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09-12-07 09:28来源:互联网关键词:山西煤改收藏点赞
我要投稿
进入新世纪以来,山西煤改尽管通过“关井压产、淘汰落后、资源整合”等一系列大幅度动作减少了7000多家小煤矿,但到2008年全省矿井数仍有2600多家,小煤矿仍占到全省煤矿70%以上。
12月3日一大早,山西省朔州市万通源集团董事长李万走进了市长冯改朵办公室。这位刚从深圳高交会上归来的“煤老板”带着高新项目前来找市长“要政策”。像他这样在山西煤改中退出煤炭领域的老板有2000余名。
备受关注的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目前已近尾声。山西省社科院能源所所长王宏英向记者证实,此次煤改中,该省内“煤老板”约有1400亿元的资金将从煤炭领域退出。
为了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促进转型发展,山西省展开煤改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按照山西省政府规划的目标,到2010年矿井数将由2598处压减至1000处,煤炭企业由2200多家缩减至100家左右。
这份规划的目标是让山西煤炭产业走向“大矿”时代,终结“小煤矿经济模式”。具体方向是:单井规模原则上不低于90万吨/年,全省将形成3个亿吨级和4个5000万吨级的大型煤炭企业;11个年生产能力1000万吨级以上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以及近70个300万吨级左右的地方集团公司。
但煤老板能否如愿尚待观察,因为规模空前的山西煤改重组整合已近收官。昨日,山西省人民政府网站发布消息称,至11月底,该省取得采矿许可证的企业数、企业在工商部门换证数、已换证形成的煤炭产能数及各地换证资料上报率均已超过70%,“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换发采矿许可证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煤改使数千名“煤老板”将从煤炭经营前台隐退,成为幕后的股东,或者从煤炭产业退出,进入新的投资和产业领域。据朔州市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志惠介绍,在山西煤改整合过程中,该市将有50家左右的企业退出,“煤老板”手里将出现规模达200亿元的资金。
山西各地“煤老板”退出的1400亿元资金的去向成为近期焦点。目前已引起山西省内外招商部门的竞相争逐。山西省各级政府正在积极引导“煤老板”民间资金流向现代农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
上千亿民间资金流入社会,对山西省创富环境是一种考验,也是山西转型发展的另一个契机。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月17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华能)旗下港股上市公司——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能新能源)完成了其在联交所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根据私有化计划,华能新能源将于2020年2月24日撤销H股在联交所的上市地位。至此,该公司接近9年的港股交易之旅落下帷幕,其总市值定格在约333亿港元。(来
11月27日,山西公布第一批12个腾笼换鸟项目。就此项目,山西省经济转型与企业发展研究会秘书长朱启远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山西混改已经进入集中爆发期。近期,山西省属各煤炭国企纷纷加快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步伐,亮点之一就是煤炭企业加快了与资本市场产融结合的探索。这其中,混改基金
煤炭企业债台高筑已成为山西省政府最为揪心的事。为支持煤炭企业转型,8月上旬,山西银行业计划将七大省属煤企的贷款全部重组转为型升级中长期专项贷款,涉及资金4000多亿元。事实上,4000亿元的债务只是冰山一角。山西七大省属煤炭企业2016年第一季度末负债总额已达1.2万亿元,几乎相当于全山西省在20
今年1月1日起,《山西省煤炭资源矿业权出让转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开始实施,这是继清费立税、煤检站撤之后,山西革命兴煤的又一破冰之举。煤炭资源矿业权出让转让将公开进行,行政更加公开透明。长期以来一直以协议出让方式配置煤炭资源,存在程序不规范透明、价款标准不能反映市场变化,二
一叶知秋,煤炭“黄金十年”戛然而止,煤炭生产和输出大省山西由“波峰”急转至“波谷”挣扎。2014年11月,动力煤价格为296元/吨。而在2011年10月,动力煤价格为853元/吨。煤价走低让山西煤炭企业经营状况急剧恶化,“一煤独大”的山西经济倍感压力。压力不仅仅来自经济上的困扰。按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的说法,山西因煤而兴,也因煤而困,身陷 “立体性”困扰之中。所谓“立体性”困扰,一是政治上的困扰。山西出现系统性、
煤炭大省山西,也会大量进口煤炭,这是一个活生生的现实。记者调查发现,今年山西进口煤犹如潮水般攻城略地,抢占了山西省自产煤炭传统畅销的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的大小发电厂。与之相对应的是,自产煤却在卖不出去的背景下价格一降再降,即便是地方官员亲自上阵卖煤,山西至今仍在煤炭经济的萧条中挣扎。近两年,国内外煤价受经济不景气影响出现下滑,但相比之下,进口煤炭的价格更具诱惑力。著名煤炭市场营销专家李朝林对记者分析称,近两年国内煤价下滑的惊人程度是少有的,国内煤炭产能过剩的形势一直比较严峻,但进口煤物美价廉性价比高,促成山西名下的进口煤数量激增。在他看来,国内煤价优势
随着山西省政府相继发布2008年23号文《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实施意见》和2009年10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有关问题的通知》,山西省的煤矿兼并重组及煤炭资源整合的力度不断加大,山西省煤炭行业已经重新定局。煤炭产地、煤炭企业希望更多地掌握价格话语权,煤炭产业政策恰好迎合了这一点。如今,煤老板们几乎全部退出了煤炭生产领域,山西的煤炭生产领域基本上被国有垄断了。煤老板是一个时代产物。上世纪80年代,在“有水快流”口号下,民营资本大规模进入山西煤炭领域。伴随煤炭市场繁荣,诞生了一个特殊群体—
细则强调为民间资本进入能源领域营造公平和规范的市场环境,能源开放领域更加明晰,但关键领域开放低于公众预期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一步扩大能源领域投资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能源《实施意见》”),以及电监会发布的《加强电力监管支持民间资本投资电力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电力《实施意见》”),在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进入能源领域投资的范围上比较明确,但可操作性有待加强,在参与电网建设、电力销售、原油和成品油的进口等民间资本关注的问题上,进展不明显。一、两个《实施意见》的亮点(一)能源开放领域更加
山西煤改触发煤老板资源争夺战2009年,山西省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后,大批煤老板淡出公众视野。偌大的舞台上,“幸存”下来的为数不多的煤老板,尤其显得引人瞩目。煤改之后,煤老板们对已有的利益难以割舍,而新的出路还不明朗,大戏刚刚开幕。而他们之间,围绕山西省日渐稀缺的煤炭资源所展开的角力与格斗,亦日趋激烈。张新明与吕中楼,这两名山西煤业“大佬”之间的争斗,即为一例。张新明在2005年曾荣登“胡润能源富豪榜”,并在8名入选的山西富豪中位居首位。而吕中楼,亦非等闲之辈,1990年代毕业于中国人
2010年,防通胀、扩内需、调结构成为宏观政策的新命题。在新命题下,纵观中国能源行业的政策,“给力”的能源政策颇多,现将一年来能源政策梳理如下,以飨读者。 淘汰落后产能 今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各地按照中央要求大力开展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调整产业结构,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为节能目标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曾表示,要综合运用“上大压小”优惠措施等方式,运用经济手段鼓励地方和企业“上大压小”。 今年5月21日,国家能源局与26个省份在北京签订了2010年关停小火电机组责任书,以确保实现今年三季度前关停1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