的运行安全产生风险。为了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开展针对风电场、风电场群和电网的风电功率预测,进而对风电功率变化趋势进行预测,通过风电的可预测性,提高风电的电能品质。在这种情况下,风电预报应时而生。2011年6月,国家能源局发布《
为推进我国风电预报体系建设,6月30日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资源中心组织召开我国风电预报技术和体系发展研讨会。来自中国气象局、国家能源局、能源基金会、国家电网公司、内蒙古电力(集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东润环能、国能日新、华锐风电、中能电力等相关能源主管部门和企业机构,以及甘肃、陕西、内蒙古、河北等气象服务中心的专家代表共40余人,就国内外风电预报技术现状、业务发展、服务需求和服务体系等进行研讨交流。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预报与网络司田翠英副司长、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资源中心主任潘进军、能源基金会项目主任卢红、预报与网络司气候处刘
导语回首2012,一路“高歌猛进”的风电行业发展势头有所放缓,弃风、亏损、裁员成风电企业常见不适症,寒冬、噩梦、囧途成行业媒体高频词。设备产能过剩、并网消纳困难、弃风限电严重……在风电行业面临的诸多发展瓶颈中,有人说弃风限电几乎是最大障碍,损失让人痛惜。风能的随机性、间歇性,让求稳定的电网大规模接纳风电成为难题,2年前风电功率预报应运而生。然而,2年后的今天,曾被寄予厚望的风电功率预报并没有在改善弃风限电现状方面体现出用武之地,原因何在?未来风电预报发展何去何从?气象部门又该做些什么?本期嘉宾:潘进军
政策对风电行业的发展影响非常大,这一点从历年来的发展就可以看出来,而之前不稳定的风电行业也在新政策的推动下有了新的发展。据号外网了解到,国务院审议过的促进风电行业健康发展意见将会有力的引导和促进风电行业的发展。据能源师介绍,之前国家能源局已经完成了对风电产业的调研,这一操作不仅加深了对风电行业的了解,同时也对推动风电行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已经完成的审议表明政府扶持力度和光伏一样,而此次政策也会加速风电发展,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从去年一月份开始,我国召开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就提出了能源工作总规划的提案,在这个提案中,明确表示了要大力发展新能源,促进可再
在风电领域,风电预报并不是一个新鲜名词。风电预报是较为口语化的说法,更为专业化的表述方式是风电功率预测预报。所谓风电功率预测预报,就是风电场经营企业根据气象条件、统计规律等技术和手段,提前对单个风电场或风电场群未来一段时间的发电功率或出力情况进行分析预报,向电网调度机构提交预报结果,以提高风电场与电力系统协调运行的能力。由于风电本身具有波动性、间歇性,当风电在电网中占比提升到一定比例之后,会对电网的运行安全产生风险。如何在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条件下尽可能多接纳风电,是行业内一直在探讨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风电预报应时而生。其实,早在2005年,中国风
储能行业加速“洗牌”。2025年2月,136号文明确不得将储能配置作为新能源项目核准的前置条件,4月底,394号文明确要求实现电力现货市场全覆盖。中国新能源产业的“政策风暴”正在推动储能行业的市场化加速前行。在储能行业价值重构、技术博弈的双重压力下,一面是头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出海寻求机遇等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优化电力营商环境,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颁布了新修订的《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2025年第30号令,以下简称《办法》),自2025年7月1日起施行,原《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2020年第36号令)同
近日,国网甘肃电科院完成110千伏龙首变1113间隔GIS设备X射线检测。此次检测利用X射线无损检测技术,对设备内部进行了细致检查,目前,已完成4个变电站共6台罐式断路器、23个间隔GIS设备的X射线检测,为这些关键电力设备进行了全面“体检”。射线检测是一种无损检测方法,通过穿透物体并记录不同部位对
浙电e家推出新栏目「电网深谈」,聚焦行业最新趋势,结合社会热点,用“视听语言”讲好电网故事,实现报道深度化与视频化有机结合。栏目形式包括室内访谈、实地探访等。第一期邀请到了2024福布斯中国科创人物、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系主任杨洋,杭州灵伴科技副总裁黄兆霖,国网浙江电力的“浙电工匠”麻吕
5月8日,在2025年德国慕尼黑智慧能源展览会(ThesmarterEEurope)期间,远景科技集团面向全球发布《2025零碳行动报告》(下称《报告》),宣布自2022年起连续第三年实现运营碳中和,并于2024年成功实现100%可再生电力使用,提前一年达成RE100承诺,彰显出其在绿色能源转型领域的卓越领导力与高效执行力
江苏常州,茅山春意盎然,千米地下深处,盐穴正悄然“变身”。六年前,中国华能在此打造世界首个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盐穴里的“充电宝”一战成名。而今,华能再闯盐穴储能“无人区”,向建设世界单机功率最大、总容量最大、综合效率最高的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发起挑战。今年一季度,在建设团队的日夜
5月9日,南方电网基于全电磁暂态仿真的新能源并网主动支撑大系统仿真研究招标。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渗透率不断提升,而新能源大量采用了电力电子设备,电力系统惯量水平持续降低,对系统频率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新能源中大量电力电子设备动作复杂且快速,设备故障前后系统特征变化较大,其电磁暂态过程对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就拟废止一批行政规范性文件公开征求社会意见的公告,拟废止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包括《关于甘肃省试行丰枯季节电价有关问题的复函》(发改办价格〔2009〕1996号)、《关于核定天荒坪抽水蓄能电厂上网电价的通知》(计价格〔2000〕1070号)、《关于桐柏、
5月8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张智刚在济南与山东省委书记林武,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举行会谈。双方表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保障电力供应,推动能源转型,
5月6日,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光擎”智脑大模型正式上线。在调度控制中心,方式计划室专职人员沈泽锴打开该公司“电网一张图”的“光擎”页面,输入“江一变1号主变检修,请帮我分析电网风险”指令,“光擎”迅速自主推演了主变检修操作后的拓扑结构,仅用5秒钟,便自动生成了电网风险等级、关联重要敏感
4月27日,南方电网公司融入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领导小组召开2025年第二次会议,学习中央政治局有关会议精神,落实上级部委工作要求,部署近期重点工作。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融入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领导小组组长钱朝阳出席会议并讲话。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王绍武主持会议,党组成员、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