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中电联欲推百万千瓦火电机组竞赛

2010-04-01 14:15来源:互联网关键词:中电联火电机组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日,记者从中电联所属全国发电机组技术协作会(以下简称“技术协作会”)了解到,随着我国百万千瓦火电机组装机规模的扩大,中电联将在今年开始逐步推行百万千瓦级别的火电机组竞赛。中电联科技服务中心总工程师尹淞向《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近两年来我国明显加快了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的建设步伐,截至目前我国投运了百万千瓦机组24台,在建68台。由于大容量、高参数火电机组在火电装机总容量中的占比持续增加,平均供电煤耗随之持续下降。

  百万千瓦机组竞赛将登台

  “近两年百万千瓦级别的火电机组发展很快,为了适应这种新形势,推进能效对标和机组竞赛工作,我们将在今年筹备开展百万千瓦火电机组的竞赛。”据尹淞介绍,百万千瓦火电机组竞赛的指标体系已经基本建立,目前正在进一步完善之中。

  记者了解到,火电机组竞赛的考核指标分为可靠性、经济性、技术监督三大类。其中,可靠性指标又分为等效可用系数、非计划停运、等效强迫停运率和机组长周期连续运行天数四个小类;经济性指标分为供电煤耗和小指标两个小类;技术监督指标分为环保监督、化学监督、热控监督和继电保护监督四个小类。除了细致的分类指标,相应的指标还将乘以不同系数,以保证科学性和合理性。

  据中电联有关专家介绍,火电机组竞赛按得分高低排名,分为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获奖机组数量按参赛机组总数的20%酌情确定。同时对参赛机组还要进行复检,发现作假,将取消当年参赛资格或取消已获奖项。

  投产规模大 竞赛令人期待

  统计数据显示,自华能浙江玉环电厂2006年投产2台百万千瓦火电机组以来,目前我国百万千瓦火电机组已经投运24台,在建台数达到68台。尽管大唐此前没有百万千瓦级的机组投运,但在建机组高达12台。国电在建的百万千瓦机组也达到10台,华电在建8台,华能和中电投各在建6台。

  业内有关专家表示,火电机组的建设周期短,按行业内的标准,以主厂房浇灌第一砼混凝土为起始点,一台60万千瓦机组的建设工期一般在20—24个月。如果按一台100万千瓦机组建设周期为3年的时间计算,未来两三年将是百万千瓦火电机组投产的高峰期。但这只是保守估计,实际上100万千瓦机组的建设周期基本与60万机组基本等同。比如国电泰州电厂原预计建设周期3年,2005年12月正式开工后,2007年7月其1号机组就投产发电了。

  “百万千瓦火电机组的竞赛令人期待,因为各项技术指标代表着火电行业发展的最新水平。目前来看,投产的这些百万千瓦机组平均供电煤耗达到290克/千瓦时,这个成绩是非常喜人的。但开展竞赛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一方面投产的机组并不多;另一方面根据参赛规则,投产不满一年或机组年运行小时不满4000小时的新机组,还不能参加评比。”尹淞说。

  能效对标工作同时跟进

  除开展百万千瓦机组竞赛外,同时也将进行相应的能效对标工作。与火电机组竞赛不同的是,能效对标工作将确定火电企业能效标杆机组。据了解,中电联负责建立火电能效对标工作指导体系,各发电集团每年至少要组织一次下属发电企业能效水平分析会,交流节能经验,提出改进措施。中电联则通过全国火电机组技术协作网,沟通行业技术信息,每年组织一次全行业火电企业能效分析和发布活动。

  “此前对标范围是超临界、亚临界等机组,现在开始向超超临界机组延伸。百万千瓦机组将覆盖在对标范围内,这样就可以确定这类机组在行业里的标杆值。”一位业内人士说。

  据介绍,对标的能效指标包括供电煤耗、厂用电率、发电综合耗水率和油耗等。电厂按照对标要求,上报各项能效指标,经初审合格后进入标杆候选机组。在公示之后,专家将对候选机组进行能效水平评价。评选和评价结果最终被审定、批准,机组的能效指标排序和标杆先进机组将被公布。同时根据对标结果,相应的企业就可以制定整改措施。

  “我们将机组按不同指标进行非常细致地分类,以保证对标的有效性。如在进行厂用电率对标时,就要分空冷机组和湿冷机组,供电煤耗指标中要将机组归类到不同的级别等。分类后分别进行指标分析,确定能效指标的标杆值。标杆值分为4个档次:最优值、标杆先进值、标杆优良值和平均值。”中电联一位专家介绍。

  这些与能耗指标相关的机组运行指标最终在行业内发布,供全国火电企业对比借鉴。

  竞赛和对标成行业圭臬

  据尹淞介绍,全国火电大机组竞赛活动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由中国能源化学工会(原中国水利电力工会)和部分发电企业发起,旨在沟通信息、增进了解、取长补短和共同提高。1980年在望亭发电厂召开了有6家单机容量在25万千瓦以上的发电厂参加了首届大机组竞赛年会。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后,大机组竞赛工作由中电联组织开展。

  2003年以后,原大机组竞赛活动分解成了30万千瓦级和60万千瓦级两个独立的技术协作组织,并在大机组竞赛基础上成立了全国发电机组技术协作会。当时这个协作会包括全国火电大机组30万千瓦级竞赛和60万千瓦级竞赛组织。

  2007年,在《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等文件出台的背景下,技术协作会组织制订了《全国30-60万千瓦级机组能效水平对标技术方案》,并于2007年开始在全国各重点耗能行业中首先开展了电力企业能效水平对标工作。

  “这个竞赛平台和后来开展的能效对标工作,对火电企业节能的意义很大,可以让同类型机组了解自身在全国火电行业中的排名,交流先进经验。由于定期发布年度机组运行数据,后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火电企业参加。截至2009年12月底,我们共有火电会员单位304家,火电机组767台。”尹淞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电联查看更多>火电机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