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正文

外资插手中国碳 碳交易多数遭贱卖

2010-07-13 16:13来源:北极星电力论坛关键词:碳交易清洁发展机制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当中国政府承诺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将比2005年减少40%到45%的时候,就已经预示了这个市场的巨大商机。而最先看到这个商机的却是来自海外的资本投资集团,目前中国企业在碳交易上从规模、资金到技术都与这些外资存在着很大差距,导致了诸多“贱卖”案例的发生,这让中国企业陷入了极大的被动,而更为关键的是,这一现状还没有得到重视。
  斥资百亿乘虚而入
  
  “在中国市场上,我们有一只8亿欧元规模的基金专门做碳交易。”英国气候变化资本集团董事总经理路跃兵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谈到投资中国市场,显得底气十足。
  
  英国气候变化资本集团可以说是最早进入中国碳交易市场的外资企业。
  
  2005年,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经济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京都议定书》提出了一个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开展的温室气体减排合作机制,即清洁发展机制(CDM)。
  
  该清洁发展机制指出,一方面,允许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建设具有温室其他减排效应的项目,并用这些项目所产生的低成本核证减排量(CERs)抵消发达国家的部分减排义务。另一方面,针对发展中国家有许多能够减少或避免排放温室其他的项目,由于经济效益不好,或存在技术难题而无法开展的情况,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CDM项目的合作,获得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先进技术或资金补助。简单来说,就是发达国家可以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购买碳减排量来抵消自己的减排义务。
  
  也就是在2005年这一年,英国气候变化资本集团就制定好了在中国的发展战略,即通过CDM融资投资中国的低碳产业,进而为全面股权投资打下扎实基础。此后,这个集团就开始游走在中国大型电力企业之间,运作参与CDM项目、购买CERs,以及对一些CDM项目的前期融资。截至2010年5月,英国气候变化资本集团在中国运作的CDM项目总数超过50个,签约金额达到60亿元人民币。
  
  而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潘家华粗略估计,目前聚集在国内投资运作碳交易的外资资金量已经超过百亿元人民币。除了英国气候变化资本集团,还有包括瑞典碳资产在内的欧美多家碳交易投资资本公司,都在2006年前后进入到了中国市场。
  
  数据显示,目前已经有200多家中国企业通过“卖碳”获得了来自海外企业的资金补助。其中,包括中电投青海金沙峡水电、宁夏银仪风电等13家企业已经拿到现金,总计金额达3亿多元人民币。
  
  另外,外资除了在国内CDM项目上进行投资运作,来自海外投资机构的气候变化债券、低碳私募股权基金等碳金融衍生工具也开始在国内市场逐步研究、酝酿和布局。路跃兵表示,随着未来排放空间越来越小,碳减排资源也将成为有价值的稀缺资源,这也必定会有市场和价格机制的出现。而英国气候变化资本集团也一直在研究推出气候变化债券,推动政府机构进行发放。
  
  国内的“游击队”模式
  
  作为国内三家环境交易所之一的北京环境交易所,目前也在国内碳交易市场上运作CDM项目,从去年8月成立到现在已经促成了3000多万元的交易。但是,相关数据显示,到2010年,中国碳交易市场将达1.4亿吨左右,以一吨10美元的较低市场价格计算,总额也将达14亿美元,3000万的碳交易份额显然还有些微不足道。
  
  北京环境交易所交易运营中心副主任龚俊松向记者表示:“国内碳交易企业目前来看还都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交易平台也比较滞后。”
  
  在北京一家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工作的严华告诉记者,现在节能科技市场上很多公司对行业并不了解,只是觉得这种项目有利可图,“出低价谈下项目,然后拿到钱就跑,不仅完全没有信誉可言,也扰乱了市场的价格。”
  
  “目前国内专门做CDM咨询的估计有上百家,但真正有实力的不多。”严华告诉记者,国内企业的差距主要是对国内外特别是国际政策动向跟踪不及时,且没有一个合理的链条。
  
  而路跃兵则开玩笑地将中国国内节能企业这样的运作模式称为“游击队”模式。他表示,由于中国企业对于该领域的了解有限,缺乏相关知识,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因素,使得同国际市场的价格相比,中国相关碳排放量交易产品存在严重的价值低估现象。
  
  这样的例子在国内不在少数。
  
  2008年,宝钢公司以10欧元/吨的价格向英国瑞碳公司、瑞士信贷集团出售碳排放量,美国国际集团(AIG)以6.5美元/吨的价格向新疆和四川购买碳排放量。而就在荷兰和世界银行进行碳交易时,碳排放量的价格已经达到了23.15欧元/吨。
  
  因此,虽然有专家预测,到2012年全球的碳交易总额将高达1500亿美元,超过石油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中国有望在其中占据三成以上的份额,但有关数据显示,中国碳交易的价格每吨要比印度少2—3欧元,更不及欧洲二级市场价格的一半。
  
  新交易规则存不确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的CDM市场步入了十字路口。现行的《京都议定书》在2012年即将结束,而新的交易规则成形还需要进行长时间的磋商。
  
  路跃兵告诉记者,今年以来英国气候变化资本集团不再签新的项目,因为2012年以后的情况不明朗,从国际情况来看,对于要减排多少没有明确的目标,这样就看不到需求,无法操作。另外,目前国内政策上暂时也不批准2012年后的项目。
  
  东北证券分析师吴江涛认为,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碳市场作为实体经济和金融经济相结合的衍生市场,也遭受了较大的冲击。不仅如此,雷曼兄弟公司等投行的倒闭,也使得诸多碳信用额度成为遗留问题。中国的碳交易市场也受到了牵连。
  
  据统计,已经破产的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前在CDM项目领域管理的碳资产总量达到1500万吨,其中约有三分之二来自中国;美国国际集团、高盛国际、美林银行、摩根士丹利、盖茨基金等投资公司在中国都参与了CDM发电项目,随着这些公司破产、被接管以及改制成商业银行,许多CDM项目出现了不确定性。
  
  此外,CDM价格的大幅下降还带来了许多已经签约的项目出现违约现象,这些因素都加剧了国内碳市场的动荡。据路跃兵回忆,在2008年金融危机严重的时候,碳排放量的价格在欧洲一度跌到7欧元。
  
  “现在中国的很多企业已经开始考虑是否要退出这一行业。”龚俊松说,“但从政策层面来看,既然中国首先提出了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将比2005年减少40%到45%,那么在2010年十一五规划结束前,国家就会有相应的节能减排和碳交易方面的政策出台。”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碳交易查看更多>清洁发展机制查看更多>