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10-05-14 11:32来源:互联网关键词:纳米发电机收藏点赞
我要投稿
3月28日,英国《自然—纳米技术》报道了他的研究小组的两项研究新成果:具有高电压输出的纳米发电机、首次实现基于纳米线的自驱动纳米体系。
4月16日,美国《科学》杂志新闻焦点栏目发表综述文章,介绍将废弃能量转化为可用电能的纳米发电机。文章说:“将运动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这种微小设备不可能驱动城市,但它们很快就足以能为手持电子设备和看不见的感应器阵列充电。”
纳米发电机的理念是由王中林于2006年首先提出的,之后,美国《科学》杂志将纳米发电机的研发作为一个崭新领域推出。
王中林是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校董事教授、杰出讲座教授,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06年,他提出:“提高纳米发电机的输出电压和功率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纳米器件的自驱动化,即不需要外接电源或电池。”
王中林的研究小组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纳米发电机。如今,他说,纳米发电领域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关键时刻……我相信,按这种势头发展下去,在不久的将来,纳米发电机就会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在这篇题为《纳米发电机:用废弃能量驱动超小电器》的文章中,美国《科学》杂志介绍了在纳米发电机领域取得最新突破的3位科学家:
普林斯顿大学的化学家麦迈克·卡尔平,他的研究小组研制出可嵌入硅胶中的柔性压力材料(PZT)纳米丝带发电机,如果嵌入衣服之中,这种微型发电机能将身体行动时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手机电能;
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家王中林,他的研究小组发明的氧化锌纳米发电机可输出迄今为止最高的电压——2.4伏特,而标准AA电流的输出电压是1.5伏特,并且实现基于全纳米线的自驱动纳米体系;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机械工程师林立伟领导的小组,他们研制出一种具有压力感觉发电特征的长纳米纤维,如织入衣服,也可将运动能转化为电能,为手机充电。
卡尔平在文章中称赞王中林是提出几个纳米发电机概念的先锋。他认为,王中林小组研制的高输出电压纳米发电机是一项很棒的工作。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0月17日,2023北京国际风能展现场,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简称“明阳智能”)与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简称“纳米能源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纳米能源所所长王中林,明阳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传卫出席并见证签约。纳米能源所是世界一流研发机构,也是国际纳米能源与纳
光照强度、温度湿度、盐碱度……通过农业信息智能感知技术,可以将作物生长相关的生理指标“一网打尽”。实时监测这些指标需要电力驱动,然而田间地头常常难以铺设管线,此外,电池续航能力有限和污染问题也比较突出。为解决此问题,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智能生物产业装备创新团队(IBE
【研究背景】当今社会,新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促进了能源存储和转换器件快速发展。实现由风能、太阳能、热能、机械能等向便携式电子和传感设备储能转换,被认为是实现自供电系统非常有潜力的途径之一。“摩擦生电”一词大家并不陌生,但是通常以贬义存在。王中林院士及其团队发明的纳米发电机(TENG),
微型化与自供电电子系统的快速发展与高度集成化,迫切需要开发电化学微型储能器件,主要包括微型电池和微型超级电容器。其中,平面化微型电池和微型超级电容器因能直接在单一基底上与微电子器件集成,可成为独立的或补充的微电源,引起了广泛关注。近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员吴忠帅与中国科学院院士
6月14日,2019年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揭晓,王中林斩获这一世界性的大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科学家!首位华人获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据中国科学院大学官方微信消息,6月14日,2019年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揭晓,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学院院
记者从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获悉,北京时间10月22日下午5时,世界能源领域最高奖、被誉为“能源界诺贝尔奖”的埃尼奖(EniAward)在意大利罗马市奎里纳尔宫颁发,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王中林等科学家获得该奖。王中林是纳米科学与技术领域的领军型科学家
纳米和能源有什么关联?纳米技术可能带动能源新的革命?十一届埃尼前沿能源奖对纳米发电机应用于新时代能源的前景给予充分肯定,并将该奖授予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所长王中林,这也是对其纳米发电机之父地位的认可。埃尼奖(EniAward)被誉为世界能
材料和电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如基于摩擦起电的现象,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电路设计,可成功制备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摩擦纳米发电机。而将电场作用于材料时,也可对材料的多方面性质产生影响,如改变材料的电荷数量和电荷分布。与此相比,不那么为人所知的是,生物细胞也在时刻进行着密集、精细、活跃
超级电容器是一种重要的储能器件,由于在循环寿命、高速充放电以及安全性上的明显优势,超级电容器受到广泛关注。然而,超级电容器由于自放电现象造成不能长时间有效储能,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超级电容器在实际中的应用。近年来,文献报道了不同的方法被应用于减缓超级电容器的自放电,例如对电极
2月5日,2017年度北京市科技奖励大会暨2018年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会上,共有195项成果荣获2017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22项,二等奖51项,三等奖122项。涉及烟气脱硫脱硝、低温SCR脱硝催化剂、污水处理等环保技术。2017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科技情报大数据挖掘及服务
电,无疑是人类最伟大的发现,如今人类社会已经无法离开电能。而在消费电子领域,任何数码产品同样依赖电池,同时人们也希望电池寿命能够尽可能地长,减少每天充电的次数。从镍氢电池到锂电池、锂聚合物电池,手机等数码产品的电池寿命可能不尽如人意,但也需要换个角度去看,因为现在的手机已经是多媒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