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10-03-09 13:32来源:互联网关键词:风电试验场收藏点赞
我要投稿
根据协议,中材集团将在吉林省白城市调研论证建设系列风机叶片研发制造企业的可行性,立足吉林,面向东北及蒙东地区风电市场服务。具备条件后,中材集团还将与吉林省在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人工晶体、新型干法水泥等非金属材料制造领域进行合作。同时,按照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积极寻求在非金属矿业、汽车和相关装备制造业等领域的合作。
双方同意,将中材集团纳入吉林省新能源、新材料和非金属矿业等相关产业规划加以重点支持,推进双方在上述领域的战略性合作。
中材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中材科技(002080,股吧)(002080)主营业务之一是风电叶片生产。中材科技副总裁宋伯庐表示,公司是否会作为此次风电项目的运作平台目前并未确定,具体要看集团的最终决定。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3年12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首批碳达峰试点名单,确定张家口市等25个城市、长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10个园区为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和园区。据北极星氢能网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已有10个地区正式出台国家碳达峰试点实施方案,并在氢能领域提出具体的目标和任务。在发布的政策中涉及氢能的内容如下
为我中华,志建三峡在重岩叠嶂不见曦月的深山峡谷建成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我们生于三峡,兴于长江当风光时代的浪潮滚滚而来无数三峡人奋楫扬帆再出发迈向远征深海的道路在波峰浪谷间书写奋斗与奉献的篇章十余年来海上风电从蹒跚起步走向磅礴发展进军蓝海我们从试点示范走向引领共链海风本没有颜色我们造
5月15日,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武钢一行到访集团公司,围绕科技创新、储能开发、零碳产业园区建设、能源领域开放合作等方面开展座谈交流。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闫宏光,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张晓虎,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闫军,刘永江及双方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参加座谈。武钢简要介
在汕头国际风电技术创新大会重点签约项目中,广东省风电临海试验基地是国际风电创新港建设的前瞻性工程。广东省风电临海试验基地是由广东电网公司投资建设的国内首个风电临海试验基地,旨在打造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认证检测公共试验平台”。该项目远期规划8个测试机位,划时代开启中国海上风电试验领
日前,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在福建平潭完成吊装,标志着我国海上风电大容量机组装备制造能力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海上风电“跑步”入场大风机时代,对行业发展、产业链上下游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在火热的海上风电“蓝海”下,如何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迎接平价、凸显价值?在日前召开的第八届全球
2023年6月28日-29日,第八届全球海上风电大会在河北省唐山市举行。此次大会得到了唐山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1200位来自国内外政府部门、电网公司、海上风电产业链企业、金融保险服务商以及研究咨询机构的高层领导和资深专家参加了此次会议。中国职工技术协会副理事长、电力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毕亚雄表
2023年6月28日-29日,第八届全球海上风电大会在河北省唐山市举行。此次大会得到了唐山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由远景能源与《风能》杂志共同承办,中国华能集团、中国大唐集团、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中国广核集团、中国长江三峡集团、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华电新能、华润电力、广东省能源集团
根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发布的《2022年中国风电吊装容量统计简报》显示,截至2022年12月底,电气风电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占中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的32.6%,位居中国风电整机企业榜首。2023年5月,电气风电海上风电累计并网容量突破1000万千瓦!这一重要里程碑,不仅仅标志着电气风电
近日,德国Kaskasi海上风电场正式投入运营,该风电场由能源巨头莱茵集团(RWE)开发。德国联邦经济事务和气候行动部长RobertHabeck出席见证。Kaskasi海上风电项目位于德国北海黑尔戈兰岛以北35公里处,是莱茵集团在德国海岸的第六个海上风电场。项目装机容量为342兆瓦,安装38台西门子歌美飒海上风机,
近日,阳江日报发文中提及,2023年1月12日,阳江三山岛海上风电场址(1000万千瓦)经国家能源局批复同意,纳入《广东省海上风电发展规划(2017-2030年)(修编)》,阳江市规划装机容量达2000万千瓦。此前2022年5月,阳江市人民政府发布《阳江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
起步即冲刺,跑出“加速度”。春节假期刚过,从西部内陆到东部沿海,从琼州海岛到贵州群山,成千上万的工程建设者全力以赴,不断取得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新进展新突破。“2023年,我们将以‘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高水平技术标准’为引擎,推动电网建设与生产技术领域价值创造,着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