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电企大举上扩 加剧煤电竞争

2009-07-28 11:12来源:互联网关键词:煤电联营煤炭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煤电一体化近期又有新动向。近日,华电国际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山西茂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分别成功收购山西朔州万通源二铺煤业有限公司以及山西东易忠厚煤业有限公司70%的股权。两项收购标的的煤炭保有储量将近2.9亿吨,可采储量超过1.3亿吨。业内人士指出,此举对保证华电国际电煤供应,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具有积极意义。

  电力企业加速向产业链上游扩张对其自身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获得更多的煤炭资源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不过,有业内人士认为,电力企业此举将加大煤炭行业的竞争强度,煤炭行业利润下降不可避免。

  事实上,在目前煤电矛盾仍未得到有效缓解的前提下,电力企业加速向产业链上游扩张对其自身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既能拓展供煤渠道,保证原煤供应,同时也有利于获得更多的煤炭资源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对一部分中小煤炭企业来说,国家发改委一直采用铁腕手段,力促小煤矿整改、兼并、重组,因此能被大型电力集团收购或兼并不失为一个好的出路。

  进军产业链上游

  华电国际收购煤炭企业既不是国内第一家,也不会成为最后一家。此前,国家发改委一直支持电力企业拓展业务范围,并允许其向煤炭产业链等上游扩张。早在今年4月,国务院国资委就发布公告称,将对大唐集团等3家央企的主业进行调整。其中,大唐集团主业内容在原来的电力生产、热力生产和供应范围基础上,增加了与电力相关的煤炭资源开发生产这一业务。这意味着大唐集团将由电力集团向煤电综合能源集团转型。

  其实,电力企业早就有涉足煤炭资源开发之心,不仅是大唐集团,五大电力集团甚至一些地方电力企业都有这种想法。

  目前煤电矛盾仍未得到有效缓解,电力企业与煤炭企业所签合同量较少,市场上并未形成统一的煤炭合同价格,电力企业为缓解“燃煤之急”,要求涉足煤炭开发的愿望更为迫切,不少电力企业已经把触角伸到一些煤炭资源丰富的大省,纷纷向综合能源集团转型。据悉,建设大型能源集团早已在国家能源局的计划之中。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今年年初的第一次全国能源大会上表示,将在全国建设几个大型能源集团。这坚定了电力企业开发煤炭的决心和信心。

  银河证券分析师邹序元表示,电力企业进军煤炭产业有助于其降低燃料成本,将会增加电力企业在煤电博弈中的筹码。

  但也有一些电力企业持不同的看法。“大家都认为电力企业向产业链上游拓展、煤电联营是很好的措施,但我认为这是市场经济不健全的情况下不得已的措施,不符合社会化大生产、专业化分工的原则。”中电投集团总经理陆启洲表示。

  虽然业内有不同看法,但在众多电力企业看来,向产业链上游扩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业内人士预计,未来几年我国将出现几家大型能源集团。

  分食煤企利润

  电力企业积极进军产业链上游,开发煤炭资源对其自身发展来说意义重大。不过,有业内人士认为,电力企业此举将分抢煤炭企业本来就微薄的利润。

  煤炭市场专家李朝林认为:“电力企业大投入、大规模、大动作地进军煤炭产业,为求解‘燃煤之急’是虚,为谋取煤炭行业的利润是实。”

  李朝林表示,驱动电力企业进军煤炭产业的主要因素有三个:一是增加经济效益,这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如果没有经济利益驱动,电力企业不可能大规模进入煤炭行业。二是延伸产业链条,增强电力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解决有可能出现的“燃煤之急”等问题,促进电力行业的稳定高效运行。三是在资源没有完全市场化的情况下,无偿或低价占有煤炭资源。

  “电力企业进军煤炭产业,并不是为煤炭行业送利润,而是与煤炭行业争市场、争利润,加上电力企业相对垄断的行业优势,电力企业进入煤炭行业后,势必在多个方面与煤炭企业展开竞争。一是争市场,电力企业有现成的电煤市场,这是煤炭企业望尘莫及的;二是争资源,原来煤炭资源由煤炭企业“独吞”,现在电力企业来“分食”了,对占有煤炭资源的竞争将会加剧;三是拼实力,通过拼实力,电力企业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和煤炭企业进行全方位竞争。”李朝林说。

  除了与煤炭企业分享利润外,李朝林认为,电力企业进军煤炭产业将给煤炭行业带来不利影响。“一是争抢煤炭资源的对手多了,煤炭资源的价格有可能攀升,资源成本将不断增加。二是煤炭市场的竞争对手多了,电力企业优先保证其行业内的煤炭产品销售,市场竞争强度将加大,煤炭企业的煤炭销售市场将被压缩,电煤市场将被分割,市场份额将降低,价格竞争将剧烈。三是煤炭生产经营成本将进一步增加。随着电力企业的介入,煤炭行业在资源获取、劳动力使用、煤炭生产、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成本支出将会增加,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将下滑”。

  专家表示,电力企业集体进军煤炭产业,将加大煤炭行业的竞争强度,煤炭行业利润下降不可避免。

  赛迪顾问能源产业研究中心高级顾问袁颖表示,煤电联营从长远看可以打通电力生产上下游产业链,增强电力企业的竞争力。“但这种方式只能起到缓解作用,并不能根除煤电僵局,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理顺价格机制。如果电力体制不改革,电力定价方式不改变,以后也许会出现‘厂网之争’等问题。建设大型能源集团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的煤电之争。”

  李朝林认为,组建大型能源集团,应当通过市场竞争把企业做大做强。“建设大型能源集团的道路应当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建成以一种能源产品生产为主的能源集团,还是建成多个能源产品生产齐头并进、同步发展的综合性能源集团,这要由能源集团本身的优势及国家的政策决定。

  不过,我倾向于建设以生产一种能源为主,生产其他能源产品为辅的大型能源集团。不然,能源集团什么都做,就会使人力、物力、财力分散,没有优势产品,很可能使综合性能源集团变成一个空壳”。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电联营查看更多>煤炭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