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从燃煤之急谈解决之道

2010-01-18 15:04来源:互联网关键词:电煤电荒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自去年12月中旬以来,南方各省用电频频告急,湖北实施计划用电已一月有余。尽管电力部门采取了各种保电措施,但电力供应形势仍不容乐观。

  谈起缺电,媒体往往聚焦于电煤不足。据有关报道,截至1月7日,华中电网全网电煤库存为787万吨,只够火电厂8天的口粮,而河南、江西的火电厂仅有5至7天的存煤。全网统调电厂中电煤库存低于警戒线(7天)的电厂60座,容量4181万千瓦;缺煤停运的机组最大容量达578万千瓦。预计到1月底,全网电煤库存将下降至600万吨以下,届时将有更多的火电机组因缺煤而停机。
  然而,由电煤紧张引起“电荒”,这只是一种阶段性的表面现象。从长远看,要有效避免诸多火电企业每年冬季的燃煤之急,从根本上解决能源结构不平衡的问题,必须加快特高压和跨区电网建设。
  以湖北为例,作为缺煤、少油、乏气的省份,该省发电用煤的98%需从外省购入;尽管水电资源丰富,但已基本开发完毕,且三峡、葛洲坝等大型水电厂的发电量是按国家统一计划分配,大量外送其他省市。全省用电的70%得靠省内火电厂。这种能源结构导致湖北电力供应长期受电煤制约,每年一到冬季枯水时供用电形势就非常严峻。
  从另一方面看,由于山西、河南等产煤大省已开始限制煤炭出省,蒙西、新疆等地的煤炭受运力和成本限制而难以调入,电煤组织工作也将越来越困难。即使建立大型煤炭储存基地,也只是一种维持现状的权宜之计。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电力能源供给问题,除了开发核电和新能源之外,必须依靠特高压电网实现跨地区电力资源配置。这既是一条必由之路、便捷之路,也是当务之急。
  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投产一年来,为区域间电力资源互济提供了更大的通道。尤其在当前华中地区煤电供应紧张的特殊时期,特高压电网发挥了它的特殊作用。
  据介绍,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投产后,每天可向华中输送电力200万千瓦,输送电量5000万千瓦时,相当于每天从空中输煤2.5万吨。2009年,通过特高压线路向湖北输入的电量为18.7亿千瓦时,相当于输入电煤近100万吨,而且电价还低于新建火电机组的平均上网电价。去年底以来特高压送给湖北的电力最高时达116万千瓦,有效地弥补了电力、电量缺口,遏制了电煤库存的快速下滑。试想,如果没有特高压的“雪中送炭”,我们肯定会听到更多被限电的抱怨。
  变输煤为输电,特高压通道理应成为首选。一条特高压线路,输送距离可达1000公里到4000公里,输送能力为300万千瓦到900万千瓦,比超高压输电更方便、更划算。同时,还可以节约铁路运力,减少环境污染。随着我国首个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稳定运行超过一年,随着±800千伏特高压向家坝~上海直流输电工程成功带电,国家电网人可以自豪地向世界宣布:中国的特高压交、直流输电在技术层面上已经没有问题。
  因此,面对难以消除的燃煤之急,对于湖北等缺煤省份而言,必须立足于增加外部电力输送通道和输送能力,争取通过加快特高压电网和跨区电网建设,大量接受北方火电和西部水电,以弥补省内电力资源的不足。
  我们相信,随着国家电网特高压骨干网架的逐步延伸以及特高压输电能力的成倍增加,一些缺煤省份的电力供需矛盾将得到根本缓解。
  期待着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