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正文

四万亿下的核电突击

2010-02-23 13:35来源:互联网关键词:核电国家核电技术公司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四万亿下的核电突击

  “等沿海的4个依托项目搞完之后,就要向内陆发展了。”在2010年底之前,湖南桃花江、湖北大畈及江西这三个项目将具备正式开工条件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张瑜、特约撰稿李嘉 | 北京报道

  2010年1月26日,国家核电技术公司董事长王炳华早早出现在会议室。

  西服、衬衫、领带、皮鞋,不管在哪个场合看见他,几乎都是这样的正式行头。这天王炳华还要求出席的公司人员也着正装。会议规模很小,但对他来说却很重要,他要总结汇报公司在过去一年的成败得失。他精心准备了材料,并且为此专程去了一趟三门核电站。

  2009年对王炳华来说,着实不平凡。

  当年3月31日,采用美国西屋公司的核电三代技术AP1000的中国三门核电站1号机组核岛开始浇注第一罐混凝土,主体工程全面开工,引起全世界关注。

  中国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此前,世界上还没有建设和运营AP1000的先例,舆论纷芸。

  这是一次冒险。一旦成功,中国将成为陷入低潮的世界核电产业的领军者。

  而国家核电技术公司的使命是:代表国家引进并售让三代AP1000技术,并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最终形成中国核电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品牌。

  国家发改委2009年11月26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08年,中国新核准14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核准在建的核电机组24组,总装机容量2540万千瓦,是世界上核电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进入2009年,中国核电建设不断加速,新项目、新订单、新协议、新厂址接连出炉。

  资料显示,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吉林、甘肃、河南、河北、重庆、辽宁等地都有核电项目处于酝酿之中,其中绝大多数都选址在内陆地区,有的省份甚至有五六个之多。

  在四万亿刺激计划的拉动下,核电作为国家力推的大项目,具有彻底改变一个城市经济形态的能力,也被地方政府作为吸金噱头。不少地方政府将核电项目作为“书记一号工程”。

  而国家有关部门明确表示,要将内陆地区纳入AP1000选址范围。这给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带来了空前的市场。

  为什么吃螃蟹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成立已三年多,一直处于争论漩涡。

  2006年12月16日,原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与美国能源部长博德曼共同宣布,美国西屋公司以第三代核电技术AP1000最终击败法国阿海珐集团,赢得了中国第三代百万千瓦级核电招标。

  但国内核电业界仍然争议重重。焦点不在于是要引进美国的AP1000还是法国的EPR1000,而是到底要引进技术还是采用中国自主设计的CNP1000。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路风就措辞尖锐地说:“国外核电巨头鲸吞着中国核电建设数百亿美元的庞大蛋糕,我们自己拥有的核电技术知识产权却被日益边缘化。中国自主创新的道路,为什么在举国上下齐呼的自主创新口号中越走越窄?”

  曾任中核集团科技委常委的退休专家张禄庆则对本刊记者说:“AP1000是美国技术,为什么没有一家美国公司愿意出头吃第一只螃蟹?”

  2009年3月,浙江三门核电站一期工程AP1000核电项目将全面进入工程建造阶段。与此同时,许多省的核电项目计划纷纷出现。

  “国家核电自主化工作领导小组早已明确要求,内陆地区上核电,必须要上AP1000。这主要是考虑到内陆地区人口稠密,对核电站安全性有着更高的要求。”王炳华对本刊记者表示,“根据我国新的核安全标准法规要求,在核电站的放射性废弃物排放限值方面,内陆核电只允许达到沿海的百分之一,而目前除了AP1000之外,其他堆型核电站很难达到这种要求。”

  然而,许多内陆地区尽管早就开始规划核电站,其项目却是按照源自法国技术的二代改进型技术M310规划设计的,比如湖南桃花江核电站,按照原来的规划,2009年底就具备开工条件。M310在国内已经应用较广泛,目前沿海地区获批的CPR1000就是从M310改进。这使内陆各省反应激烈。

  “等沿海的4个依托项目搞完之后,就要向内陆发展了。”王炳华说,“在2010年底之前,湖南桃花江、湖北大畈及江西这三个项目完全具备正式开工的条件,我指的是在设计上,我搞了一套标准,这是基础,结合厂址进行一些适应性设计就行了。” 

  “挨批1000”

  越来越多的项目,使得王斌华的2009年越来越奔忙。他不仅要频频视察浙江三门和山东海阳的核电站建设情况,还要走访国内外各供应商及合作伙伴。

  “去年我们去各地和供应商企业开了100多次协调会,平均每月近10次,王总都亲自出面。”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副总经理马璐说。

  对于王炳华来说,核电是个崭新的事业。在此之前,他任中电投总经理。

  他每月至少去一趟浙江三门和山东海阳,主要有三件事:一是学习;二是帮助现场在关键时刻解决一些问题,承担一些责任;第三件事就是要掌控,掌握和控制工程建设的进度。

  自第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发布开工令以来,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共设置了包括核岛负挖、混凝土浇铸、模块就位等在内的关键里程碑节点目标22个,目前已经按计划实现或提前实现18个。 

  王炳华说,AP1000项目已经将中国的装备业水平整体提高了一个档次。两年来,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与哈电、上电、东电、沈鼓、一重、二重、大重、大起、太重、宝钢、太钢和鞍钢等国内装备制造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高层协商机制和建立三代核电合格供应商机制。

  “为AP1000做蒸汽发生器的一重和二重的工人都管它叫‘挨批1000’,因为二代蒸汽发生器的寿命是45年,且中途可以更换,三代蒸汽发生器的寿命是60年,且中间不能更换,这个要求太高。所以工人们做的时候常常觉得手都是抖的,一不小心就会出错。”王炳华笑道。

  他兴奋地告诉本刊记者,二代改进型的国产化率只有89%,而三代AP1000的国产化率几乎接近了100%。

  新一轮核电浪潮中国将走在最前面

  在消化引进AP1000的过程中,国家核电技术公司还在核电技术上有了许多突破。比如在世界上率先掌握了第三代核电AP1000的核岛筏基大体积混凝土一次性整体浇铸技术、核岛钢制安全壳成套技术、模块设计和制造技术、主管道制造技术、核岛主设备大型锻件制造技术等五大核心关键技术。

  以三门核电站为例,其混凝土浇灌采用了一次性浇铸方式,仅仅用了不到50个小时就完成了,而传统方式需要四五十天。这种革命性的工艺是美国人提出的要求,但是在美国还没有采用过。

  “我们做的本来就是史无前例的事。担心是一种惯性思维,必须打破。老布什80岁生日还去跳伞,我们为什么不能学学人家的精神?”王炳华说。

  但他也会感到焦虑,因为世界各国在新一代核电技术上都在赛跑。不久前,韩国APR1400核电技术中标阿联酋的核电项目,这件事给了他很大刺激。“韩国和我们的研发起步于同一时代,现在他们的APR1400都已经走出国门了,而我们的CAP1400(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技术)还在研发中。这个设备的成套转让费用是500亿美元,你说中国得卖出多少双鞋子才能赚这么多钱?”

  “2017年CAP1400建不出来,不能发电,就拿王炳华试问!”他立了军令状。

  引进AP1000中最为关键的技术转让工作也已经完成了34个文件包,其中包括TP1-8这个最核心的技术转让部分。当时在讨论这个项目的时候,外交部表示过担心,因为中美合作出现过一些问题,这个几十亿元人民币的技术转让合同出问题怎么办?

  “现在即便是美国人撕毁合同,我们也可以把AP1000和CAP1400搞出来,完全没有问题,我们采取的方式是前紧后松,你先把最核心的技术给我。”王炳华说。

  现在的AP1000应该是AP1000’了。“为啥加撇呢,它已经有自主知识产权了。现在是西屋公司急于与我们合作,他们没想到,中国在引进的同时会开展自主创新,把他们甩在了后面。”王炳华很兴奋。

  目前,CAP1400和CAP1700重大示范工程已经确定落户威海。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与华能组建了合资公司运作这项工程。

  而中国在第三代核电技术上的突飞猛进也吸引了一位特殊的合作者---比尔。盖茨。2009年11月,比尔。盖茨专程率新公司泰拉能源造访了国家核电技术公司。

  王炳华告诉记者,盖茨正在研究一个第四代新堆型“行波堆”,即“热堆+快堆”。简单来说,这种反应堆可以保持60年不换核燃料。盖茨此行共有三个目的地,日本、中国和印度。在造访完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之后,他取消了印度之行。因为在中国,盖茨与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围绕第四代核电技术交流签署了技术交流合作谅解备忘录。

  “这是国家在策略上的成功。”王炳华说。

  根据国务院《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到2010年,在运行核电装机容量1200万千瓦;到2020年,在运行核电装机容量4000万千瓦,在建核电装机容量1800万千瓦。按照规划,2020年前,中国核电站项目投资高达600亿美元。而AP1000将成为未来中国核电站的主力技术。

  “在这个新一轮的核电浪潮中,中国将会走在最前面。”王炳华说。■

  本土创投狂欢

  “深圳去年IPO案例在全球排第一,融资额排第五。照这样推算,2010年翻番是没问题的,中国国内估计将会有200家以上企业上市”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张瑜 | 深圳报道

  “压力很大。”一杯普洱,一包黄鹤楼,深圳创新投资集团董事长靳海涛打开了话匣。不久前,靳海涛刚刚获得“2009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这使许多人对这位光头的本土创投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创投行业是个低调的行业。当时就有金融圈子的朋友跟我开玩笑说,我们券商还没得奖呢,倒是让你先拿了。”靳海涛说。

  十年。1999年,以深创投为代表的一批国资背景的“红色创投”在各地政府支持下纷纷成立,直到创业板推出,他们才迎来真正的丰收季。

  十年间,深创投共投资251家企业,其中50家通过全球16个资本市场实现了IPO退出,管理基金总额超过100亿元,成为中国最大的本土创投。

  资本玩家

  “赛格要倒了!快跑!”多年前的一个下午,有人站在深圳市赛格广场门口大喊。从赛格大厦前面经过的机动车车主扔掉车子,对面居民区的人也纷纷冲下楼,有人正在洗澡,带着满身肥皂泡裹条浴巾就冲出门。

  深圳人对赛格大厦倒塌的恐惧感来自它355米的高度。实际上,不过是人感官上的一种错觉。不论当年还是现在,它都是深圳的标志性建筑。

  赛格大厦正是1993年靳海涛出任赛格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后主持修建的。当时的赛格集团由于扩张过快引起资金链断裂,问题重重,却给了靳海涛显示资本运作能力的机会。

  他在任职期间主持了多个公司的重组、购并、转让、上市甚至清盘。通过一系列大手笔的资本整合,形成了拥有6家上市公司的“赛格系”。

  2004年7月,靳海涛正式迈入自己的创投生涯,出任深创投董事长。当时股票市场还未实现全流通,本土创投退出仍不通畅。所幸,不久之后的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开始,全流通的时代到来。

  “这对于本土创投业来说是一个里程碑事件,看到了退出的渠道,我感到创投的春天来了。”靳海涛说,“不能再小打小闹了。”

  从2005年起,深创投加快了投资步伐,年投资项目数猛增:2005年15个,2006年17个,2007年49个,2008年57个,2009年超过40个。

  靳海涛也逐渐形成了自己迥异于外资创投的“民族打法”。

  在深创投,无论基金来源和合作对象是谁,项目的决策权都在公司总部,实行垂直管理,这与外资创投的合伙人主导制完全不同。

  与此同时,深创投开始积极利用外部资金,尤其是鼓吹政府引导基金的建立。在靳海涛看来,虽然深创投由地方政府发起成立,但其视野不应囿于深圳市,而应该投向全国。利用各地政府的引导基金则是扩充基金容量和网络的捷径。目前,深创投已跟各地政府合作了30只政府引导基金。

  面向海外市场也是靳海涛制定的战略方向。“国内资本市场环境不好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能谋求海外上市呢?谁说只有外资创投才能做到这点?”靳海涛不信这个邪。

  今天,在深创投的投资名单里,上市企业的足迹遍及美国、韩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新加坡以及台湾和香港地区。其中韩国、德国、台湾市场,深创投都是拓路者。

  不是“寒冬”,是“倒春寒”

  “窗外风急树摇,圣诞欢歌骤少;欧美频现危机,夷地尽染萧条。国人聊以自慰,风景这边稍好;祈祷告退冬寒,信至必涌春潮。”

  2008年平安夜,靳海涛写了这首打油诗,短信群发给深创投的员工和圈内朋友。他的心情并不轻松。

  当时全球都陷入了金融危机恐慌,创投业也不能幸免。

  “形势很恶劣。首先是财富缩水。深创投在中国境内资本市场投资的上市项目,还没变现的损失了60%,而境外的上市项目缩水达90%,几乎没了。”靳海涛说。

  受金融危机影响,所有IPO都推迟了。深创投在2008年有一批计划上市的项目不得不搁置。当时不仅国际主要的资本市场都停发股票,国内市场从9月起暂停IPO。“资本市场到底要停多久,当时谁也说不清楚。”不止是靳海涛,大家心里都没底。

  尽管如此,靳海涛却更愿将那段时间叫做“倒春寒”而非“寒冬”。因为深创投所面临的状况要好得多。在金融危机前,深创投所投的项目中已经有一部分上市了,尽管财富缩水,“还不至于赔本”。

  当时为数不少的创投都开始收紧钱袋,深创投却选择了进攻。

  “成本低了大概40%~60%。你也会更冷静,对企业优势和价值的考量会更清楚。”在2008年11月深创投的一次股东大会上,靳海涛提出了这一判断,并要求股东增资。

  金融危机期间,深创投开始将投资位置前移向早期的企业,因为成熟期项目是等着上市的,而IPO重启时间还是未知,反而初创期项目还需要一段时间来培育,比较适合当时的情况。之前深创投的初创期项目所占比例不到20%,但在2009年上半年这个比例接近40%。

  “2009年投资额相比2008年虽然下降了,尤其是上半年的数字,但我们在中国创投市场的份额却从2007年开始逐年上升,以2009年为例,我们投资的数量和投资总额占了10%。”靳海涛度过了寒冬。

  破冰

  2009年上半年,金融危机的阴影还未消散,而靳海涛已经带领深创投开始了“破冰之旅”。

  2009年3月是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期,深创投将自己投资的中国绿色农业从OTCBB成功推上了纽约泛欧交易所,拿下了金融危机期间美国资本市场第一单。

  2009年10月1日,网讯技术在法兰克福交易所挂牌,这是自雷曼兄弟破产以来第一家在德意志交易所、同时也是第一家在欧洲资本市场主板上市的公司。

  “网讯技术7月开始筹备,之前我们觉得上市没有可能,后来我们判断全球的经济形势正在好转,中国又是一枝独秀,重拾了信心。”靳海涛说。

  德交所执行董事弗兰克-格斯滕史莱格表示:“网讯的成功上市,表明了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引领世界经济走出危机的影响力。”

  更让靳海涛觉得意义重大的,是深创投创造了“陆资入台第一单”。2009年11月17日,深创投投资的企业天鹏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在台湾证券柜台买卖中心(OTC)举办登陆兴柜挂牌典礼。

  大陆台企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实力的大企业在大陆的分支,另一类则是到大陆创业的“无根台商”,非常需要大陆资本的帮助。“这类台企的法律架构不能在大陆上市,而在香港市场这些做OEM的制造业企业不受重视,欧美更不行。当时天鹏盛提出回台湾上市。”靳海涛说。

  2009年3月起,靳海涛开始频频造访台湾资本市场,台湾交易所、柜台买卖中心、创投企业、金控公司、券商和基金,无一遗漏。“好在深创投一直走的是国际化路线,而且台湾的资本市场对深创投非常熟悉。”靳海涛不无自豪,“天鹏盛在台湾挂牌后,我已经可以出售我的股份了,这就说明陆资入台了。”

  创业板大赢家

  深创投总部投资大厦,位于横贯深圳市中心的深南大道上,这里是深圳的金融中心。在投资大厦对面有一处正在修建的大楼,那就是深交所的新址。这条创投企业的退出“渠道”对于深创投来说近在咫尺。

  “中国的本土创投其实是被创业板忽悠起来的,因为传说1999年要开创业板,所以深圳才成立了一批创投公司,结果却一等十年。”靳海涛说。

  2009年7月26日是创业板IPO申报开闸的日子,在第一周,深创投投资的企业就有8家报送了材料,占近10%。此外,深创投还有十几家报送中小板的企业。

  “到目前为止,我们报送创业板的项目接近20个。目前已经上市和招股的创业板项目5个,已经在招股的有3个。另外,我们还有一批企业即将上会。”

  2009年12月25日,靳海涛将这一天称为“深创投的盛宴”。那一天,深创投有一家企业在创业板挂牌,3家顺利过会(2家创业板,1家中小板),同一天就有4家企业冲上资本市场。

  想起一年前平安夜所作的那首寒意凛凛的小诗,靳海涛感慨万千。“前后不过一年,竟然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深创投成为创业板的大赢家。但在靳海涛看来,2010年的形势会比2009年更好。

  “就资本市场来看,深沪的资本市场IPO将创纪录。2009年沪深共99例IPO,而且是集中在半年间,其中上海9家,深圳中小板54家,创业板36家。深圳去年IPO案例在全球排第一,融资额排第五。照这样推算,2010年翻番是没问题的,中国国内估计将会有200家以上企业上市。”

  对创投业来讲,这意味着退出机会多,投资热情自然高企。

  “创业板的开通加快发行刺激了创业企业和资本运作的激情。以前不想不敢上市的企业有了上市冲动,他们看到竞争对手都上市了,无形中有了互相拉动的效应,而且谁动作慢就倒霉。这个时候他们需要创投介入。”

  “属于本土创投的时代来临了。”靳海涛断言。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电查看更多>国家核电技术公司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